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央視新聞中心評論員白岩鬆發表了主題為“教育與更全麵德人”的演講,字字珠璣,引得現場一眾好評。以下為演講實錄。
作者:白岩鬆。
........................................
在全世界的哪一個國家,教育永遠是被詬病的問題,這就說明它太重要了。沒有哪個國家對自己的教育是滿意的,在中國更不例外。談到教育的話,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不滿意的地方,所以教育太難了。
教育是不能夠進行革命式變革的,為什麽呢?你不能拿自己的教育當做冒險,把自己當小白鼠,必須是漸進式逐漸看到效果的一種變革。但是有的時候一個決定卻會帶來一個民族的改變。
今年我們都在紀念改革開放40年。在改革開放頭一年,鄧小平複出,分管教育和科技,他自己要求分管教育和科技,做出了一個對我們幾代人影響巨大的變革,那就是恢複高考。而且當時是急於恢複高考,否則就沒有77年冬天的招生。
然後,我哥1979年上了大學,我1985年上了大學,一家人的命運就此改變。到現在可以說中國高考有無數的問題,但是沒有高考才是更大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教育對一個國家的改變就是這麽明確,但是它又不能夠在教育本身進行革命式的,說從明天開始中國的教育就發生怎樣的一種變革,很難。
對於我這個歲數的人來說,可能總會想起小時候關於教育的幾個字,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恰恰是這幾個字的新時代變化,這幾個字就是:德智體美勞。我還想加一個:情。
同時,我覺得每一個字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都在發生變化。
德:不僅是德行,還是公德
過去我們說“德”,更多的在談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德行。可是我覺得今天的教育,我們是否要加上“公德”這樣的一個字眼?
大家都已經能夠看到一個人的不文明和缺乏公德,甚至將一輛載著乘客的公共汽車開向江裏頭,最後消逝生命。過去我們認為一個人缺公德,恐怕僅僅是一個煩人的地方,但是現在公德甚至會要走你的生命。
很長的時間裏,中國的德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在熟人世界裏,一部分是在陌生人世界裏。
因為中國長期是農耕經濟,所以我們在熟人麵前擁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水準。
在哪個國家都很難看到像中國這樣,熟人之間會搶著買單。吃完飯,甚至會打起來。隻要是熟人,什麽都好辦。但是一進入陌生人世界,這個約束迅速減少。
我曾經親眼在飛機上見到這樣一個場景:兩個中年男子也許是喝多了或者怎麽樣,一個男子在機艙裏不停地大聲說話,他的同伴勸說他小點聲,沒想到這個男子依然不客氣地說:“這裏又沒有人認識我,無所謂!”
你看,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裏,隻要進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德行便不受約束。
因此,在談論教育的“德智體美勞”方麵,作為教育的第一點,今天我們需談論如何教育一代人有“公德”。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不止一次地提到“更全麵的人”。為什麽此時此刻的中國提出在未來的願景的時候,要有一個更全麵的人?而我們的教育是否發生著改變,應合著更全麵的人的塑造?
我曾經跟上一任總理當麵說過,我說中國的教育需要明確一個目標,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幹什麽?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人才?
我說可能都不對,我們應該把我們的教育的目標清晰地定義為“塑造中國人”。
當你要把你的教育的目標是塑造未來的中國人的時候,你就知道一定是一個更加全麵的人。更加全麵的人恐怕就要從過去開始說起,那就要德智體美勞加上一個情,所以我說的一個德首先要塑造公德。
今天可以看到我們任何城市當中,在交通秩序領域,一片混亂,難道我們塑造出來的本科畢業生、碩士、博士都是有才華,但是不守公德的人嗎?我們如何能讓小老百姓逐漸過渡到公民?
公民就是對遠方的事情當成身邊的事情,對陌生人當成親人。我關注一切,因為他們都與我有關。塑造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守住公共秩序,擁有公德。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教育要在這個基礎上發生很大的改變。
智:不是智力,而是智慧
我們師範大學在培養未來的老師,我媽媽也是師範大學畢業的,我爸爸也是師範大學畢業的,我現在自己也在當老師。
我覺得現在當老師越來越難,為什麽?因為如果老師隻是知識的傳承者,終於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時代。如果你隻要是講知識的話,你剛講到三,底下的學生可能百度到八了。知識越來越不是被少數人所掌握。如果你隻傳遞知識,很難。學生甚至可以用現代的手法,不管是用百度,還是翻牆,都可以迅速地獲得知識。
我認為現代的老師正在逐漸地由知識的傳遞者向智慧的傳遞者方向轉變。因此,德智體美勞的的“智”恐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更關注的是智慧。
你會看到我們身邊的很多年輕人似乎無所不知,但是不能轉變成行為,不能轉變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他不缺知識,但是缺智慧。缺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缺很多方麵的智慧。
因此,在德智體美勞這五個字麵前,我們如何在未來的教育當中把“智力”變成“智慧”?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體:如何在規則的約束下去贏,及如何體麵且有尊嚴地輸
北大的蔡元培偉大在哪兒?我覺得兩點,首先,他到了北大當校長之後就提出了“更全麵的人”這樣一個教育理念,與百年之後十九大提出全麵的人是遙相呼應的;其次,他為北大引進了第二個很重要的變革,那就是體育。
昨天我遇到華東政法大學的前校長,他說,華東政法大學前身是聖約翰大學。聖約翰大學是中國的現代體育和奧林匹克的誕生地。最早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在他們教務總長陪同下前去奧運會的。
為什麽老一輩的和被我們敬仰的教育家都把體育放在了格外重要的地位?是不是在我們所有教育者當中都把體當做了健康的概念,而忘掉了體育的“育”字?
