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中式教育不如美式教育,關於中美教育不同的觀點也已經林林總總出現了很多,然而,我們到底欠缺了美國教育裏的什麽東西呢?是觀念不夠完善?還是條件不夠先進?
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麵前人人平等
對於平民教育,我首先想糾正大家包括我自己以前的一個錯誤認識,我們以前認為平民教育就是社會底層百姓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學校。其實不是這樣,今天我向大家匯報的平民教育有兩個定義。
第一個定義是指平常百姓,特別是社會底層家庭的子女都可以享受的教育,這是從教育政策角度來定義的。
第二,教育人做一個尋常的人,也就是:讀平民的書、說平民的話,長大做一個遵紀守法、勤勞、誠實、有愛心、不走捷徑、有正義感的合格公民,這是從教育哲學、價值觀的角度出發的。以前我們往往是從第一個角度來說的,而從第二個角度來說的很少。
平民教育的三個最基本理念
開世界現代教育先河的國家,總的來說應該是美國。我覺得從美國教育消費者的角度,美國教育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平民教育。
美國教育有三個基本理念:
第一,一個國家可以沒有曆史,也可以沒有文化,但不能沒有有效的教育。這是美國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們一些人總覺得美國這個國家沒有多長的曆史,但是各位知道美國教育部成立於哪一年呢?成立於1867年。我剛去美國留學時,和國內很多憤青一樣,覺得自己來自五千年文明之邦,覺得美國人都是土暴發戶。我去的斯坦福大學,也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卻是1888年開始準備創辦的,而中國最老的三所大學是光緒皇帝頒旨成立的,在1896年。美國抓有效的教育,抓得早、抓得實在。
第二,智力有時是天生的,但優秀是教出來的。
第三,不論出身,每一個6-16歲的少兒都必須受到有效的教育,這是無條件的。否則對國家與政府來說,就有可能多一個不合格的公民,多一個社會問題,從而削減了國家整體實力。不能說農民工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受到不好的教育,這樣對一個國家來講是成問題的。教育在西方一些國家,又稱為“人生重新洗牌的過程”,人生之所以能夠重新洗牌,就是說教育麵前人人平等,所以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麵前人人平等。
美國這三個基本教育理念都充分透露出平民教育的理念,都充分透露出他們治國的務實、平和,和對人性、對國家、對公民的尊重。
美國教育還有一張隱性文憑
美國教育發給學生的是兩張文憑。第一張是顯性文憑,即一般意義上的文憑,大家容易理解。隱性文憑則是我本人的一個重大發現。
美國孩子讀完書之後,擺在身上還有一張隱性文憑,這就是具有平民意識的公民文憑,即我剛才說的做一個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謙卑公民。這種價值觀的形成,是由家庭、社會、學校的互動來完成的。
我覺得美國這張隱性文憑是質量比較高的,這張隱性文憑將伴隨一個人走過一生。一個國家給公民一張什麽樣的隱性文憑,或者不給隱性文憑,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與平民教育相對的是精英教育,美國人認為,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並不矛盾,平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礎,沒有平民教育的精英教育是不存在的。隻要平民教育做好了,精英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隻抓精英教育而忽視平民教育的教育隻有慘敗的結局。精英多數情況下是很難被人們提早發現或選擇定位的,精英也是很難從小就被指定並通過人為主觀擬定培養方案就能培養的。真正偉大的天才不是一般的平庸教授可以發現的,愛因斯坦就申請過兩次博士學位。一個國家要把教育辦好,就把平民教育做好了,沒有平民教育的精英教育都是胡說八道。
一個國家不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愛因斯坦,更不能都用培養愛因斯坦的方法來培養所有的學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夠使一個學生將來能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在美國教育界的解釋:
1、把一個隻適合做木匠的人培養成博士和把一個隻適合讀博士的人培養成木匠都是教育的失誤。把隻適合於做木匠的人培養成木匠和隻適合於讀博士搞理論的人培養成博士,這樣的教育才叫成功。
2、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家長是美國教育的重要部分,學校裏的老師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從一年級起,老師就和家長開始溝通、交流,使得家長到了孩子高中畢業時基本上能夠知道孩子未來適合於做什麽。
3、地位的平等,絕不可能認為教授比一個優秀的工匠地位高。在美國一個木匠的收入跟一個正教授的收入應該說是一樣的,現在美國一個木匠一天的收入大概是200到400美元。
4、客觀對待輟學,認同最優秀孩子是不會去讀碩士或博士的價值觀,這樣會給孩子,特別是那些能在曆史上留下痕跡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他們認為絕頂聰明的孩子,在平民教育階段完成之後,有時候通過輟學來變成精英。比如說比爾•蓋茨、戴爾等等,尤其是商界的人士。在美國人的眼裏,隻有二流學生是去讀博士的,一流學生不會讀完書的。客觀對待輟學就是一個平民教育的觀念。
在美國,學曆並非越高越好。在一個法治的市場經濟社會,政治家、商人的地位肯定是很高的,他們不需要高學曆。在美國,如果市長、州長的名片上印有一個博士學位,會被別人視為怪物。這是我切身的體會。在美國人看來,市長更多應該是體驗民情,應該20多歲到社區服務、社區演講,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讀完博士應該去做研究。我們中國人往往把學位當做是一個提高地位的表現。我的一位同學,在美國某製藥公司研發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向我抱怨說,他很想回國,可如果回去,因為沒有博士學位,可能三本的學校都不會要他。
讓孩子讀書的目的
孩子從六七歲開始上學,那時的孩子對自己的命運是不具備完全主宰的能力。特別是6-12歲的孩子,基本上隻是家長想讓他讀什麽就讀什麽。中國經常出現手指非常短的孩子在星期天去學鋼琴,我經常對我的表姐說,你的孩子手指這麽短,為什麽讓他去學鋼琴?為什麽就不能用這樣的手指去社區做服務呢?
