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友人小島勝治先生

(2015-11-30 23:11:03) 下一個

 小島先生是我去東京留學後不久認識的一位日本人,全名叫小島勝治,原籍日本三重縣。他年輕時做過小學教員,後來被征入伍,隨侵華日軍到了中國。

  在中國,小島先生做了俘虜。俘虜他的是國軍還是共軍,他始終沒有搞清楚。不過從他被俘後得到的待遇看,這個部隊似乎還是很仁義之師的。據小島先生說當時他是被拘押在洞庭湖畔的某個村子裏,粗茶淡飯,但一日三餐基本保證,而且後來還可以在村子裏自由走動,與村民自由交往。交往的結果是戰俘小島俘獲了村子裏的一個年輕姑娘的芳心。這個姑娘讓小島先生難以忘懷了一輩子,因為這個姑娘與小島先生相約要世世代代相好下去。可是抗戰勝利後,小島先生被遣送回日本,一衣帶水使有情人天各一方,這段情感就隻能無疾而終了。

  戰後,小島先生回到滿目瘡痍的東京,在那裏重操舊業,執了一陣教鞭,後來在他的一個先富起來的小業主朋友鼓動下,棄教從商,集中精力求發展。他在東京銀座附近的新橋開了一家中餐館,幾經波折後終於衣食無憂了。

  小島先生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感情,是真正的親中派。他的“親中”,終其一生不曾改變。我猜想這大概與他當年陰差陽錯差一點沒有變成中國人民的女婿不無關係。

  我與小島先生相識是偶然的。那時候北京朝陽區與東京的港區締結姐妹區,一次,港區招待北京客人的宴會需要幾名翻譯,一位在區役所(區政府)工作的留學生前輩便拉我去濫竽充數了一回。小島先生是港區日中友好協會的會員,在那次宴會席上與我同桌而坐。我那時剛去日本不久,日語水平有限,翻得很吃力,常常詞不達意,前言不搭後語,但小島先生認真傾聽並不斷用微笑和點頭給與鼓勵,使我覺得這個西服革履,麵龐清瘦,身材挺拔的小老頭真誠熱情,很親切。

  宴會結束後,小島先生告訴我,他有一家畫廊,在他飯店隔壁的二樓,是為一位來自上海的大畫家開的。他邀請我去看看,我便隨他一起去見識大畫家的風采。

  那個畫廊不大,是一間狹長的房間。牆上掛著大大小小尺寸不一的山水畫和一些龍飛鳳舞的書法條幅。大畫家是一位略顯發福的中年上海人。他自報家門,可惜我孤陋寡聞,聽著耳生。他基本不懂日語,與小島先生交流主要依靠筆談,輔以諸多手勢,還有形體動作和表情,但彼此經常仍然難得要領。小島先生對這位畫家尊敬推崇有加,堅信那些掛在牆上的書畫作品假以時日會變成美術館的或者收藏家的寶物。也許是為了使之早日變成現實,小島先生動用其人力資源,放手發動群眾前來參觀畫廊,使得畫廊裏倒也經常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可是參觀者中雖不乏慷慨給與讚美之詞的,卻鮮有慷慨解囊買畫的,使畫家和小島先生都覺得失望。也許是覺得在日本知音難覓吧,聽說後來這位畫家返回上海去了。

  離開畫廊後,小島先生又帶我看了他的中餐館和他會社的事務所(辦公室)。餐館很小,沒置幾張桌子,但地處東京繁華地段新橋車站附近,生意興隆。店裏坐滿了顧客,其氛圍和情景讓我想起高倉健的電影《兆治酒館》。

  事務所在同一棟樓的頂層,小小的和式房間。小島先生的夫人桃子在裏麵。桃子夫人溫和嫻靜,禮數周全,給人好感。小島先生稱呼其夫人為“奧卡桑”(孩子媽),而他的夫人稱呼他為“社長”(董事長)。其實,小島先生的會社(公司)就兩個人,小島是社長,夫人是社員。他餐館裏的員工大多是兼職的臨時工,中國去的留學生占了一多半。隻有廚師和幫廚是日本人。那個廚師叫山口,因為與山口百惠同姓,我至今記得他的姓氏。餐館裏的山口廚師和那些兼職的中國留學生見到小島都叫“社長”,看上去小島先生似乎頗享受“社長”的尊稱。

 我之後常與小島先生往來,他後來在我讀大學期間還做了我的監護保證人,在許多方麵都給我很多關照,使我既過意不去又很感動。小島先生很健談,時常會說起他從前的經曆,做點回憶對比憶苦思甜。我猜他大概也有以此鼓勵我的意思,就是說留學生活雖然清苦,但終有苦盡甘來的時候,所以要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來錢。由於如我一樣受小島先生關照的留學生頗多,所以相同的勵誌故事對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自然而然地會被重複多遍。有時小島先生難免在同一個人的麵前重複相同的故事,桃子夫人倒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似地,在邊上柔聲提醒:“社長,這個故事您已經說過了。” 小島先生便有些不耐煩:“再聽一遍,能怎麽樣嘛。”

