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在美國當了18年醫生後,我看到了美國醫療真正\'厲害\'的地方

(2017-12-21 00:02:44) 下一個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係我們。編輯:荔枝。

我的美國兒科醫生朋友去中國訪問,時常看到患感冒兒童要接受抗菌素和吊液治療,他非常不理解。因為照教科書,感冒前期是病毒所致,主要對症治療,治咳嗽,流鼻水,發燒或頭痛。少數兒童進入感冒後期,合並有細菌感染有黃痰發燒才需要抗菌素治療,不能進食的兒童才需要吊液。

 

  

 

  在美國,醫藥是分開的。你買藥的時候,是去藥房買的,而藥房掛靠在一些商店下麵(如沃爾瑪,CVS, Walgreen)。所以,醫生給你多開藥對他一點好處沒有,吃錯藥了他倒是有責任,所以一般情況下來說,你不會吃到你不需要的藥。

 

  在美國醫生的教育中,至始至終強調兩條內容:凡事先求最簡單和最便宜。開最便宜的藥,開檢查單時要想到同等最便宜的檢查。用手給病人做身體檢查是最簡單最便宜,任何時候都要最先作。最簡單和最便宜先做,不行了再考慮用複雜的和最昂貴的。

 

  我有一個病人,乳腺結節,她當時在大陸,看病的時候,醫生建議她做手術。她那個時候打電話對我說。她很擔心,因為有朋友纖維瘤開刀之後又複發了。至今已經開了3次了。問我該怎麽辦。如果自己開刀會不會又複發。如果不開刀,又怕越來越嚴重,增加乳腺癌風險。

 

  我說乳腺結節沒有纖維瘤那麽嚴重。但是我建議她先去找找大陸有沒有賣台灣的拂朵疏胸霜,自己先按摩。結果她在淘寶買了,用了一個月那個結節就消失了,還好沒有開刀。

 

  之後她另一個纖維瘤的朋友用那個疏胸霜,堅持按摩了6個月,纖維瘤也漸漸消退了。當然我並不是說手術是不正確的。但是,手術的複發率,醫生應該最清楚了。。。。

 

  

 

  西方醫學的最高原則是no harm (不能因為治療而帶來附加的傷害)。所以,美國醫生會教你保健方法。

 

  比如你關節疼痛,醫生會讓你去鍛煉,你小葉增生,乳腺增生就會教你怎樣自己配合疏胸霜按摩,你牙齒不好,他教你如何用牙線,如何飯後漱口,有很多營養品直供診所的,醫生可以直接開給病人。

 

  總之,醫生總是優先選擇沒有傷害的方法。而不完全是吃藥解決,他希望在生活方式上讓你改變。這種醫患關係更全麵一些,他負責的是你健康,而醫藥不過是其中一個部分而已。所以醫療的英文有medical care, health care 說法,其中關愛保護 ,“care” 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的一個白人朋友在北京工作,他對我說,他經常被中國病人質疑:醫生,你為什麽不給我配藥?他說,我覺得你的情況不需要開藥。。。大陸的病人很多都覺得,醫生沒有給他們開藥,就是對他們的病不夠重視。這完全是誤區。

 

  對美國病人來說,同一個醫療問題你問西部加州的醫生,或問東部紐約的醫生,問城裏的醫生或鄉下的醫生,答案都完全一樣。

 

  在美國,病人沒必要為了自己的同一個病去看第二個同科醫生,付錢的醫療保險業會認為這是浪費。美國也沒有“專家門診”,因為主治醫師的水平是一樣的,青年老年的水平也一樣,(青年醫生的知識還會新一點兒。)沒有理由去看老醫生要多付錢。

 

  例如,美國媽媽帶孩子去看醫生。

 

  她先來到兒科醫生這兒,這個兒科醫生是兒科第一線醫生。兒科醫生診斷是一種肌(萎縮)無力症,然後轉診到神經科醫生。這是二線醫生,也叫專科醫生。神經科醫生也診斷是肌無力症。並告訴媽媽,這種肌無力的孩子的情形會越來越壞,13歲時要坐輪椅,20幾歲就會死亡。目前的醫學無法治療。

 

  媽媽不死心,會帶孩子去看第二個神經科醫生。第二個看完說第一個神經科醫生的診斷和處理完全正確,你不必再來我這兒。也不必再找其他醫生了。

 

  媽媽相信這兩個醫生的話。就回到第一個神經科醫生那兒。他回安排複診時間,13歲時送去輪椅,以後住院,直到死亡。

 

