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身價過億、移民美國後他說:中國才是天堂,美國不是!

(2018-12-09 21:04:38) 下一個

在海外的華人圈裏,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一出國,就愛國。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因為我自己就是這句話的踐行者。

 

  我這幾年在西方生活,在年輕的歲月裏走過了十幾個發達國家,那些寶貴的真實經曆徹底刷新了我的世界觀。這樣的感覺全然不同於以往在書文與公知口中得知的那樣虛無縹緲,所有的“西方神話”都在現實的巨大衝擊下變得醜陋不堪,而我腦海中“美妙西方”的印象也呈斷崖式塌陷。

 

  如今,站在西方黃昏下的我,回望一眼東方的朝陽,想想身後的祖國,心中除了與日俱增的自豪感外,還多了幾分敬佩之意。可以說,踏出國門的那一刻,我變得更懂中國了。

 

  1.文明靠實踐,不能靠拌嘴

 

  我們對西方人的“迷信”,往往在於“文明”兩個字上。我和很多人一樣,曾經也愛讀《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書中用一個高大偉岸的西方來襯托中國人的醜陋,我那時候就在想:中國人真的這麽醜嗎?西方人真的那麽先進?

 

  後來,我到了西方之後,才發現真正醜陋的人,在自己都醜得讓人難以忍受的情況下,每天都在做著道德的標榜,對別人指指點點,用嘴皮子席卷全球。 

 

  有幾個有趣的畫麵大概是這樣的:

 

  在老鼠到處竄,流浪漢滿街,屎尿味十足的法國,有記者寫了一篇文章叫《肮髒的中國》;

 

  在街頭滿是垃圾和塗鴉,過馬路隨便闖紅燈的意大利,媒體寫了一篇文章叫《不文明的中國人》;

 

  在隨意撕毀合約,習慣我行我素的美國,政客們寫了一篇文章叫《不守規矩的中國》。

 

  以前,我以為他們是因為真的很文明,才有底氣批評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後來我看到那滿街的垃圾,聞到滿街的尿液彌散出的惡臭之後,我才知道什麽叫“嘴皮子撐起的形象”。於是,看見這般醜陋模樣的我,常常被他們各種的新聞報道逗笑。

 

  總的來說,就這些年的體驗來說,西方人並不比中國人文明。甚至可以說,在很多方麵,例如城市衛生、公共清潔方麵中國人已經甩開西方國家一條街了,而中國年輕一代群體的文明程度,也早就不輸他們了。 

 

  中國人存在不文明的問題當然是客觀現實,但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因為至少在過去這幾十年裏,在別人“打嘴炮”的時候,我們中國人一直都在前進,“文明中國”也在變得越來越美。

 

  2.藥回中國買,病回中國治

 

  中國人對西方的迷信,有很大一部分源自這樣一句謠言:西方高福利國家看病不要錢。然而,骨感的現實卻告訴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到哪都一樣,“便宜沒好貨”的道理也是全球通用。

 

  事實上,絕大多數實行了所謂的“免費醫療”的西方國家,都是基於醫保係統與高稅收的,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人來說,除了每年要買的定期保險外,每月工資的35%-45%也要以稅收的方式上繳給國家,而這其中的一部分將作為醫療資金的補充。這其實和中國現在醫保的模式很像,因為中國的模式便是在西方模式的基礎上改進的。  

 

  和中國相比,西方的醫療體係整體效率低下,公共醫療資源在低效率的運轉下,顯得更為緊張。可以這樣說,在絕大多數的西方國家,想預約家庭醫生,得提前幾天甚至是大半個月,而如果要使用儀器做身體檢查的話,則要等上大半年。

 

  因此,就連西方人自己都在吐槽:“等到可以看病了,小病都熬成了大病,等到可以看病了,人都快沒氣了”。說法當然略顯誇張,但也是基於事實,也因此,迫於現實的無奈,很多人不得不選擇昂貴的私立醫院。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那年長智齒,我疼得直捶胸脯,情急之下我拿著全民醫療卡來到當地的一家綜合醫院,可醫院卻把我打發走了,說“牙科不歸我們管,您得去找私人牙醫”。於是我打電話給私人牙科診所,告訴他們我非常痛苦,可牙醫告訴,按照預約得等半個月,而且拔一顆智齒的費用在700歐元左右。我掐指一算,三顆智齒得花大概15000人民幣,這足夠我往返中國好幾趟了。於是,我買了機票直飛中國,在無需預約的情況下,三天內拔了三顆牙,花費不過500元人民幣。加上機票的費用,也沒超過5000人民幣。

