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挪威的森林》

(2017-10-13 00:00:55) 下一個

《挪威的森林》被歸類於青春愛情小說一類,講述一個叫做渡邊的大學生與直子和綠兩個年輕姑娘之間的愛情往事。書名咋一看有點奇怪,“挪威的森林”本是甲殼蟲樂隊的一首歌曲,村上春樹大概覺得那首歌曲的情調和氛圍與書中渡邊對於青春愛情的感受相契合,故而沿用此名的吧。此外小說開篇寫到渡邊在飛機上聽到《挪威的森林》的樂曲,由此陷入沉思,引起對多年前愛情往事的回憶。還有書中人物玲子(直子的室友)也喜歡演奏《挪威的森林》,這些也都與書名相呼應。

小說以第一人稱寫就(村上春樹似乎對第一人稱寫法情有獨鍾,也十分駕輕就熟)。日本有一類小說叫做“私小說”,就是主要以個人生活經曆或情感經曆為題材的小說,夏目漱石森鷗外還有諾貝爾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著名作家都擅長這類小說。村上春樹似乎也不例外。他說他的《挪威的森林》是在國外旅遊兼休假時一氣嗬成寫就的,寫成之後如釋重負,感覺終於對虧欠已久的舊友有一個交代。雖說有點語焉不詳,但讓人聯想小說中的渡邊與村上春樹本人大概多有相似之處。書中時或借渡邊之口發的一些議論或感想在村上春樹的隨筆中也能看到,說俏皮話的口氣也很相像。

故事的大致情節如下:渡邊的好友KIZIKI十七歲時自殺了,他自殺前常帶著與他青梅竹馬的女友直子與渡邊一起喝酒玩耍聊天。KIZIKI死後,渡邊在電車上偶遇直子,KIZIKI的死使他們兩人都受到震動並共同感受到KIZIKI走後留下的空虛和寂寞,於是兩人開始定期約會。在直子二十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第一次發生了親密關係。可是之後直子就不告而辭行蹤不明了。渡邊找不到直子,但一直往她老家寫信尋找她並向她傾述衷腸,希望她能回信。在直子下落不明的這段時間裏,渡邊認識了主動來與他搭訕的大學裏一同聽課的女學生綠。綠性格活潑十分可愛,盡管她有男朋友,但她喜歡渡邊,為他的性格所吸引。渡邊與綠成了好朋友,經常相處,還陪綠去醫院看望住在醫院裏的綠的頻臨死亡的父親。同時渡邊繼續給直子寫信,幾個月後終於等到了直子的回信,原來直子正住在遠離都市塵囂的某處僻靜深山裏的療養院裏療養,她患有憂鬱症,但經過幾個月的療養情況似有好轉。渡邊蹺課並請假暫停臨時工,買了新幹線車票興衝衝路遠迢迢去看望直子。在療養院裏,他認識了直子的室友,一個叫做玲子的優雅的女鋼琴教師。玲子與直子同病相憐,友誼深厚,在渡邊探望直子的短暫期間,三人相處十分愉快。渡邊與直子確認了戀愛關係,熱切期望直子早日恢複健康後能回到東京與他共同生活。渡邊回到東京後,繼續與綠保持友誼,同時借房準備與直子共同生活。可是直子的健康時好時壞,一直未能出院。玲子時常代替直子回信給渡邊報告直子的健康狀況。期間綠的父親過世,綠與男朋友分手。綠因為渡邊在與她相處時時常處於心不在焉狀態而終於生氣離開不再與渡邊往來。渡邊發現一旦失去綠後自己無比空虛寂寞,意識到自己已經愛上了綠。渡邊打電話寫信給綠,力求解釋並挽回綠。幾個月後綠終於回心轉意回到渡邊身邊。渡邊告訴綠他需要時間了斷一些事情,希望綠能夠理解並等待他。這時玲子來信告知渡邊:直子因為一直無法恢複健康,終於放棄希望自我了斷,跑去森林裏上吊自殺了。渡邊悲痛欲絕,告訴綠他需要獨自離開東京一段時間之後,一人漂泊於各地企圖麻木自己減輕悲痛。大約一個月後渡邊重新回到東京,他給綠打電話,希望能夠與綠相濡以沫。故事到此結束。

