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誌願軍入朝作戰後,打得很順利,令美軍一退再退。但是,越到之後,出現一個情況,在很多時候,誌願軍明明包圍了美軍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但都很難全殲。
為什麽?
因為美軍的武器比誌願軍要好得多,作戰次數多了,美軍就摸到了誌願軍武器落後的弱點。誌願軍把他們包圍了,一打,他們就拚命頑抗,誌願軍武器不行,就不能速戰速決。戰鬥時間拉長,美軍依靠汽車、摩托車等現代化工具,派援軍呼啦啦拖著大炮、坦克來增援。這樣,誌願軍要殲滅他們更難了!於是,本來包圍住的美軍,又被援軍“接”走。
美軍成了誌願軍“打不死的敵人”。
1951年第五次戰役結束後,誌願軍副司令員陳賡專程回到北京向毛澤東匯報,特別談到了這個情況,說:“根據我們過去打美軍的經驗,覺得目前的戰法對付不了敵人。我們想整師殲滅敵人,甚至成團消滅,也很困難。”
這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陳賡繼續說:“我們就是把他們一個團包圍了,但美軍用裝甲車、坦克車把口子一卡,天上有飛機支援,然後不進攻隻防禦。你雖然包圍了他們,但戰鬥比較遲緩,常常達不到全部殲滅的目的。畢竟我們是步兵,隻有兩條腿,是11號,總是不如他們的裝甲運動快。”
可是,陳賡說的情況沒有難到毛澤東。
“改變策略。”毛澤東沉思了一下說,“打他的時候可以一口一口地吃,一個團消滅不了,就一個營、一個連地吃,當我把你一個連、一個營切斷以後,就可以迅速吃掉,這樣美軍的戰鬥力就降下來了,積小成多,吃掉它一個團、兩個團、一個師,最後就能將敵人全部消滅了。”
毛澤東把這個戰法叫作“零敲牛皮糖”,意思是,牛皮糖粘到一起,越想嚼越嚼不動,這時就不如把這個糖往桌子上一摔,摔碎了,就可以隨便撿著吃。他還告訴陳賡說:“當時國民黨的五大主力,就是這樣被吃掉的。”
不過,毛澤東的這個戰法,隻是針對美軍,不針對韓軍。因為李承晚的軍隊,誌願軍是可以拿下他們的。除了美軍外,還包括英軍和土耳其旅。之後,誌願軍按照毛澤東的辦法,專打美軍薄弱的地方,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班、一個排地敲,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一小口、一小口吃,打來打去,美軍果然變弱,不堪一擊了。
結果,1952年從9月到11月,誌願軍在朝鮮戰場3個月,就消滅敵人11萬多人,其中美軍4萬多人。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雙方經過激戰,進入了對峙階段,誌願軍也是以“零敲牛皮糖”作戰方式打小殲滅戰,積小勝為大勝。而毛澤東的這個戰術,能殲滅美軍,誌願軍自己卻沒傷亡。由於美軍傷亡越來越多,民眾反應強烈,於是白宮就頭疼,受不了,隻好乖乖地回到了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