 

  在後來的日子裏,我和身邊的華人們,還時不時看到各國有病人在等待期間“熬死”的悲劇。而在後來的生活中,我和身邊的人,大多數過上了“托人從中國帶藥,生病了遠程連線中國醫生”的生活,有時候甚至選擇“熬一熬就過去了”的待病方式。

 

  這樣的經曆可謂是寶貴,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曆,自己大概是永遠也想不明白這些的,也是在經曆之後才明白,曾經對中國醫生的誤解太深,中國的醫生真的做得相當不錯了。 

 

  3.國泰民才安,太平才富國

 

  西方給中國人的畫麵,往往是太平祥和,風景秀美。然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他們願意告訴我們的西方”和“我們所希望看見的天堂”在我們思想中碰撞出的假象。事實上,很多所謂的發達國家,根本談不上太平。

 

  由於社會監管不力,以及公共執法部門的效率低下,西方各國的治安都相當糟糕。根據歐盟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僅在過去10年間,整個西歐死於各種恐襲的的人數就高達數千人。而目前潛伏在西歐各國的恐怖分子,保守估計也在大幾千人左右,安全局勢不容樂觀。(當然,美國的槍擊案就不用多說了)  

 

  不僅僅如此,小偷和搶劫的猖獗也讓人瞠目結舌,在不少西方國家,劫匪都時常上演“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的惡性事件,而警務部門遇到這樣的事情,也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監控數據而無法破案。

 

  我記得曾有一位海歸學者在一次華語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連安全都無法給你保障的地方,你還向往什麽呢?”我當時很有感觸,因為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裏,我曾分別在法國和意大利,兩次和恐怖分子擦肩而過。那種感覺,永生難忘。

 

  如今讓我回望一眼中國,真的感慨很多,我很佩服中國的領導人,能將這麽大一個國家治理得這麽好,治理得如此太平祥和。我知道,這肯定很不容易。 

 

  4.時代的更迭,巨龍的複蘇

 

  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都有著嚴重的“時代誤會”。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彼此之間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幾十年前。對於中國人來說,西方還是像幾十年前那樣遙遙領先,而對於西方人來說,不少人還認為中國還是七八十年代的樣子。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過去這三四十的時間裏,西方還是當年的個西方,甚至不如從前,而中國,卻早已地覆天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移動互聯網為例。眾所周知,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就開啟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互聯網科技。而在這一時代風口下,除美國還在堅守外,其餘的西方國家,大都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落伍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少所謂的發達國家,口頭上說著已經普及4G或者5G,實際上卻連3G都沒有全部覆蓋,有時候走到自家屋裏,都可能連電話都打不出去。這也就是之前公知說的“西方地鐵裏都沒什麽人用手機,說明人家很愛學習”的真實原因了,其實是因為壓根沒信號。 

 

  除此之外,大量的中國高端產品,也已經席卷西方各國,甚至連中國的移動支付,也開始悄然改變著昔日引領世界的西方。而在德國,巴伐利亞的市政部門引進了中國的電動車;在英國,倫敦跑起了中國的新能源公交車;在法國的地鐵裏,巴黎人民終於用上了中國華為的4G網,終結了巴黎地鐵沒信號的曆史;在意大利,天上飛著的航拍器上,寫著“中國大疆”的字樣······  

 

  曾有英國學者在演講中這樣說:“20世紀是美國的科技爆發時代,21世紀是中國的科技爆發時代。而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科技大國。我們以往總以刻板的傳統印象來看中國,可事實上,現在的中國和以前的中國不一樣了,他們有總人數比我們總人口都多的科研後備軍團,一切都隻是時間問題。”

 

  是的,一切都隻是時間問題,回望這短短幾十年的發展,你會和我一樣,為這個曾經飽受詬病的國家,瘋狂點讚。  

 

  5.複興的中國,是基建狂魔

 

  我中學的教科書裏是這樣寫的:西方各國都相對發達,基礎建設完善。我還記得,當時教課的老師還特意強調了一句:“人家都是發達國家,肯定比我們建得好啦,以後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學習一下”。

 

  我當時還信了,再加上諸多美國大片裏展現的西方城市都非常高大上,所以就以為,那遙遠的西方,是一個建設得很到位的美麗社會。可當飛機落地的那一刻開始,我才發現,書上的內容和老師口中的西方,都被神化了。  

 

 

  到達西方的頭一天,我便在朋友的陪同下,坐著出租車,一路從機場開到市中心的旅館,除了少有的幾個現代化建築外,就隻剩下了破敗不堪,當然你可以說這是“保留傳統風貌”,但坑坑窪窪的道路,破了頂棚的候車亭,看起來像極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國,這也保留得有點過頭了。

