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當著孩子的麵,千萬別做這三件事

(2019-07-31 01:15:05) 下一個

當著孩子的麵,別吵架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一個加拿大小女孩Tianna(蒂安娜)的父母經常吵架,因為不想讓爸爸和媽媽鬧得不可開交,年僅6歲的Tianna坐在樓梯上“教育”了媽媽一頓。

 

  Tianna說:

 

  我隻有這一個心願,希望媽媽、爸爸、所有人都是朋友。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保持微笑,把高高在上的壞脾氣,變成矮矮的好脾氣。

 

  你們為什麽不能好好對待彼此呢?我隻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好好地解決。

 

  年幼的孩子說出了不符合她年紀的心裏話,卻是很多孩子在童年遭遇父母爭吵時,不敢說出的呼喊。

 

  很多長大後心思敏感、性格自卑的孩子,都有一個同樣的童年陰影——父母持續不斷的爭吵。

 

  小小的孩子隻能躲在門後,縮在被窩裏,不敢出聲,假裝沒有看到這一切。

 

  或者小心翼翼地在家裏呼吸,費勁心思地討父母歡心,生怕做錯了什麽又要爆發一場家庭戰爭。

 

  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父母爭吵,是最難忘卻的童年陰影。

 

  長大後,這道陰影就成了討好型人格、成了內心深處對婚姻的恐懼、成了刻在骨子裏的自卑。

 

  家庭中少不了磕磕碰碰,但盡量別在孩子麵前吵架。

 

  因為,孩子們理解不了大人世界的爭吵。

 

  孩子不知道,婚姻有七年之癢,更有長達一生的磨合,很多時候吵架也隻是成人溝通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在他們眼裏,隻是不理解為什麽兩個相愛的人要相互攻擊,不懂得自己夾在中間該怎麽辦。

 

  

 

  曾有一個朋友和我說,小時候他的父母吵完架後,他的媽媽都會跟他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跟你爸離婚裏。”

 

  後來每次看見父母吵架,他都很害怕父母會因此離婚。

 

  長大以後告訴我,他突然明白:“一直以為我是牽絆母親去尋找自己幸福的累贅,後來才發現我隻是他愛父親的借口。”

 

  所以,夫妻間盡量別當著孩子的麵吵架,別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附加太多的超綱題。

 

  一家人難免有摩擦,如果避免不了爭吵,也一定不要動手,或者用惡毒的語言攻擊對方。

 

  如果爭吵已經發生,一定要及時安撫受驚的孩子,最好能當著孩子的麵和好,並且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不是因為你吵架,我們永遠愛你。”

 

  避免孩子產生自責的心理。

 

  “爸爸媽媽會好好解決問題,下次不會再讓你擔心了。”

 

  讓孩子知道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融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礎,也是孩子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最好途徑。

 

  別當著孩子的麵吵架,這一世作為家人就是緣分,不要把最不好看的嘴臉,都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別當著孩子的麵,數落你的妻子/丈夫

 

  很多夫妻,都喜歡當著孩子的麵,數落對方的不是。

 

  爸爸對孩子說:“你看你媽,就是個沒用的女人,連個飯都做不好。”

 

  媽媽對孩子說:“你看你爸,成天不著家,都不知道在外麵幹些什麽。”

 

  久而久之,爸爸和媽媽在孩子心目中,都沒落下個好印象。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聽到的是爸爸對媽媽的尊重和體諒,媽媽對爸爸的支持和敬佩,那麽他一定會因為自己擁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倍感驕傲。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當著孩子的麵,數落另一半的不是;多在孩子麵前,念著另一半的好。

 

  很多父母為什麽喜歡當著孩子的麵,說對方的不好?因為夫妻之間,太缺乏平和、有效的溝通。

 

  曾經聽過一句話:“老婆說的話,老公沒聽進去,就落進了孩子的耳朵裏。”

 

  反之亦然。

 

  所以,很多夫妻隻是想借助孩子的力量,讓另一半重視自己的需求。

 

  但這何嚐不是一種錯誤的示範呢?

 

  

 

  如果孩子也隻會用哭鬧和指責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那麽這樣的孩子又何嚐會幸福快樂呢?

 

  不要讓孩子做夾在夫妻間左右為難的雙麵膠,他們要如何麵對自己的父母對另一半的數落呢?

 

  沉默換來無休無盡的抱怨,幫腔換來內心不安的傷痛。

 

  夫妻間的問題,不要用孩子來解決,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

 

  當著孩子的麵,請永遠記得:一個孩子自尊心的起點是什麽?就是值得他們驕傲的父母。

 

  即便你們隻是普通人,隻要你們相親相愛,你們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

 

  

 

  

 

  別當著孩子的麵,捉弄和嚇唬他們

 

  前兩天,同事曦曦從公司帶回了玩具給孩子玩,玩具裏正好有很多貼紙。

 

  因為是公司的樣品,曦曦告訴孩子:“裏麵的貼紙不能都貼完哦,不然媽媽會被抓走的。”

 

  孩子玩得興起忘了這件事,回過神來時,心裏非常害怕。

 

  結果就是,曦曦那天下午接了四五個從家裏打來的電話,孩子聲淚俱下地問:“媽媽對不起,我把貼紙貼完了,你會不會被抓走啊。”

 

  曦曦沒想到,小小的一句“嚇唬”竟然讓孩子為自己擔驚受怕了這麽久。

 

  孩子的心靈純潔無瑕,也因此分外脆弱,千萬不要用大人們覺得“無傷大雅”的捉弄和嚇唬,來對待他們。

 

  

 

  

 

  

 

  很多人跟我說,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家長或者親戚說:

 

  “你再這樣,你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不聽話,我們就把你賣掉。”

 

  尹建莉老師說過:“

 

  捉弄孩子 ,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泣和害怕。

 

  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所以,小小的童心,更需要尊重和保護。

 

  那些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感覺到自尊心被傷害的話,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說。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被別人捉弄或者嚇唬了,請一定告訴對方:“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話。”

 

  希望每個成年人,都心懷一份責任。

 

  從語言開始,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善意、美好和溫暖的環境,讓孩子在親切、真誠的環境中,收獲自信和陽光。

 

  

 

  現在,越來越多人重視到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

 

  這正是因為:

 

  孩子對語言信息以及非語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綿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選擇的全盤吸收。

 

  他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並且模仿父母的行為。

 

  他們接觸不到任何家庭以外的參照標準,於是在家中獲取的關於自身及他人的信息便被孩子當作普世真理,深深銘刻於心。

 

  《原生家庭》

 

  因此,每一個成年人在組建家庭時,都應該懷抱一份責任,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

 

  當著孩子的麵,我們更時刻提醒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甚至為人父母的身份和責任:

 

  讓孩子看到夫妻間相敬如賓,遇事不責備;家人間相親相愛,沒有惡意的爭執和謾罵;每個人都相互尊重,好好說話。

 

  別在孩子的心裏,留下長達一生的疤。

 

  願我們能陪伴每一顆美好的童心,健康地成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