  小島先生古道熱腸,對有求於他的中國留學生來者不拒,有求必應。與他往來的不少留學生的老婆,孩子或者父母來日本團聚,探親,經濟擔保之類的麻煩事大多是由小島先生張羅著幫助解決的。小島先生還時常請留學生吃飯。有一次,他邀請了十幾個中國留學生去他橫濱的家裏做客。圍著酒菜豐盛的幾張拚放在一起的大桌子,男男女女坐滿一大間。我認得的隻有那位大畫家。小島先生興致勃勃,紅光滿麵,說了不少笑話,試圖使氣氛熱絡起來。但由於在座的彼此多不熟悉,且也未必能有幾人聽得懂他的笑話,飯席上頗顯冷場。我那時心裏嘀咕著有些替小島先生不值,覺得為一幫萍水相逢的外國人,非親非故的,犯不上如此費心費力。那天在座的還有一位在橫濱市政府工作的日本人,是小島先生從前的學生,身材壯碩,不苟言笑。開始沉默寡語,後來有些熟了,聊了幾句。他說他是《三國》迷,一本《三國演義》讀的如癡如醉。說每讀到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時,總是淚流滿麵難以自製。他說中國人的忠誠與義氣最讓他欣賞佩服。我心想:這位仁兄大概沒與中國人打過交道,《三國演義》給人的錯覺並非隻限於英雄曹操是奸雄曹賊。

  九三年初,小島先生決定將飯店生意轉讓,退休回闊別多年的三重縣老家。那段時間因為一些準備工作,他穿梭於三重縣與東京之間顯得頗忙。最後離開東京時,我去送別,看到他的兒子租了一輛巨大的貨車,裏麵塞滿了小島先生從前用過的桌椅電器之類的舊家具,小島先生讓他兒子將它們運到三重縣的新居去。租借大型貨車價錢昂貴,加上從東京到三重縣路途遙遠,公路費,燃料費等成本加在一起恐怕夠買同等數量的新家具了。我問小島先生新居何不配置新家具,他說這些舊家具跟他很久了,浸透著往日生活的點點滴滴,看著如家人一般,不舍得丟棄。

 小島先生回三重縣後,我與他便少有機會再見麵,電話聯係也不似從前頻繁。記得,他離開東京不久,有一回給我寄來了一張明信片。畫麵是日出景象,海上拍的,血球似的太陽尚未完全跳離海麵,海水與天空一片赤紅。小島先生在明信片裏告訴我,他與夫人坐船出外旅遊,明信片上的日出畫麵是他自己拍的,語氣之中不乏自豪與得意。又有一次,收到小島先生從三重縣快遞寄來的紙箱,打開一看,滿滿一箱柑橘。內附紙條說;三重縣的柑橘馳名日本,可以一試。那箱柑橘是我所吃過的最好吃的柑橘,香甜美味至今難忘。

 九三年夏天的某晚,我打電話去問候小島先生,桃子夫人接的電話,寒暄之後告訴我小島先生略感不適已休息。過了數日,接到小島先生電話,說謝謝我特意長途電話問候,並邀請我去他三重縣老家做客。正逢暑假,我便欣然接受邀請。數日後,一大早,由東京車站乘坐新幹線前往三重縣,至途中某地換乘關西某線,到達三重縣時已是下午。桃子夫人在車站接我後開車回家。一路青山綠水,田園風光,不由覺得神清氣爽,興味盎然。到家後,小島先生卻不在家。桃子夫人告訴我:其實,小島先生生病已有時日,一直住院治療。最近病情稍有好轉,想約請朋友來見見麵。我心裏有些吃驚,在我印象中小島先生一向身體硬朗,且對自己健康充滿自信的。

  稍事休息後,我便趕去醫院。在一間單人病房裏看到了穿著病號服的小島先生。數月不見,小島先生外貌變化不小。臉部浮腫,似乎比原來大出一圈,他告訴我是服用激素等藥物所致。小島先生並不提及所患何病,我也避免細問,隻盡量找些輕鬆的話題說。他那天因一些瑣碎小事對桃子夫人發脾氣,使我感覺到他內心的焦躁。小島先生很高興我去看他,要我好好休息,好好玩玩。

  第二天上午,桃子夫人領我在附近鎮上轉了一圈。下午我又去醫院看望小島先生。他精神不是很好,但卻說了很多話。有時說到一半,忽然沒了下文,瞬間便傳來了鼾聲,小睡片刻醒來之後又接著說。他說他近來常常夢到從前死在中國的戰友,活靈活現,都是年輕鮮活的臉,醒來發現自己是哭醒的,枕頭都是濕的。又說不止一次夢到他初戀的姑娘,就是當年洞庭湖畔村子裏的那位中國女孩。姑娘觸手可及,醒來卻發現是夢。悵然若失,仍想回到夢中。那天我在病房裏坐到夜色降臨之後。臨走時,小島先生顯得有些沉默,但又顯出豁達的樣子,與我相約:待他病愈,去東京“幹杯”。

