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了。
有人認為結婚生孩子很麻煩,也有人覺得無論是物質還是心理,自己都沒有做好準備。
其實,無論你什麽時候結婚,跟誰結婚,都要先明白這幾個道理:
01
比脫單更重要的是脫貧
那天刷朋友圈,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越是年輕沒存款的小姑娘,越是急著戀愛,著急結婚;
越是年紀稍長、小有成就的女人,越是渴望晚婚。
那些渴望晚婚的女人,不是不著急脫單,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銀行卡裏多存點積蓄。
她們大多都是拎得清的那一類人,明白結婚前可以風花雪月、胡吃海喝,一旦結婚了,麵對的是婚姻中的各種開支。
她們不想結婚後為自己添點化妝品,為孩子買點進口奶粉,都要征得老公的同意。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
女子回家看望父母,帶了一萬元發紅包,結果被老公一頓毒打,抓住妻子的頭發把她摔倒在地,拳打腳踢,鄰居勸了好半天才拉開。
了解後才知道,夫妻倆經營一家小超市,錢都是共同經營得來的。
丈夫認為妻子拿一萬元孝敬父母,太多了,夫妻二人意見不合。丈夫一氣之下,便動手打了妻子。
對於孝敬父母,1萬元其實不多,但就是因為這1萬元,妻子遭到了家暴。
脫貧重要嗎?很重要。
有了經濟基礎,你可以不用考慮下個月家庭的夥食費,可以不用考慮孩子的奶粉錢,更不用考慮對方是否同意,看到漂亮衣服想買就買,有想去的地方說去就去。
在這個社會,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內心強大比什麽都重要。
楊冪參加《金星秀》,金星問:“你想給自己爸媽買個房子,會和劉愷威商量嗎?”
楊冪說:“不會,因為我買得起呀。”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奢求有明星那樣的資產,但至少別因為結婚生子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要明白,錢帶來的安全感,會遠遠超過愛情。
02
比失戀更可怕的是失業
電影《閨蜜》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女主角希汶是一個快要結婚的傻白甜。
在她心裏,未婚夫就是她的全世界。
直到有一天希汶在和閨蜜聚會時,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夫和另一個女人摟摟抱抱。
從此她的世界崩塌了,她一蹶不振,每天頹喪在床上,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不吃不喝如同行屍走肉,任旁人怎麽逗她,她都像死了一般,沒有任何反應。
失戀固然可怕,但還有一件事比失戀更可怕。
有後台粉絲留言說,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失業了。
年輕的時候,她總以為失戀分手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心痛的事,可是直到失業她才明白,失戀算個屁啊。
很多公司招聘的大多都是28歲以下的女性,最好未婚未育。
自己33歲,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保不了要照顧孩子和老人,再加上二胎政策,所有的工作單位都怕她懷二胎休產假,所以每次都是麵試過程很滿意,結果卻不如人意。
她已經3個月沒有工作了,整天在家帶孩子。
因為少了一個人的收入,家庭的生活質量持續降低,還時不時要忍受丈夫和婆婆的白眼,那個時候她才明白:內心的孤獨和絕望、自我否定才是最可怕的。
現在,連我年僅19歲剛上大學的表妹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
如果你失業了,隻能買一瓶啤酒蹲在路邊嚎啕大哭;但如果你隻是失戀而沒有失業的話,那麽你就能去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下哭,去聖托裏尼的教堂裏哭,去土耳其坐著熱氣球哭。
所以,失業比失戀痛苦多了。
03
比結婚更簡單的是離婚
有人說結婚很簡單,兩個人手挽手拿著戶口本,去民政局免費領個證,就皆大歡喜。
但說實話,結婚遠遠沒有離婚簡單。
離婚可以說不愛就不愛了,說過不到一起就馬上找律師分割財產,但結婚想要遇到一個真正合適的人,太難了。
美劇《黑鏡》在第四季第4集中就講了一個關於尋找“合適伴侶”的故事。
科學家們研究出來一個智能係統,能幫你搞定戀愛婚姻大事。
隻需要你花一段時間,與不同的人談一段不同時長的戀愛,最終係統會自動幫你找到那個99.8%高匹配度的人。
聽起來很酷炫,省時省力,但機器不是人,沒有那麽多感情。
配備出來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即使匹配度99.8%的那個人,也不是最合適的那個TA。
遇到合適的一個人有多難?
考試四個選項都選不對正確答案,何況要在14億人口中找到對的人。
之前有篇文章《兩個人合不合適,就看這四點》:顏值要搭、門當戶對、三觀相同、性格合適。光是這四項, 就已經很難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就算你找到了這樣的人,對方未必會同樣覺得你是合適的人,在他們心中或許有著另外一套擇偶標準。
所以離婚比結婚簡單,離婚至少心裏是有目標的,我要分多少家產?我是否要撫養孩子?
答案都是具象的,而結婚時要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卻是抽象虛無不可捉摸的。
所以,千萬別著急,也別傻傻等那個完全合適自己的人憑空出現。
你要明白,合適的人,從來不是一開始就合適的,而是互相了解、互相磨合後,變成最合適的人。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要讓銀行卡裏多點存款;別總認為愛情大於天,要學會不停的增值,隨時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更別為了將就而戀愛。
你應該認真地結婚,然後瀟灑地活著,不為錢困擾,不為失業煩惱,更不為愛情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