《挪威的森林》我讀過兩遍。第一遍是讀的中文翻譯本,那個翻得不太好,讀的時候有點像看“槍版”電影(用攝像機偷拍電影後上傳網上的那種)的感覺,後來去日本時買了日文原版的讀,覺得好很多。由此認識到翻譯文學作品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讀此書後印象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或者說疏離感,除了自己誰都難以真正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從內心世界來說,人即封閉又孤獨,有時對於自己的情感和意識脈絡也未必了了,更不用說深入體會或者領會他人。舉例來說,書中渡邊與KIZIKI是最好的朋友,後者與女朋友直子約會都時常要叫上他一起。可是KIZIKI自殺,渡邊完全沒有預感,對他自殺的動機,渡邊也不甚了了。KIZIKI自殺前一天去找渡邊一起打撞球,除了玩笑話說得不似平常多和打球時對輸贏結果顯得比較認真之外,渡邊絲毫感覺不到他有什麽異常。然而第二天KIZIKI就自殺了,將自己關在汽車裏,關緊車窗堵死排氣管悶死的。沒有遺書,沒有給女朋友直子和最要好的朋友渡邊留下片言隻語,就這樣不告而永別了。車前窗的雨刷上還夾著一張加油站的收據單。KIZIKI死時十七歲,他的死給活著的同樣年輕的渡邊和直子留下難以名狀的震撼和彷徨。渡邊雖然原本常與KIZIKI和直子一起玩耍,但他其實與直子是有距離的,三人相處時偶爾KIZIKI離開一會兒他都會沉默無語不知與直子說什麽好。KIZIKI死後,他與直子走到一起,大概也是KIZIKI的死給他們兩人的心靈留下的共同的震動彷徨和空虛的結果吧。渡邊總是不由自主地會想到KIZIKI的生前種種,想到他的死,試圖理解死亡的意義。但除了總結出KIZIKI永遠停留在十七歲,而他和直子還在十八,十九,二十地繼續往前走外,也沒有其他結果。從直子與渡邊的交往過程也能感受到上述疏離感。直子曾經對渡邊說希望他永遠記住她,永遠不要忘記她。他們兩個在直子二十歲生日的晚上發生了親密關係,之後直子就突然消失了。也是不告而辭。渡邊對於直子消失的原因也是摸不到頭腦的,他到處找她,給她寫信,幾個月之後才得到回信知道她在療養院裏。渡邊去療養院看她時,他們做過深談。直子向渡邊告白她的內心掙紮和彷徨,說她與KIZIKI青梅竹馬從小就親密無間,可是兩人卻一直無法順利發生性關係。她一直以為是自己生理問題導致的,可是她生日那天晚上與渡邊卻很順利而且享受到魚水之歡。那件事使她心裏五味雜陳十分難受,她試圖了解其中的緣由,但結果也是不得其解。直子最後的結局是步了KIZIKI的後塵,與KIZIKI一樣自殺了。也沒有給渡邊留下告別的遺書。從前的三個經常相處玩耍的好朋友結果就隻剩下了渡邊了。

人內心的隔膜和難以溝通從綠與她父親的關係上也能感受到。綠的母親病逝,她的父親極其悲傷痛苦,對綠和她的姐姐說,我情願你們死了也不願意你媽死了。那話傷害綠很深,使她難以釋懷。她雖然盡義務在父親住院時定期去醫院看望照顧父親,但內心對於父親非常疏離。父親死後綠也感受不到特別悲痛的。

書中還寫到一個東大學生永澤也給人同樣感覺。那個永澤出身富貴人家,自己本身也腦子好學業優秀,他性格高傲目中無人。崇拜永澤的女孩很多,永澤逢場作戲,玩弄女孩但從不付諸情感。即使對於他承認的唯一女友,也不肯做出對於將來的承諾。最後他的女友也是自殺的。此外還有渡邊日常與人的交往,比如因生理需求尋找女孩交往,去情人旅館共渡夜晚後,次日感覺到的空虛和無聊,凡此種種都使人感覺到人內心的孤獨和隔膜。

日本其實有不少作家都會觸及到人內心孤獨的主題。比如寫推理小說的森村誠一就在他的小說裏發過議論說(大意):向東京那樣的大都市,看著人海茫茫熙熙攘攘,其實每個人都如置身孤島一樣孤獨隔膜,哪個人哪天突然消失,與某個人某日來到東京匯入人流一樣,誰都不知道也不會在意的。《挪威的森裏》使我感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更具體更深刻,因而更加難忘。(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caihong66 回複 悄悄話 每篇文章都好看,讀起來很享受,????
cng 回複 悄悄話 《頤和園》之類的電影,好像也是這個調調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不錯,請繼續。讚一個。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博友。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truth' 的評論 : 謝謝博友!博友說得好,“跟咱”有“共鳴”。不光“現代這社會”,古代那社會,“想再忽悠幾個文學青年”,也是“浪費時間,或是閑得慌”,沒戲的。博友“分析這麽”短,卻很鞭辟入裏,想來“現代這社會”,“隻怕難找”啊。嗬嗬。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痛快一回' 的評論 : 謝謝博友“科普一下”,撥亂反正,挽救“了多少人”!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yang' 的評論 : 博友說得好。同感。問好。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對於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已經有文章解釋的明明白白。它主要用了諧音來掩蓋另一層意思。
ztruth 回複 悄悄話 不覺得怎麽樣。那東京日本人,跟咱沒啥共鳴。分析這麽長,浪費時間,或是閑的慌。現代這社會,想再忽悠幾個文學青年,隻怕難找。
痛快一回 回複 悄悄話 "挪威的森林"本是甲殼蟲樂隊的一首歌曲???

科普一下,Norwegian Wood,是指挪威產的便宜木板。在 Beatles 的歌裏,指那個dump他的女孩家裏的便宜家具。

東亞人的英語真不咋的,woods 和 wood 分不清,誤導了多少人!
yeyang 回複 悄悄話 日本人的性格,說話留半句,比較容易造成孤獨隔膜。看很多日本的書,都容易感受到類似這樣的情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