 

  我疑惑地問夥計:“這裏,真的是西歐?”夥計樂嗬地回我:“怎麽,嚇到了?我當初也被嚇到了,這些老牌的發達國家,都已經沒落了,除了適合養老和學習些知識外,沒啥盼頭的。”

 

  而在後來近三年的時間裏,我走遍了西方至少十六個國家,雖然說各國存在著差異,但基本都保持著上個世紀的模樣,有所變化的,就是徒增的破敗感與蕭條感。

 

  可以這樣說,在如今的西方,除了紐約等極個別的城市外,你很難找到像中、日、韓的城市那樣普遍完備的、先進基礎設施,甚至很多時候,當我把中國的城市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都驚訝地合不攏嘴,甚至有人驚呼:“上帝,這不會是真的吧?”  

 

  而這些年,中國的橋、中國的高鐵、中國的公路、中國的天眼、中國的高樓、中國的隧道等等“超級工程”的報道也頻現西方媒體,甚至有一些主流媒體寫到:我們,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中國甩開了幾十年。  

 

  曾有同胞問我:“如果讓你選擇餘生的去處,你會選擇去哪裏?”我想都沒想地回答:“中國。一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根在中國;二是因為,這個國家真的很棒,值得我和所有中國人用餘生來建設她。”

 

  可以說,這些年的經曆,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親眼所見,千萬別白日做夢。當然,我們這個國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一切都在改變中,多一點耐心,她會更美。最後,讓我們一起祝福祖國,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美國是天堂嗎?一個資產過億中國人移民美國6年後的自白!

 

  2018年5月,一親戚想辦投資移民,火急火燎地找了一所美國律師事務所。同時,希望找熟悉的人問問投資移民應該注意什麽,多久能拿到美國綠卡,什麽樣的美國律所可靠,會不會被騙,風險多大等。正好一位好朋友6年前辦過美國的投資移民,所以找到他谘詢。

 

  他1960年底生人,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一名校畢業後進入銀行係統,90年代末開始自己創業,移居紐約前,他在山東工作生活,主要做投資,積攢了不少財富。據他自己講,移民那會,他手頭現金上億。

 

  我們一聊近2個小時。在了解情況後,他堅決反對計劃移民者(女,國內名校畢業後到美國讀完碩士,父母均為四五線城市的相對高收入者)移民,認為美國遠非想象的那麽美好,“不要把孩子往火坑裏推”。

 

  他說,在中國,6萬—1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收入,生活要比美國中產階級幸福的多,向上流動的概率也高得多,普通中國人移民美國,將遭遇難以想象的文化、生活、工作等方麵的隔閡和難題,移民三四代後可能會好一些,但那時,後輩與你移民的初衷已大相徑庭,Ta不再屬於你、你的家庭、家族和中國。

 

  以下是與對方對話的大致情況,為方便閱讀,保留第一人稱,小題為整理者所加。

 

  傳言中的美國與真實生活的美國相差迥異

 

  沒來美國前,我和大多數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一樣,對國內很多方麵持批評態度,對美國則崇拜的不得了,覺得那是人類目前最自由最美好的生活,有最合理的社會製度,實際上,美國也確是我自己的夢想之一,對於80年代的大學生,美國誘惑太大,工作後多次到美國出差,更是覺得那是一個偉大的國度。  

 

  這些年看美國電影和美劇也多,其中展示的普通美國人多住在別墅洋房裏,進一步強化了美國無限美好的印象。但在美國待了近7年後,我才知道,我們原來看的都是表麵,當你真正在美國生活、深入了解美國後,發現我們那會教科書提及的西方資本主義的腐朽墮落,全都是真的。

 

  我是在孩子小學畢業後辦的移民,此後主要時間和精力都和孩子在美國生活。

 

  接觸了美國各個階層,對美國社會有進一步了解後,我發現,在美國的多數華人打拚後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並不難,畢竟移民到美國的,多是國內的知識和財富精英,但美國中產的生活並不像想象的那麽好。

 

  美國中產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差不多如同我所在的山東家庭年收入6萬至8萬元人民幣這個水平。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中產算收入高的,在扣除聯邦稅、州稅、FICA等雜項後,到手的不會超過7萬美元,合每月6000美元左右,除去交401k等各類保險、社保,到手能用的也就2000—3000美元。

 

