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哥也有更的時候

在我憂傷的時候,是你給我安慰; 在我歡樂的時候,你使我生活充滿光輝。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究竟追尋的是什麽?

(2020-05-13 10:57:48) 下一個
作者:非流
王羲之說: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這一生,如曇花一現。如草木春綠秋枯,如曦月東升西落。

但偏偏這一生欲望卻有很多。

小時候溪頭臥剝蓮蓬,忙趁東風放紙鳶,急走追黃蝶,也傍桑陰學種瓜,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長大後希望金榜題名,希望有佳人相伴,希望錢財不斷,希望節節高升,希望高朋滿座,希望夜夜笙歌。

老了又想要健康長壽,僮仆歡迎,稚子候門,有一盤棋,一知己,一壺酒,一庭院,安享天倫。

你看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惆悵。

有一大半的人還在為生活掙紮,哪裏有時間去尋找意義?

其實人這一生,不過是一場體驗,就和草木,日月一樣,體驗這欲望的輪回。

活不明白就會覺得,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活明白了就會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你可以追求這金錢名利,你也可以追求詩酒花茶,你可以追求江上之清風,也可以追求山間之明月。

但是不用過分在意追求的結果,結果終將逝去。

窮極一生,來到人間,盡可能的體驗世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很喜歡大魚海棠的這句話。

我們這一生很短,我們終將會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膽一點,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次夢,不妨大膽一點,有很多事沒有答案。

很喜歡《蘭亭集序》和《赤壁賦》。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故寫此文,記錄所感,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人生得意須盡歡,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另一篇解答
 

追尋意義。

為什麽人會追尋意義?

縱觀整個生物界,隻有人類會追問意義這個問題,其他的動物或者植物不會(來杠的請查一下字典,搞清楚什麽叫“意義”)。

這就有趣了,為什麽呢?

歸根到底與人性有關。

作為個體層麵的人,是有限的,但是你卻要麵對無限的時空。

有限麵對無限,必然產生一種不安全感,一種彷徨感,說白了就是不確定感。

正如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說的: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而人性,基於進化的原因,天然追求一種確定性。

上述二者的矛盾,構成了哲學意義上的人生悲劇性。

人要歡快地生存在這個世界,需要一種確定感,既然客觀世界的無限性無法滿足,那隻能訴諸精神世界——這個東西就叫做意義,說白了是支撐你獲得確定性的一套體係。

從哲學層麵講,人類麵臨著生存的根本焦慮,這就是人誕生的偶然性。偶然性讓我們恐慌和焦慮,於是我們要尋求一種必然性,這就需要通過意義構建。

於是,我們會通過意義、價值抑或目的等詞語來指導我們的一切活動,這樣就可以擺脫無限世界和偶然性帶來的虛無感和焦慮感。

某種程度上,意義是一個體係:

這個體係沒有經過論證而被無條件相信,就成了信仰,於是宗教誕生了;

經過理性論證而被相信,就成了哲學的基礎;

經過理性論證和經驗驗證的,就成了科學的內核。

上述三種學科,其實是人類把握這個世界的三種方式。

把握世界的目的終究是對人生或者人心安放之處的關切——說白了,是對確定性(即意義)的關切。

生命的意義,不是問出來的,而是你自己在人生過程中所構建出來的。

誠然,生命到了盡頭,終將走出時間。然而,生命存在的過程賦予了時間別樣的內涵。

換言之,是生命賦予時間以意義,而非時間賦予生命以意義。

現代社會最可怕的其實是意義的虛無和價值的式微。

這樣一種虛無感導致了現代獨有的社會問題——群體性孤獨。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一切曾經的崇高都麵臨著被解構的困境。

當人們再也無法找到一套支撐生命或人生內核的意義和價值體係時,隻能訴諸最簡單、粗暴的東西——貨幣。

是的,貨幣成為了意義和價值本身。人成了追逐金錢的工具,而沒有成為康德所說的“目的”。

正如社會學家齊美爾在其1900年左右的著作《貨幣哲學》中所說,貨幣成為了衡量人類社會關係係、人際交往、生存發展的根本尺度。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而如今,貨幣成為人類價值的尺度。

這無疑是可悲的。

於是,不少人幾乎做什麽都要來一句:能掙錢麽?

而後,這些人嘲笑杜甫,嘲笑他自己都吃不飽,還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不少人嘲笑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嘲笑出家的名校博士,嘲笑回鄉工作的名校畢業生,嘲笑高考狀元卻沒有掙到最多的錢,嘲笑某些清北畢業生月薪不過7—8K……

同時,老同學聚會開始攀比,比誰嫁得好,誰的收入高,談論著誰開著豪車,誰做著領導,誰過得落魄。

不少年輕人開直播,做網紅,隻為多快好省地掙到錢。

而知乎的人均年薪百萬,似乎在告示天下——唯有如此,才是牛逼。

我深感無奈的是,這是一個標榜價值多元的時代,這是一個標榜生命多元、自由發展、各有依歸的時代。然而,這個社會卻又總是拿著貨幣這把唯一的尺子丈量著每一個個體。

話說回來,當你對人生意義問題糾結時,請記住這句哲學箴言:

一切思考所帶來的煩惱,其最好的解藥是行動。

所以,別光想。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