電話裏同學說川普要來她們研究院,等了兩天也沒見同學發照片,更沒有合影啥的,昨天她從youtube轉了一段電視台的視頻。
我忍不住去問“你沒見到川普嗎”?
她說“川普離我十萬八千裏,在研究院的樹下我看到了川普坐的飛機”。
哈哈,看來還是級別不夠,仍有大的升職空間。同學是搞基因治療的,美國博士,博士後,雖然出國多年青春時代的性格依然活靈活現,甚至感覺她還保留著學生的生活方式。
協和讀研後按政策她又在體製內幹了三年,來美先工作,後讀博士,博士後,在NIH Vaccine (美國囯立衛生研究院)是第二份工,一幹就是十幾年。入職時有同事微詞她應該從助理做起,而老板則說,她是醫學博士就應該當研究員。其實她與老板見麵的機會並不多,一年也沒幾次。有一次與老板說話,老板對她講“我的朋友J是K研究所的老板,他對我說,如果能找到一個中國員工就是我的幸運”。
頭三年同學業務平平,沒搞出什麽名堂,領導也很寬宏,三年過後她偶然發現了另外一條路徑,也就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向,並且由於這一發現,她們部門的老板當年就爭取來了20M的風險投資,第二年,第三年每年都有追加,同學也完成了職場上的華麗轉身。
不變的依然是年少時的直率,她說:現在掙的錢花不完。她的羅輯當年每周掙八百元覺得緊張,掙一千元的時候感覺夠了,掙一千五就覺的花不完,掙的再多也就是一個數字。
建議她去旅遊,生活多姿多彩一點,她則說每年都出囯開會,順道遊就可以啦,去過的地方也不少。
我不由地心生感觸,同學太實惠了,外國老板咋這麽聰明呢。
(同學是太太醫大的學妺,低一級。三十多年沒聯係了,才聯係上。當年太太小提琴獨奏,她大提琴伴奏,兩人合作獲得過學校演出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