  這個收入決定了他們的孩子基本上享受不到太好的教育,因為美國最好的學校多是私立教育,一個月上萬美金很正常,普通中產家庭幾乎不可能承受。教育等方麵的投入差距決定了他們一般固定在相應的階層。 

 

  我生活在山東二線城市,年收入5萬—10萬元的家庭很多,按現有的購買力,這個收入保障孩子上好點的學校多數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大部分上升渠道也是打開的。美國貌似什麽都是開放的,但你根本夠不著。

 

  他這個製度設計的一個優勢就是,你夠不著還讓你把責任都歸咎於自己,從而保持著整個社會的相對穩定。當然,它的美元體係讓美國人能享受到全世界的廉價資源和產品,使得即便是普通中產,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保障也都是不錯的。

 

  但另一方麵,美國的窮人比例比中國更高,貧民窟很多,處境比中國更難,政府救濟其實少的可憐。

 

  和美國相比,中國現在的窮人算幸福的,聽老家人說現在農村貧困戶經常有各級政府去關心,還提供就業機會,這確實是中國特色,在西方國家這是不可思議的,資本的貪婪和冷酷也不允許它這麽做,當然,不包括慈善。

 

  在美國,大約0.5%左右的頂級精英,像比爾蓋茨、庫克、紮格伯克等;5%—10%的普通精英,70%左右的中產階層,其他都屬於生活較艱難人群。  

 

  要想進入美國主流精英群體非常非常難

 

  很多進入美國的中國人認為,隻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在美國混出個模樣來。其實,在美國成功的華人極為有限,即便三四代移民後,相對於大量移居美國的高素質華人,能進到美國精英階層的少之又少,他們中99%都成了美國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美國的階層固化非常嚴重,你幾乎沒有能力衝破。

 

  而且,無論你如何優秀,你會發現美國白人社會很難接受黃種的亞裔,尤其是華裔,很多優秀的中國人甚至在印度裔的管理和欺壓下。

 

  按財富計,我應該屬於美國頂級階層的那個人群,我的的房子在美國最富有的幾個頂級精英旁邊,我英語也還不錯,在美國六年多,我進了不少圈子,認識了很多精英人群,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和你的那種距離感,你融入不進去,這與你努力與否無關,他們根本不接受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努力。 

 

  移民二代會很快以自己是一個美國人自豪,並試圖抹去自己身上的移民痕跡。但假以時日,他發現並不能融入美國白人主流社會,進而產生巨大的挫敗感。

 

  我有自己的經濟基礎,就希望孩子在美國有最好的教育,他也享受到了美國頂級精英所受的教育。同時,我們也兼顧國內的全才式培養。

 

  6年下來,花在孩子身上的錢近2000萬元人民幣,孩子很快因為自己是一個美國人自豪,因成績出眾且愛好廣泛,包括美國精英社交中涉足的一些體育項目,孩子也在一對一頂級教練的教授下出類拔萃,這給他帶來了自信。

 

  但到十一、十二年級(即中國的高二高三),他發現自己很孤單,因為原來非常好的那些白人同學或朋友開始疏遠他,而他又渴望融入。

 

  與此同時,孩子又帶給我無盡的痛苦,我們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大,讓我深感無力。  

 

  我小孩在山東讀完小學六年級來的美國,應該說,基本價值觀已經成型了,但在美國待了兩三年後,他全盤接受了美國文化,竟然開始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認為我們骨子裏有反人類普世價值的根子,這讓我異常吃驚,也異常沮喪。

 

  我們一些思想也許與美國基督教和商業文化有衝突,但不應該被自己的孩子視為異教徒,我們奉行中國最正統的價值理念,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一直都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也是我們恪守的信條和做人底線,怎麽就成了反人類了?!中國倡導的核心價值我認為與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並沒有本質衝突。

 

  自此,我感受到美國文化和美國社會遠不是媒體宣揚的那樣,它骨子裏視自己為現代文明的燈塔,對異域文明具有極端的排他性和狹隘性。同時,感受到美國意識形態教育的可怕。

 

  我們在家都普及中國文化,講中文,但孩子在美國待了兩三年後卻否認自己的祖國,認為自己國家的曆史充斥著謊言,背離了真實,這讓我覺得尤其不可思議。都說我們的意識形態教育多嚴,“洗腦”教育如何厲害,可我們洗了孩子12年的腦,卻經不起美國三兩年的曆史觀教育,可見我們的教育要不是無效的,要不就是形同虛設。

 

  孩子現在基本把中國的一切都丟掉了,並引以為恥,也許等他更年長一些會喚醒中國文化基因,但目前看,他全盤接受了美國價值觀和美國光榮史。 

 

