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如何看哭這件事

(2017-10-23 22:50:21) 下一個

說起哭這件事,應該算是人來到世界上掌握的第一項本領。哭,無需人教,也無需學習,完全無師自通。當新生兒離了娘胎,被倒提著兩隻小細腿兒,小屁股上挨一巴掌,哇地一聲啼哭,就算是在宣告:“這世界我來了”。倘若挨了三五巴掌都沒動靜,這裏的黎明靜悄悄,那這娃兒就懸了,弄不好這世界會關上大門,不讓他(她)來了。所以能哭與否攸關性命,哭是人來此世界報到的第一張通行證。

人雖說自以為是,初來咋到這世上時卻無能窩囊的很。日後再牛逼的家夥才來世上時也都一樣,除了哭之外連屁股上的屎都不曉得擦去。許多動物反而能耐的多,剛生下來居然就能站起來走路了,雖然那步子是搖搖晃晃的太空步,眼神也似李連傑打醉拳般迷離。牛啊馬啊都有那本事。從這點看,說人是牛馬不如真是一點都不過分。

人在來到世上後的最初階段隻會用哭表達一切訴求,由那些訴求一一得到滿足的經驗似乎很容易使其得出錯誤結論,以為哭這張通行證無所不能且不會過期作廢,用哭可以滿足需要解決問題。這大概是許多孩子在已經學會使用語言交流溝通之後,依然動輒以哭鬧脅迫大人滿足其要求的原因所在。也是有些人成年之後還會把“一哭二鬧三上吊”當作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的原因所在吧。其實哭在人學會用語言表達思想之後,作為傳達訴求或意誌的工具的曆史使命就已告結束。倒是作為情感或情緒宣泄的工具哭會伴隨人終生,沒有過期之虞。

人的情感總會隨時間有所飄移和變化,對於哭的態度和看法也不盡相同。回想我自己在不同年齡段對於哭的感受和印象也有不同,有些場景時隔多年,但至今依舊印象如新。比如1976年毛主席駕鶴西去時的一個場景就依然如在眼前。記得那天第一節課是數學課,姓沈的女老師進了教室站在講台前,嘴巴癟了癟聲音就梗咽起來,說:同學們,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他老人家今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然後就泣不成聲,一邊痛哭一邊掃視著台下的學生。同學們仿佛被老師接通了電源,教室裏頃刻之間響起一片嚎啕大哭聲,許多女同學伏在台子上哭得好像傷心欲絕。我坐在最後一排,看那陣勢立馬受到感染,莫名悲從心來,覺得自己也有責任和義務與老師同學哭到一處去,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又哭不出來,隻好低頭蹙眉做出一臉悲傷相。記得當時心裏頗為自己哭不出來而有幾分罪惡感,可同時又覺得班裏那景象有點滑稽搞笑,忍不住偷偷打量那些抽泣著伏在台子上的後背,結果看到有幾個同學邊哭邊抬頭左顧右盼,奇妙的是當她(他)們回頭環顧時,我發現那些臉上並不掛著淚珠,眼眶裏也分明沒有溢出多餘的水分。那個發現幫我卸去了不少罪惡感。後來老師抹抹眼淚,握拳舉手帶領同學表決心,說: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遺誌,把老人家親手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那時候,我心裏的莫名悲傷才雲開霧散了不少。我在多年之後偶然同一個朋友說起上述往事,她聽了之後告訴我她當時也有類似經曆,她說:毛主席逝世後,她父親帶她一起參加單位裏的集體悼念活動,她父親和滿房間的同誌們一起上氣不接下氣地哭天搶地,她那時還小,看那情形笑了出來,結果她父親甩手給她一個巴掌,便使得她與大人們哭到一處去了。當年毛主席逝世時,舉國悲哀,有點世界末日的味道。後來從紀錄片裏看到蔣介石逝世時也是同樣情景,台灣舉島悲哀。蔣介石去世那天適逢大雨瓢潑,蔣經國日記裏說是天地同泣。時過境遷,如今在台灣島蔣中正不受待見,大陸這裏紅太陽的光環也已褪色。回想上述當年情景頗有此一時彼一時的感概。