  

 

  對醫生誤診誤醫的處罰是美國醫生頭上的緊箍咒。醫生精英們深知自己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來之不易,都非常珍視自己的職業聲譽,兢兢業業、謹小慎微,要不然一旦出了事故,社會地位沒了,經濟收入沒了,前途也沒了。。。而且,醫生吃回扣在美國是違法行為,會被吊銷執照。

 

  也就是說,美國醫生的責任心很強。在美國,偶有醫療事故,基本上屬於技術事故,很少遇到責任事故。

 

  對誤診誤醫的定義是以下兩種情況必須同時存在:一是醫生采用了教科書以外的方法,或稱不尋常的方法;二是這個不尋常的方法產生了不良的後果。

 

  因為誤診誤醫的評判過程是一場官司,美國醫生唯恐避之不及,所以人人嚴守教科書規定,不越雷池一步。從另一方麵講,大家都照著一兩本教科書去做,去看病治病,其過程就會非常相似。

 

  當今世界上所有的重要的、變化中的醫學文獻都是用英文寫的。知識經濟時代,一個非英語國家的知識分子的英語能力是國力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和他們在一起不能說不能聽英文,這個世界大家庭就拿你當外人。我的一個病人從台灣回來,帶來台灣三軍總院的核磁共振報告是用英文寫的,不是像北京和上海那樣專門為病人翻譯的。

 

  在西方國家,如果一個新的醫療技術被認為是成熟的,從國家的角度上考量,它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

 

  1.培養了足夠的醫生能夠操作同一個技術以滿足全國病人的需要;

 

  2.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每一個需要這個技術幫助的病人都能獲得同等質量的這個幫助。

 

  如果一個先進醫療技術隻有一部分人用得起,(除非是器官移植,供體短缺隻能供一部分病人用),那麽從政府到全體人民都會一起怒吼起來。

 

  舉個例子,美國醫療保險公司為了節省照核磁共振的錢(一次檢查要1000到1500美元),設立了三道防線。第一,醫生要寫申請書,醫療保險公司想法挑毛病拒絕;第二,要病人先照一張X線,隻花80美元。如果X線能解決問題,就不用核磁共振;第三招最靈,如果臨床判斷頸腰肩膝不需要馬上開刀,醫療保險公司就要醫生先治療一個月,如不好再做核磁共振。

 

  因為大多數病人病並不重,經一兩個星期治療後就不來了,醫療保險公司就省了這筆核磁共振錢。過了幾年以後,美國醫療保險公司又把核磁共振的錢從1000美元降到500美元。

 

  

 

  我在美國做研究醫生18年。除了觀察美國的醫療係統外,還有機會和英、德、日、瑞典、印度、巴基斯坦、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台灣和香港的醫生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醫療情況。我還和孟加拉國和馬來西亞人談過。

 

  總的概念是:

 

  在美國,政府重點要管窮人的事。理論上說,在美國社會,無論你用什麽樣的醫療保險看病(窮還是富),病人接受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是相同的。

 

  總結一下,美國窮人的錢來自於:

 

  1.國家納稅人的錢

 

  2.直接服務的醫界和藥業

 

  3.民間捐款

 

  看病就醫是民生中除了吃住以外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並且,因為看病就醫涉及到親情,涉及到親人的生離死別,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當事人的情緒化,過度反應,從而帶動社會騷亂。生活在美國多年,對美國美國醫療係統很是欣賞。實際上,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極為複雜的社會問題,所以我也隻能談談自己的感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5)
評論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找醫生處理大事,一定要象網上購物一樣,看review。
好醫生跟差醫生很有不同,除非你習慣於撞大運。
海鷗在飛 回複 悄悄話 這文章太不靠譜了、 這人是醫生? 我想是medical research!
隻要住美國18年、 都不會對美國的醫療係統作出這種外國月亮比中國的圓的說法、 美國的醫療不僅會好好的教訓一下土豪、 還會輕輕鬆鬆讓你破產。過度醫療在美國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姚明的玻璃腳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劉翔被那個醫生治療後、 再也沒有飛起來、 而姚明同隊的另一球星、 傷病多次、沒有手術、至今還在賽場上、 已近40歲了。
乳腺癌、前列腺癌的誤診率奇高、有時讓你覺得、他們就是為了掙化療的錢、 一次化療$25000、
什麽哈佛畢業的醫生、 有時治療方案真的不敢讓人恭維。 找不到診斷的理由就是遺傳疾病。
6個月之內、 可以讓一腎功正常人變成腎衰、再給你洗腎、 換腎。一不完全腸梗阻的病人切了兩次腸道、作第三次之前、病人問如果我的腸子切沒了怎麽辦? 醫生回答:死了唄。這是真實發生在我的病人身上的事。
美國醫療失誤是第三大致死原因,僅次於心髒病和癌症。美國每年有25萬多人死於醫療失誤。
有些人認為、 我有保險、 commercial insurance or medicaid, 看病不花錢。這種便宜真的不要沾最好、 生命比沾便宜更重要。
portfolio 回複 悄悄話 2nd opinion ?