據我了解的數字,現代的孩子生活發生了非常積極的變化,但是在很多身體指標上居然不如我們這一代人,不如我們這一批在饑餓當中成長的少年。
前幾天我在跟一個學校溝通,我說我們那個時候每一個男生做標準的引體向上做十個是標配。他感到非常驚訝,現在沒有幾個孩子能做超過十個標準地過了下巴的引體向上。那我們的時代進步在哪裏?
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不僅僅是健康的指標,更重要的是體育給了孩子什麽?
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一個主題叫激勵一代人。在奧運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有記者問倫敦奧組委的人,“你們理解體育是怎樣激勵一代人的?”倫敦奧組委負責人說,首先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在規則的約束下去贏。
接下來他說了第二句,對我來說影響巨大,而且印象深刻——接下來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麵並且有尊嚴地輸。
請問,在中國的教育裏什麽時候教過我們的孩子體麵且有尊嚴地輸呢?如果我們不能教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體麵有尊嚴地輸,並且把體驗有尊嚴地輸上升到一種叫“第二種成功”的概念的話,我們怎麽可能發生巨大的變革呢?
大家總說我們中國要強調自主創新,我認為創新是必須要提出來的,但是它和我們整個民族的基因是相對抗的。我們必須改變民族基因,因為我們的民族基因裏叫槍打出頭鳥。
我們所有的民間說法,都是與創新相違背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包容錯誤的環境嗎?我們有漂亮的失敗也是一種成功的環境嗎?如果沒有漂亮的失敗也是一種成功的環境,我們怎麽可能創新呢?
每個人都要做看得到的成功,不敢去做有可能麵對失敗的嚐試。創新就不可能。
當然,提到創新的話我們有很多問題,比如說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大家都把重點放在了創新上,在我看來重點應該在“自主”上。如果我們每個人不能自主,談何創新。
一個院士搞的科研項目經常靠處長來審批。我們有幾個人在做著異想天開的試驗?而在美國的矽穀有很多人做著讓中國人看來開玩笑一樣的探索。
但是偉大的創造和創新不就在這開玩笑和異想天開的嚐試當中誕生嗎?如果我們整個社會不能夠接受體麵並且有尊嚴地輸,並且把這種體麵和有尊嚴地輸當成一種成功的話,談何創新?
我們的孩子如果不能從體育的育當中學會去贏,更學會體麵並且有尊嚴地輸,我們怎麽可能在民族的基因裏慢慢地變成一個創新的國度呢?
所以體育現在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偉大。而不僅僅是一個中國足球,或者中國籃球這麽簡單,或者說讓孩子們跑個八百米鍛煉一下身體,不是!它磨煉一個民族的意誌,改變一個民族的基因,體育的重點不在體,在於育。
美:與時俱進的審美能力,是未來教育麵臨的巨大挑戰
前幾天我做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說難得地見到中國的很多城市開始擁有了新的審美。今年秋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北京、成都、武漢、上海等很多的地方叫緩掃落葉。在擁有好樹種的公園和街道裏緩掃落葉,讓落葉之美,秋天之美呈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在過去,我們講究效率,叫落葉不落地。清潔工要迅速地把它掃幹淨。但是我們今天的審美終於過渡到我們可以審秋天這種金黃色之美。
北京有幾十個公園全部推出了這樣的活動。一方麵我們看到了我們審美發生著很大的改變,但是另一方麵依然看到很多問題,上海有些街道緩掃落葉的同時,為枯了的樹安裝上了紅色的人造的花,難看得一塌糊塗。
坦白說,未來的中國,對我們各個政府的執政人來說,審美是一個非常高的挑戰。既然改革是從“生活”到“好生活”再到“美好生活”,請問對未來所有決策者審美水平是一個多高的要求?我們究竟把審美放在了如何重要的位置?還是幾乎不太重要?
您請看看中國的校服就知道了。我見過的全世界,首先代表一種進步,能有校服說明這個國家還可以了。但校服好不好看,真透露了一個民族的內心。要找比我們的校服更難看的太不容易了。而且我們家長給孩子永遠是要大一號,學校也是要大一號。所以我們從小到大就沒穿過合身的衣服,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審美,而恰恰發生在我們的校園之內。
所以我認為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教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擁有與時俱進的真正的審美能力,是教育的一個特別大的挑戰。
勞:當人工智能成為一種現實,我們的勞動能力要體現在哪方麵
過去我們這一代人知道,德智體美勞,勞,強調的是勞動,同呼吸,共命運,要學工學農。我覺得現在的勞更多的是要用智力創造的勞。當人工智能都成為一種現實的時候,我們現在的勞動能力要體現在哪方麵,我覺得要體現在智慧方麵吧。我們要擁有新的勞動的概念。
情:沒有情商的教育,中國想要變成和諧社會挺難
最後我想加一個情。我認為我們長期以來教育都過多地強調了智商,如何在我們的教育當中增加情商的概念,能管控自己的情,能敏銳地了解到周邊的情緒,能處好人際關係,想要讓中國成為和諧社會,恐怕整個中國需要有高級情商的一代又一代人。
沒有情商的教育,中國想要變成和諧社會是很難的。
這就是我理解的現代社會的德智體美勞情。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