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語法裏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是導致中國人聯想思維發達的重要因素

(2014-07-14 15:17:40) 下一個
中文語法裏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是導致中國人聯想思維發達的重要因素。

就單單看看排比和比喻兩種修飾方法:
1.排比其實就是用一種語句遞進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就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步漸趨漸進。其實這既是中文的特點,也是中文影響思維很重要的地方。它會讓使用這樣語言的人特別容易遵循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做事規律。其實就是一種邏輯推理的規律。
2.我們的語言也特別注重使用比喻句。也就是說有話不直說,喜歡引申,旁比,拐彎表達一個意思。這些比喻,其實也還是一種邏輯推理的關係。比喻和要表達的中心意思之間並不會有太大的反差,他們之間沒有字麵意思上直接的聯係,但通過聯想思維,是可以扯出關係的,因此應用比喻的人,需要用聯想思維來引申出這個比喻,而聽的人,更需要動用聯想思維才能明白對方真正的含義。這樣的表達方式多了,幾千年來,是不是很鍛煉老中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英文其實沒有太多上述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們的語言決定了他們說話直,沒有那麽多拐彎抹角,沒有那麽多廢話。比如,中文形容女人的美,我們可以說猶如沉魚落雁般的美,或者閉月羞花,或者形容女孩的手是粉拳,香肩,酥胸,等等,仔細想想,這些形容,或者比喻,是需要我們去聯想思維,才能最終明白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美。而英文裏打死都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語言。看似很美,確實很美,作為文學語言來研究,然人很陶醉,可最終還是表達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意思 ,美。
試想,這樣的語言,讓古人終日花費時間,經曆去研究,發展,是不是很誤事,一點都不務實。千年下來,是不是我們的思維終日都沁淫在無盡的華美語言聯想思維裏。這樣的語言太美了,太美的語言邏輯推理性強。所以老中的創造思維給埋沒了。

還有,中文單個字體和語法結構,很容易讓使用的人追求工整對稱的效果。說起來朗朗上口,顯得有條理,對稱的美。但對稱美是一種死板的美。不具跳躍性,衝擊性,標新立異性。 就像對聯。為什麽宋詞的意境比唐詩感覺好,因為他美在不對稱,就像女孩的衣服,左右花色,點綴都對稱美的話,這樣的美看久了就了無生機,顯得呆板,沒有創造力,容易視覺疲勞,沒有新穎,沒有創造力,沒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非常追求對稱美的語言使用久了,會無形之中影響到我們做任何事的思路。中文喜歡詞藻華麗,氣勢磅礴,工整對稱,旁敲側擊,含沙射影,請想想,說久了,我們的思路是不是很容易受這樣影響。所以老中喜歡好大喜功,工整莊嚴,思緒隱晦,含沙射影,點到為止,揣摩,推敲,指桑罵槐等等, 這些都是受語言的影響。

同樣引申到文化。

文化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發現,積累,或者創立,產生的一係列有關語言,思想,約定俗成,表演藝術,文學形態,心理研究,哲學反映,等待精神物質的總稱。有哥們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這點我非常認同。語言不但是文化載體,而且在文化體係了起到了身體血液的功能。血液在身體裏不但是載體,還決定了被載體在被載後對受體的本質影響以及後續發展。也就是說: 語言在整個文化體係裏不但是運輸,傳播工具,它還根本上影響,決定了因為語言,或非語言所產生的其他文化行為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趨勢。 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類別的基本傳承發展,發揚以及廣泛的傳播。所以我講過,將什麽語言的地區,通常會有和這種語言戚戚相關的地方文化的產生。而該文化又會被使用這種語言的人群繼續發展,傳承。為什麽,語言決定思維,什麽樣的語言,就產生,繁衍什麽樣的文化體係,然後這樣的文化又進一步促進語言,思維的演變,遞進,發展,反過來,思維又同時促進語言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所以兩者之間息息相關,互補互惠,相互促進。結果就導致了今天的局麵。不然講中文的老中怎麽沒有產生,繁衍出古希臘文明, 怎麽沒有搞出文藝複興,講英文的日耳曼人怎麽沒有發明京劇。

所以,社會製度,體係,文化,習俗,無一不受當地語言特點影響。 慢慢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