  次日,我回東京。桃子夫人開車送我去車站。一路依然青山綠水,田園風光,而我卻興味索然沒有興致觀賞。到車站後,桃子夫人取出一隻信封交給我,說是小島先生給我的。上車後,我拆開信封,裏麵有一紙短信和八萬元日元。小島先生在信裏說了感謝的話,不知為何讀著有些傷感。信的最後他要我收下那八萬日元,說是我的路費,但其實我的路費還不到四萬元。

  回東京後,我數次去電話詢問小島先生的病情,每次桃子夫人都告訴我不見明顯起色。然後,秋季來臨,十月裏的一天,接到桃子夫人的電話,小島先生過世了。

  我去參加了小島先生的葬禮。是在橫濱的一個頗大的禮堂,裏麵黑壓壓的坐滿一片。其中有那位在小島先生家聚會時見過的“三國迷”,而聚會時見過的中國人則一個都沒見到。

  小島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已經很多年了,但我一直無法忘懷他。他其實是一個平凡的人,並不曾做過什麽驚天動地的偉業。但他同時也是一個使人尊敬的人。小島先生為人誠懇而情感豐富,他的善良,熱忱,樂於助人都使人深受感染。他總是無償幫助別人,全不計較回報,這在充斥功利算計的現代社會裏似乎顯得缺乏精明甚至迂腐,但他卻贏得許多人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感激。我與小島先生萍水相逢,非親非故,卻像許多留學生一樣,得到他長期多方麵的關懷與幫助。當年,對於遠離故土,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艱辛生活著的本人來說,小島先生的熱忱關心與幫助,曾是我擺脫孤獨與不安,克服困難,努力進步的一種精神支持;如今,事隔多年,時過境遷,但每想到小島先生仍然覺得溫暖親切,內心對他充滿感激與懷念。

 在小島先生的葬禮上,有和尚為小島先生超度,嘴裏念念有詞,說小島先生離開塵世後他的魂靈將升入天堂。如果天堂果然存在,那必是小島先生那樣的品格高尚者的最終歸宿,唯有品格高尚者才能使天堂聖潔永遠一塵不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9)
評論
da124 回複 悄悄話 世道滄桑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徐福男兒'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謝謝博友誇獎和鼓勵。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奧莉婭娜'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博友說的好。我也有同感。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ucy'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和誇獎。我與博友同感,也覺得現在的人比較現實,不似從前人比較樸實和熱情。人情隨時代變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問好。
徐福男兒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
奧莉婭娜 回複 悄悄話 及其質樸的語言,令人感動的故事!日本也有許多善良的人。每當國人用低劣粗俗的語言,狂罵日本人之時,是否也應該深思反思和審視一下自己的民族,曆史上是不是也有做過對不起自己同胞的事情!
caucy 回複 悄悄話 ".....而聚會時見過的中國人則一個也沒見到....." 那是因為中國人都信奉:"人在,人情在,人走,兩分開" .吝嗇自己的時間和情感.用兩個字形容" 冷漠".
樓主是個溫暖的人.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riteItOut'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恨'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WriteItOut 回複 悄悄話 平凡而質樸的敘述,卻透著絲絲懷念與真情!
無恨 回複 悄悄話 是的,日本的確有這樣一些淳樸的老人,他們樂於助人而不求報答,中國不是沒有,隻是越來越少了,人們會看不起這種人,“傻帽”。
樓主也是其中之一,敬禮,傻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乎適'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是啊,日本人裏有些非常淳樸善良。博友也可以寫寫。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N_Joy'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我也剛聽一個在日本的朋友說起這事。嗬嗬。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我今年四月去九州時,在福岡也看到很多前往購物的中國人。“爆買”一詞很形象啊。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KB48'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確如博友所說,我也覺得是那樣的。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gar88'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lovefriday'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edcheetah'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ysh758' 的評論 :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問好。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hige' 的評論 :歡迎博友來訪。謝謝閱讀評論。現在人都比較現實,古道熱腸的人不多見了。大概與生活方式也不無關係。嗬嗬。問好。
乎適 回複 悄悄話 感動,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日本人,一直還有聯係。也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紀念他!
eN_Joy 回複 悄悄話 剛剛聽到NHK新聞,“爆買”一詞入選年度熱詞~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這種日本老人的確不少,但年輕人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淡薄,除了“暴買”等。
AKB48 回複 悄悄話 在日本像小島先生那樣年紀的“傻”好人確實很多。
Sugar8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感動的流淚!!!
ilovefriday 回複 悄悄話 感動。
wysh75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感動的流淚。
謝謝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good to read....
zhige 回複 悄悄話 "… 而聚會時見過的中國人則一個都沒見到。"… … 鄙視那些濫用小島先生友情的中國人。可悲的是,現如今這樣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樓主是一位有情有義的人,小島先生在天之靈會感激你並感到欣慰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