  美國短短200多年的曆史,弄得好像全球文明史都是他的一樣。我原來以為我的孩子極端,過分迷戀美國文化,是個案,後來接觸不少華裔,發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國內要深刻反思並檢討我們的史觀教育。

 

  從我的經曆看,孩子是在高二下學期開始經常抱怨同學對他的歧視。他上的是貴族精英學校,參加的各類課外班級也都是頂級俱樂部孩子,所以代表了美國精英階層對他的排斥,盡管他的學習舉止非常好,但無濟於事,他無法得到需要的認同。

 

  此前在初中和這些同學關係都非常好,逐漸成人後孩子們組建起自己的圈子。要知道,在異國他鄉沒有圈子,沒有認同感,對一個人的心理衝擊會非常大,小孩之後又把這些情緒發泄到我們頭上。

 

  我小孩已經拿到美國幾所頂級名校的錄取通知了,但我已經意識到他不會被美國精英社會接受。我現在想的是,如果我在國內花同樣的錢,用同樣的精力,孩子的優秀應該不會亞於他今天取得的成績,但已經無可挽回。

 

  我決定今年春節後回山東生活,一些人認為我年歲大了想落葉歸根,其實不是,我是看到了美國社會的病態,它完全不是我從中國公知、媒體和各類社交媒體中獲知的美國。

 

  中國有汙染的空氣,但中國有更多美國沒有的機會和相對寬容的環境,美國所謂的上流社會,你幾乎是擠不進去的。但不在美國親身生活,你不會有這種感受。 

 

  中國人死要麵子,在美國的很多苦痛是不說的,這讓人覺得美國很光鮮,加上回國帶點美國的coach、levis等品牌包和衣服等回去,讓大家覺得國內幾千的東西在美國竟然如此便宜,美國簡直就是天堂,其實根本不是。

 

  我認識一對夫婦:男的清華本碩畢業後到美國師從諾貝爾獎得主,現博士畢業在紐約一高校,科研經費很少,生活拮據。他愛人是自己的高中同學,在北大本碩博後F2簽證到美國,至今在美近10年,期間因為生了2個小孩,成為全職太太。

 

  這對夫妻的原生家庭在國內有些關係,前些年家人讓回去,他們認為應該混個樣子出來再回,這兩年想回,卻因年近40歲顧慮重重,感覺優勢不明顯了,也擔心國內人際關係複雜,就這麽耗著。

 

  我去過他們居住的地方,還屬於美國的底層,孩子每月還需要政府給點救濟,他們的目標應該就是進入中產行列。

 

  他們夫婦倆很努力,但下一代的未來其實已經注定,因為他們的未來是看得見的,其經濟境況決定了他們的孩子不可能接受美國的精英教育,這就意味著下一代已經輸了,但他們享受著來自中國老家的虛榮,老家都以他們在美國為傲,而他們回國展示的都是在美國光彩的部分,其實這和他們的真實生活反差很大。

 

  如果在國內,清華北大畢業的他們如此努力上進,會比在美國好的多,成就可能也會大得多,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培養的大量優秀人才被美國這個巨大的社會絞肉機吞噬了,非常可惜,我們應該有機製來盤活這批人才。 

 

  現在大家都在說中國各種不好,又把美國描繪的天堂似的,其實現實不是這樣。美國的階層固化非常嚴重,相對而言,國內的機會和上升渠道要暢通的多,盡管我們有很多問題,有很多不滿,但與美國相比,我們依然有不少好的地方,也有可能是因為出過國的更愛國吧,我現在的觀念有了很大變化。

 

  接受了美國文化和價值後,覺得做個普通公民就很好,那這個移民意義就不大了,對華人是個精神和思想上的挑戰,更是無盡的苦痛

 

  儒家文化鼓勵進取,有通過自己努力做人上人的基因,從來不認命,希望一代比一代強,而在美國華裔移民又很難成為“人上人”,所以會很痛苦。

 

  美國文化覺得當個清潔工也挺好,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但中國人會認為,我要在國內付出這麽多,一定能出人投地。美國的天花板你頂不破,亞裔能出頭的非常少,你會不甘心,尤其是第一、第二代移民,不甘心“泯與眾人”,中國人的基因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如果你想過一般人的生活,那你可以去,但我們骨子裏希望成人上人,這是黃種人的基因密碼。此外,我認為美國中產階級過得並不輕鬆,但因為他信奉上帝,內心平靜,能坦然接受並享受其中,我們要做到不容易。

 

  本文內容綜合自《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係列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