認識一個老中,在四年內見過約二十位美國醫生後,症狀絲毫不減。我幫他尋找原因後,非藥物治療五天見顯效。至今,已大半年症狀全消。
Tiger666 回複 悄悄話 還是沒有看清美國醫療體係和醫生的本質!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窮人不能做能夠摟錢的任何職業,比如醫生,比如律師,比如美國總統。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不是美國醫生與中國醫生的區別。而是醫生本人,對自然生命和治療途徑的認知的區別,治療方法也不同。 在美國,中國城的華人醫生跟白,印,醫生也有區別。一句話;窮人不能做醫生。
Diana-Sun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乳腺結節,舒胸霜,我就能確定這一定是個假冒的美國醫生。騙騙外行還行。

台灣 舒胸霜 淘寶 哈哈,沒人看出隻是軟廣告嗎?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哪裏找來的雞湯文?誤人子弟。
老瞎話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生隻認錢,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jianchi9090 回複 悄悄話 那個什麽幾個月後壹千5的變5百,樓主真的知道保險公司的運作嗎?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不是用中文寫給不懂美國醫療係統問題的國人看的文章呀?美國的醫療製度那麽優秀,為什麽美國的醫療費用是發達國家裏最高的,金錢的效率卻是最低的?
elfie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生良心是好的,醫德也不錯。醫療係統的障礙在定價上,醫生醫院和保險公司互相扯皮,故意抬高價格,討價還價,病人夾在其中受害。很多人因為保險公司和醫生議價不成而被送到討債公司,很多人因為無法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而破產。總之病是會給你看,收錢的時候要你自己小心,不要被醫生和保險公司開的賬單嚇倒。該討價的時候要窮追不舍。
白水之魚 回複 悄悄話 能否提供一下文章來源?謝謝
swj2000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療失誤是第三大致死原因,僅次於心髒病和癌症。美國每年有25萬多人死於醫療失誤。

Medical errors rank behind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a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the U.S., Johns Hopkins researchers say. ...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prior research, the Johns Hopkins study estimates that more than 250,000 Americans die each year from medical errors. May 3, 2016
風清fq 回複 悄悄話 臨床醫生在醫學院做科研是以教授的頭銜: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or professor. 在非醫學領域做研究可以是visiting scientist. 外國學者來美國醫院、醫學院參加科研,可稱為visiting scholar 或任何其它稱謂,但是,沒有執照是不允許直接接觸病人的。偶爾特殊情況下申請到臨時院內行醫執照,也必須在主任醫supervisor 的指導下行事,充其量不過半年一年吧了。即便外國醫生憑借H1 簽證在美受訓當住院醫師也最多是4、5年至6、7年時間,他們的職稱是“住陔醫生”。18年的“l研究醫生”實在無法想象究竟是屬於哪個catergory. 假如博主的本意是想讚美美國醫療技術在大多數情況下較中國有更高的先進性,那我完全同意。但應該很清楚地意識到,醫生是人不是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會犯錯,不僅僅是經驗、判斷、技術層麵上的,而且是責任層麵上的。
drzero 回複 悄悄話 to GuoLuke2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a little bi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hildren's asthma. clinical diagnosis of asthma is not strict. it depends on symptoms, signs and duration of symptoms, plus some breathing tests. diagnosis in children is mor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ir age, cooperation, limitation of instruments, technicians' skills, etc.. among physicians, each person has his own standard, though he is aware of the national criteria. it simply is too difficult in children. so, one physician said he/she had asthma. the other one certainly can denied it. as long as the medicines prescribed helped your child, the diagnosis is correct. in this case, we call it "diagnosed by response". it is very common.

