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吃雞蛋不要做這 10 件事

(2019-07-31 01:17:33) 下一個

水煮蛋、茶葉蛋、蛋炒飯、番茄炒蛋……雞蛋征服了每個人的餐桌。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雞蛋,堪稱業界良心。口感好、做法多樣、價格便宜、而且營養特別豐富:它的蛋白質、氨基酸比例堪稱完美。

 

  但是,因為太家常了,人們吃雞蛋也有不少疑惑:生雞蛋不能吃?一天最多吃兩個雞蛋?土雞蛋更健康?……

 

  這些問題,都能從下麵找到答案。 

 

  01 不要擔心吃太多雞蛋

 

  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天該吃幾個雞蛋,而看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人,更加糾結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議,在其他食物(奶類、肉類和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每周不要吃超過 7 個雞蛋。 

 

  但大家注意,這裏的前提是奶、肉、魚蝦都吃得足夠多。

 

  如果隻是每天吃 1 個或多個雞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

 

  當然,要是平時很少吃奶類、肉類和魚蝦等食物,或是特別喜歡吃雞蛋,又或者是正在健身,需要補充蛋白質,多吃幾個雞蛋也沒問題。

 

  02 不要丟掉蛋黃

 

  的確,蛋黃中含有較多膽固醇,一個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達 280 多毫克。

 

  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飲食膽固醇多一些會導致高血脂或心髒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已經取消了每天飲食對膽固醇的限量,所以沒必要擔心蛋黃。

 

  其實,蛋黃是不折不扣的營養寶庫。

 

  蛋黃富含優質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卵磷脂、維生素 A、維生素 B1、維生素 B2,還含有鈣、鐵、鋅等營養素,不要再隨意丟棄啦!

 

  03 不要吃生雞蛋 

 

  相對來說,生雞蛋不太好消化,而且也容易被細菌汙染,有一定的安全風險。

 

  所以,不建議生吃雞蛋。

 

  如果你喜歡吃生雞蛋,還是在口味和安全衛生之間權衡一下吧。

 

  04 不要煮過火、煎過火

 

  煮或煎都是最常見的烹調雞蛋的方式,切記不要過火。

 

  煎煮時間過長,會使蛋白質過分凝固,雞蛋變硬變韌,影響口感以及消化吸收。

 

  05 不要在室溫下存放雞蛋

 

  夏天溫度高的時候,雞蛋在室溫下容易變質。

 

  建議把雞蛋放冰箱,這樣可以儲存一個多月時間。

 

  購買有包裝的雞蛋時記得看標簽,一周以內的雞蛋,相對來說品質更好。

 

  06 不要用雞蛋補鐵

 

  雞蛋黃中鐵含量堪稱豐富,但很難吸收。

 

  因為蛋黃中一種叫做「卵黃高磷蛋白」的物質抑製鐵吸收,蛋黃中鐵的吸收率隻有 3% 左右。 

 

  紅肉、動物血等補鐵,會高效很多。

 

  07 不要在乎蛋殼顏色

 

  紅皮雞蛋白皮雞蛋,都是好蛋。

 

  雞蛋皮顏色是一種「卟啉」物質,與雞的品種有關,但二者營養價值沒差別。

 

  紅皮還是白皮,選個自己喜歡的顏色就好。

 

  08 不要迷信土雞蛋

 

  土雞是指散養的,主要以蟲子、蔬菜和野草為食物的雞。

 

  很多人都覺得「土雞蛋」應該比養雞場裏圈養的、吃飼料的「洋雞蛋」更好,但檢測數據並不支持這種推測。

 

  相較而言,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維生素 A、維生素 B2、煙酸、硒等略少一些。總體來說,土洋雞蛋營養價值相差不大。

 

  但由於雞吃食等因素,土雞蛋中可能含有一些風味物質,讓人覺得味道更好。

 

  09 不要相信雞蛋與豆漿相克 

 

  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製物,會抑製蛋白質的消化,影響雞蛋的營養吸收。

 

  但隻要豆漿充分煮開,這種物質就被破壞,不會影響蛋白質消化吸收。

 

  所以放心,早餐喝豆漿時,請任意搭配白煮蛋、茶葉蛋、荷包蛋,完全不用擔心。

 

  但是,如果把生雞蛋打入熱豆漿中喝,就不算好習慣了,因為感染細菌的風險會增加不少。

 

  10 不要忽視雞蛋過敏

 

  一項針對中國 3~12 歲兒童的研究表明:

 

  8.4% 的兒童有食物過敏,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數最多,占所有過敏人群的一半以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