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
2016 (45)
(圖片源於網絡)
鴛鴦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詩經·小雅 《鴛鴦》有詩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到了漢代 ,又有無名氏 《鴛鴦》
南山一樹桂,上有雙鴛鴦。千年常交頸,歡慶不相忘。
晉朝的崔豹在《古今注》中說:“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嚐相離,人得其一,則一思而死,故曰匹鳥。” “匹鳥”,說的就是鴛鴦不能落單,否則就會相思而死。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收錄的蘇武與李陵詩中吟詠道: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 人。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蘇武把自己和李陵比做是像鴛鴦一樣的兄弟,如今卻如同參星和商星,一顆在西,一顆在東,此出彼沒,永遠不能再相見了。 曹植的《釋思賦》是贈給弟弟的,“以兄弟之愛,心有戀然,作此賦以贈之”,其中寫道:
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也同樣是用鴛鴦比喻兄弟。
到了唐朝,詩人們開始用鴛鴦比喻恩愛夫妻。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一詩最早使用了這個比喻: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自此之後,後人爭相借鴛鴦,吟詠愛情。喜愛鴛鴦的習俗也一直保留至今,鴛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美滿婚姻,恩愛夫妻的象征。
自唐宋代以來,文獻中出現了一種稱為鸂鶒(xī chì) 的水鳥。它形大於鴛鴦,而多紫色,好並遊。俗稱紫鴛鴦。鸂鶒作為水鳥,也開始出現在古人的繪畫中。宋人掌禹錫編輯的《嘉祐補注神農本草》關於鸂鶒的解釋:“形如小鴨,毛有五彩,首有纓,尾有毛如船柁形。”
再看宋人羅願《爾雅翼》中對鴛鴦的描述是:“大如鶩(野鴨),其質杏黃色,頭戴白長毛,垂之至尾,尾與翅皆黑。”更有意思的是,羅願接著明確道:“今婦人閨房中飾以鴛鴦,黃赤五彩、首有纓者,乃是鸂鶒耳。”
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中還沒有鸂鶒的記載;到了北宋,右散騎常侍徐鉉奉詔和葛湍、王惟恭等校訂《說文解字》時才把鸂鶒新附了上去。而文字記載大量出現鸂鶒的是在唐代詩詞中。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明代宮藏本《食物本草》配有宮廷畫師分別為鸂鶒和鴛鴦配製的彩繪圖,按圖索驥,古時鸂鶒更接近現代鴛鴦,而古時鴛鴦與現代鴛鴦不搭界。看來早在宋代,人們就開始偷梁換柱,以鸂鶒代鴛鴦了。而古人稱為鴛鴦的水鳥今天已從人們的視線中徹底消失了。
從史料中可以看出,鸂鶒這種水鳥主要生活在唐宋時期,元朝以後,鸂鶒之名幾乎在詩文中消失。至於明清兩代的七品文官官服補子上繡的鸂鶒,似乎跟同樣用作官服補子“麟麟”、“鳳凰”一樣,為不見實物的吉祥物罷了。
如果我們現在看到的鴛鴦古人叫鸂鶒的話,那麽古人叫鴛鴦的又是什麽水鳥呢? 如果留意古人對鴛鴦的描述,我們發現古時的鴛鴦“交頸而臥,其交不再。” 據動物學家觀察,現代鴛鴦其實並不忠貞,亂情現象時有發生。而中國曆代文獻倒是從來不提鸂鶒是對陪偶忠貞的水鳥,充其量是說鸂鶒“亦好並遊”而已。唐代詩人 杜甫《絕句》詩中有“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五代十國詩人 花蕊夫人《宮詞》中有“傍岸鴛鴦皆著對,時時出向淺沙行。”看來古時的鴛鴦喜歡棲息在沙土中, 而現代鴛鴦則喜歡棲息在岩石和樹幹上。鄭作新主編的《中國動物誌·鳥綱第一部》中國鳥綱緒論中提出:從古人對鸂鶒的體形、羽色及習性描述,它可能是秋沙鴨屬(Mergus)的一種。近年台灣長庚大學的韓學宏在他的《經典唐詩鳥類圖鑒》一書中提出“鸂鶒”即為現代 “鳳頭潛鴨”。總之,民間、學術界皆莫衷一是。
我相信古代的鴛鴦與現代鴛鴦風馬牛不相及, 古代鴛鴦或已絕跡。現代鴛鴦實為古代鸂鶒也。
清代的七品文官官服補子上繡的鸂鶒 (圖片源於網絡)
明代宮藏本《食物本草》鸂鶒配圖
明代宮藏本《食物本草》鴛鴦配圖
在樹洞中孵化出飛的小鴛鴦 (圖片源於網絡)
我也是現學現賣。鴛鴦很好養,但不好買。
對鴛鴦您有這麽深得研究,也讓我們長了見識,謝謝先生了。
專家談不上,但絕對專業對口。
還沒呢,不過已經成雙結對了。
俺是學動物學的,隻要是喘氣的,俺都趕興趣。
歡迎新朋友!
本來題目是"是誰亂點鴛鴦譜,古今鴛鴦不相同"臨發時才改成亂點鴛鴦。
農兄過獎,現在起個博文題目比寫篇博文還難,這篇琢磨了好久,還特意買了本新版「食物本草」。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