chinese are afraid of asthma. whenever the term is mentioned, most parents jumped up and denied the diagnosis. nowdays, asthma is among children's top respiratory system illness. to most of them, it is mild, limited and disappears at/around the year of starting school. nothing to worry too much, at all
Medflorida 回複 悄悄話 “研究醫生”或許是指physician scientist,一邊做臨床,一邊做科研。
drzero 回複 悄悄話 agree with your comments. american doctors, for most times, under most circumstances, do follow protocols. physicians do employ some special treatments out of the recommended protocols. in case of legal action, physicians win or not depending not only whatever they did, also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special treatment was used. it does not mean it is always physicians fault.

people complain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here, most people, mistakenly, blame hospital's charge to physicians' income. it is not true, absolutely not true. hospital produce hospital bill, labs have their separate bills, x ray has x ray charge. the same the physicians'.

so, please do not blame physicians' services. on the other hand, do not expect physicians here in american charge $15rmb for the services provided. most physicians work hard, diligently, good or bad. i can guarantee you not many physicians want to hurt their patients.
風清fq 回複 悄悄話 老留學生們來美國那麽多年,行醫十八年的大有人在,這倒沒什麽奇怪。而博主的見解倒令人生疑,諸如“在美國,病人沒必要為了自己的同一個病去看第二個同科醫生,付錢的醫療保險業會認為這是浪費。美國也沒有“專家門診”,因為主治醫師的水平是一樣的,青年老年的水平也一樣。” 本人還以為博主在為什麽人作廣告,細讀全文,才發現博主是"做研究醫生18年”。不清楚何為“研究醫生”,美國醫療係統沒這級別,假如是臨床研究者,那與臨床醫生相差萬裏,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給岀如此外行、不合實際的結論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如此不負責任的小文會誤導不少文學城的同胞喔。
北京遇上波特蘭 回複 悄悄話 醫療設備一流,醫療經驗太少
hg2007 回複 悄悄話 好家夥。真的假的。在美國從醫18年?!美國整個醫療保險體係的本質是要盈利地!!!這和英國,加拿大和歐洲國家的全民醫療保健製度有本質的不同!!!
GuoLuke2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生也是良莠不齊,尤其是兒科醫生。我有個兒科醫生非要說我兒子有哮喘,又找了一個醫生,說根本不是。
xiaobawang99 回複 悄悄話 我碰到一個美國頂級醫院的頂級醫生不咋的,他漏查了一個項目,於是就“誤診”了,用藥什麽的都不對症。三個月以後,偶然查了這個項目,發現了問題,他首先想到的是極力掩蓋之前的“誤診”,維護自己,堅持自己沒錯,不管病人的病痛。由於他沒有觸犯LZ文中提到的二個誤診誤醫的條件,所以就跟沒事人一樣的。
J_man 回複 悄悄話 想聽聽樓主關於那個感冒拖成心肌炎的故事的評價,從醫生的角度談談心肌炎也好。不然有感覺樓主是當了17年護士。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看病太麻煩,收費太高,當然服務也是很好。
warara 回複 悄悄話 所以國內的名人郎平呀章子怡呀都跑到美國來做手術生孩子
tony933 回複 悄悄話 Very well said! Thanks for the info!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療水平是世界一流,醫療費用也是。當然主要問題不是在醫生身上,而是醫療體係上。
HUDIEMI 回複 悄悄話 好像都說美國醫生個個心狠手辣,進個醫院五千一萬是毛毛雨,你吹的美國醫生個個都像白求恩,哪個才是事實?
ZHUOYAO 回複 悄悄話 很年輕,留下倆孩子,來自上海。
ZHUOYAO 回複 悄悄話 在美國因為感冒或發燒不及時用藥拖成其他重病的不少,年初就一個被拖成心肌炎突然去世
greekepic 回複 悄悄話 許多芝麻大的常見病,看一次美國醫生,收的費也嚇死人。美國醫藥費奇高,是任何醫改都解決不了的死結。
小小蝸牛屋 回複 悄悄話 理論上你說的都沒錯 但實際生活中 好的醫生都不受Medicaid 的病人 醫生經常根據病人的保險來製定治療方案的。
不開竅 回複 悄悄話 2nd opinion, 2nd opinion, 2nd opinion, 有病切記看第二個醫生,把誤診的幾率降低。
山地 回複 悄悄話 “在美國醫生的教育中,至始至終強調兩條內容:凡事先求最簡單和最便宜。開最便宜的藥,開檢查單時要想到同等最便宜的檢查。”是事實,但是他不說的是:收最高的費。絕對可以嚇死中國土豪。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