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熱

分享平凡生活的所見所聞
正文

另一種生活

(2016-03-10 12:40:14) 下一個

另一種生活就是與習慣的生活不同的生活。

今年三月,途經賓夕法尼亞州的城市蘭開斯特(Lancaster),聽說那裏是美國第一個阿米什人(Amish)安居地,很想看看他們與我們的不同。

從網上查看,阿米什與門諾派(Mennonite)教徒是近親,但又有自己獨特之處,十六世紀起源於荷蘭的基督教新派,主張生活簡樸,衣著樸素,不情願接受現代技術。

驅車前往,一路風光迷人,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一個接一個整齊的農莊。每個農莊都擁有高大的豎井式糧倉(silo),還擁有巨大的廠房。由於還沒有進入農耕季節,所以看不到有人耕地,但可見牛羊閑蕩。望著那無邊的田野,我感歎那無自動化機械操作的農活,難怪阿米什人一般要養六七個孩子!這讓我想到中國的農村偏愛男孩,這裏也一樣嗎? 

傍晚,當我在麥當勞進餐時,一群穿著傳統阿米什服裝的姑娘們進來了。她們的著裝都是一樣的,黑粗布連衣裙,黑外衣,盤發,無劉海,頭戴白色小帽(阿米什祈禱帽),帽子用大頭針別在頭發上,沒有卡子。她們排隊買了自己的所需,漢堡包,薯條,冰激淩,可樂,應有盡有。她們圍坐在兩張桌子合起來的大桌子周圍,分享著所有買來的食品,有說有笑,聲音低得旁人聽不到。讓我驚訝的是,還有一位阿米什姑娘就在麥當勞工作,她走出櫃台和自己的姐妹們打招呼。她的服飾是淡黃色的,頭戴同樣的祈禱帽。工作,快餐,派對,除了裝束不同,看起來阿米什和我們相同。

麥當勞另一個角落裏坐著另一群年輕男女,玩著電子煙,邊咳嗽邊嬉鬧,旁若無人。這兩群年輕人一比,不難看出不同。一群生活在隔離的小世界裏,一群生活在開放的大世界裏,兩個世界咫尺相距,不知會有多少離子遊離兩方。

走出麥當勞,天已黑, 停車場上幾乎沒有車了. 阿米什姑娘們還在聊,不知道她們怎麽回家。

第二天趕路開在當地的小路上。路上可以看到田地,房子,門牌號碼和郵箱,還見到了熟悉的國家郵政局送信的郵車。當地的丘陵小路曲曲彎彎,高高低低,雙向對開,每個方向一條車道,有限速牌,最高限速可達50MPH。轎車開在路上不覺寬敞,十八輪的大貨車照樣同速行駛,很有挑戰性。正感到累時,突然所有的車都慢了下來,原來遠處高起的路麵上跑著一輛馬車。排在馬車後麵的汽車一輛一輛地慢慢尋找機會超車,我也就一點一點地接近了那輛馬車。於是給了我機會得到下麵的這張照片。看到卡車和馬車並駕齊驅,不禁讓我擔心馬車的安全。馬車上唯一的保險杠就是那個大大的反光三角。都說公路上小車的安全係數低,那馬車的安全係數幾乎就是零。到底都是大車好,還是都是小車好呢?

輪到我超車了,可我不想超。我想享受一下"矮速"的輕鬆,我想享受一下沒有汽車尾氣的快樂。那趕馬車的人會不會恨我們的汽車汙染了他們的空氣, 會不會說我們不會"細嚼慢咽"地生活?

 

旅途中的休息地是一個阿米什人開的副食店停車場。停車場上有汽車,也有馬車。馬車停在離汽車遠一點的地方。阿米什人的馬車很輕巧。車架,車輪,和車廂好像都是可回收的鐵材料。車廂是個長方體,兩側門可上下,後門可裝貨卸貨,車前黑體部分還可以全部取下變成為夏天的敞篷車。拉車的大馬非常漂亮,油黑鋥亮。為了避免幹擾,馬的眼睛兩側有擋板。汽車的停車場會有滿地的機油,馬車的停車場會有很多馬糞, 不同的是馬糞可以回收。

走進阿米什人的副食店,先聽到的是好聽的歌聲,原以為是在放音樂,後發現是工作的姑娘們一邊上貨一邊歌唱。她們穿的衣服有黑色的,也有小花粗布裙,頭上永遠戴著白色的祈禱帽。她們賣的東西幾乎和我們的副食店一樣,但會有些當地阿米什人自己做的點心和小菜。我詢問了一個漂亮的阿米什姑娘,買了瓶當地阿米什人做的,包裝簡單的甜泡菜,很好吃。副食店的收銀台用收銀機結賬,不是心算,也不是計算器。買好的物品都用塑料口袋裝。

路過一個賣奶製品的農莊停了下來,那裏安靜無比,沒有狗,院裏隻見高高的繩子上晾曬著衣服,看不到一人。賣東西的小屋門外掛著"open"的牌子,屋裏沒有人,有商業用冰箱(現代),冰箱裏有自產自製牛奶和酸奶。屋子裏有張桌子,桌子上有計算器,記賬本,錢箱,和購物說明,一張紙上寫著"開架銷售", 可見生活的恬靜與安寧。真希望有主人在,能好好聊一聊。

 

最後在阿米什人的禮品店停留了一下。從那裏了解到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比如,阿米什人隻在自己的學校裏學習到八年級,沒有人會上大學。孩子們13-14歲起就開始跟成年人做家務,男孩子跟著父親學,女孩子跟著母親學。女孩子十幾歲就結婚很普遍。本想再多聊,可是那個店員站在我的麵前開始剪起指甲來,也許我問得太多了,告退。

旅遊很有意思,開出幾個小時的高速,走出幾百英裏的路,你就會看到另一種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