另一個印象是年少時對哭的努力克製和排斥。大約從十來歲起,就覺得哭是十分丟人的事兒。尤其與人打架時,誰哭誰就是認輸認慫,就是表明被對方打服打怕了。經常哭的孩子不僅沒有尊嚴,也是十分容易遭受欺負的。我讀小學時,班裏就有一男一女兩個愛哭的同學,不幸都淪為眾人欺淩的對象。那男孩老挨揍,全無緣由誰見了他都上去劈裏啪啦就是幾耳光,他便殺豬般地連哭帶叫,一邊拚命求饒,等打他的人走遠,他又跳著腳兒破口大罵:X你媽X。下次被逮著變本加厲地挨揍,揍完他又:X你媽X。到後來連女同學都會三五成群將他圍在中間扇耳光,他除了哭罵“X你媽X”外毫無辦法。那同學給我印象很深刻,他的名字叫某國平,許多年後有人推薦我讀周國平的書,說不錯,我一聽周國平就想起了那個挨揍的某國平,讀周書裏的文字時,不期然字裏行間還看見某國平在那裏跺著腳兒叫罵:X你媽X。另一個女同學雖然未受肢體暴力,待遇也差不多。她似乎淚腺過於發達通暢,動輒臉紅,臉一紅,邊上男男女女的同學便開始起哄說:一二三,要哭了,要哭了。她便果然哭了出來。同學便開心大笑,一麵變本加厲起哄,結果她就越發哭得不可收拾了。我兒時從那些事情裏總結經驗,得到結論,以為:人不想示弱於他人,就不能哭,一哭就會暴露自己的軟弱無能,就會挨揍受欺負。

兒時還有一個刻骨銘心的記憶,來自於第一次看見父親哭。我那時覺得大人,尤其是男人是沒有理由和權利哭的。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再傷心再痛苦,眼淚也隻能往肚子裏咽。父親符合我對一個堅強男人的所有期待,我從未想到過父親也會哭。可是有一次,毫無準備地我看見父親哭了,因何緣由已不記得,但父親那次哭卻是我此生難忘的,我當時心裏又驚又怕,有一種天塌地陷的恐怖感,仿佛忽然失去了精神支柱。那種感覺很不好,很久我都無法釋懷。

成年之後,我對哭的看法“寬容”了許多。覺得哭也隻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而已,與所謂性格堅強與否沒有多大關係。我成人之後,父親年事漸高,加之身體不好,人有時容易傷感流淚,我看了心裏很不好受,但知道人老了就會變得脆弱。我在一些文章裏讀到說毛澤東晚年經常看解放軍當初進城時老百姓熱烈歡迎的紀錄片,每次看時都熱淚盈眶。如毛澤東那樣雄才大略的偉人感時傷懷都難免會哭,何況凡夫俗子的一般人。

如今,我自己也到了父親當年的年紀,這些年也有過一些很不順當的事情,年輕時的銳氣也已消磨殆盡,有時回憶往事,似乎對父親晚年的心境也有了較之從前更多的理解和體會。我盡管自己總體而言不是喜歡用哭宣泄情感的人,但近年裏也有過情不自禁的時候,尤其是眼看至親絕望死別時候,我既無法分擔其痛苦,更無力阻擋死神將之帶走,心裏真如刀絞,無力無助無奈,唯有大哭而已唉。逐漸老去就是逐漸下山,到了山穀就是人生終點吧。

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好像叫做《笑比哭好》。意思就是人還是要樂觀開心些才好,有益於建康。不過後來也有看到說哭其實也有利於健康的說法。說是可以帶走體內毒素。我看中央台的倪萍朱軍都很長於煽情催淚,不知是否為人民大眾的健康著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上海阿薑 回複 悄悄話 好, 特別周是國平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mp' 的評論 : 博友總結得好,謝謝。人之初性本善,我不怎麽相信。後天接受的教育可以對人性善的方麵施加影響我是相信的。問好博友。
tmp 回複 悄悄話 人之初
tmp 回複 悄悄話 難得好文!
哭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自然表達,無論男女老少,自然地哭,都有一種或喜或悲的令人感動的力量。反之,則令人生厭。
很多人想利用哭得到某些東西,也許也往往得逞。你的兩個同學也許想用示弱換取別人同情,結果卻恰恰相反,導致惡性循環而不知改正,我想這多少有些病態的成分在裏邊。
還有,人之處,性本善還是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