將來盡量少花力氣多掙錢或當大官,是很多中國人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基本出發點。而美國人讀書的目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有為興趣而讀書,有為工作而讀書等等。
美國人是從靈魂深處認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價值觀,並認真傳承這種價值觀的。美國人讀書的功利性不強。比如有一個精神病患者,拿著一千美元到街上去送人,十個美國人有八個是不敢要的。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平民教育告訴他們,沒有理由接受這個錢,他就會問你這個錢是怎麽來的、為什麽要送給我?這樣有效的教育使每一個公民都具有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我沒有付出勞動,怎麽能夠拿你的錢呢?中國的教育,這方麵要補的課程太多了,遠離現代教育有很大的距離。
許多中國家長經常說“再窮不能窮孩子”,其實原話不是這樣的,原話是“對國家來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對家庭來說再富也要窮孩子”,也就是說,國家再窮教育預算也應該是最高的,家庭再富裕,也絕對不能讓孩子揮霍。在美國是看不到富豪的孩子開跑車的。隻有對孩子非常節儉,他才能夠去受平民教育,否則後代就一代一代退化,最後變成了紈絝子弟。比爾•蓋茨把財產全部捐出來,一方麵是品德的高尚,還有一個方麵是比爾•蓋茨受到平民教育文化的熏陶,有一張良好的隱性文憑,他認為必須這麽做。
遵守公共秩序依靠平民教育
美國的教育教給孩子的基本原則是,無論任何理由都不可以侵害他人的利益與權利,由於教育的有效,優良的價值觀不斷重複,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似的對公共秩序的遵守。
我舉一個我親眼看到的例子。我女兒在美國就讀的學校,校長是一個50多歲的老奶奶,有一天突然接到通知,讓我們家長把車子開到學校一英裏之外的地方待命,學校發生了重大危機。我到了學校,看到學校上空有六架直升機,校長拿著一個大話筒站在學校的樓頂上,說劫持人質發生在附近另外一個學校,槍聲也來自那裏,希望同學們不要驚慌。
這位校長站在最不安全的地方,拿著話筒講話,這就是一個示範,讓孩子們都知道有秩序地去做某件事。有學者說中國是緊缺經濟,所以中國的公共汽車才這麽擠,不擠就上不去。他說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平民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從潛意識裏去遵守秩序,最後從公眾的角度來講是最大的獲益。比如美國9•11恐怖襲擊發生時,世貿中心大樓內的樓梯自動分成三條道,一條殘疾人道,一條正常人道,一條是消防員往上走的道,於是才有4000多人順利的撤退。如果像某些學者說的資源緊缺,這條道是最緊缺的,大家都去擠,我估計800人也擠不出來。遵守秩序成為一種習慣,整個民族的素質就提高了一步,這都是靠教育來完成的,而且是靠平民教育來完成的。
美國教育過程中不能碰的高壓線
在美國,所有中小學是不能開除學籍的,但大學是可以開除學籍的。在大學裏,隻要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你撒了三次謊,肯定就被開除,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即便是布什總統幫你出麵,也解決不了問題,可見誠實在美國教育中的重要性。
公平、公正的觀念也是美國教育必須確立的觀念。如果我講話語氣裏流露出一點點對某個國家學生的歧視,我的女兒就會指責我。她的潛意識當中,這種平等、公平意識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平民教育,要求所有人都平等,對於民主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孩子從小就知道隱私的重要性。現在美國百分之百的學校不會公布成績,所以在美國,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也能夠昂頭挺胸,因為別人不知道他的成績是多少。克林頓成績總是60多分,他可以在講堂裏演講,如果在我們這裏,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美國學校,有一個不需要寫進校訓的校訓——“人生六誡”,這是我這個平庸人的第二個發現。這些都是美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的高壓線。這些都和美國的基督教文化有聯係:
一誡,不許把人作為偶像崇拜;
二誡,不許隨意發誓起賭咒;
三誡,不許貪戀別人的財物;
四誡,不許懶惰不孝不感恩;
五誡,不許偷盜奸淫謀殺人;
六誡,不許撒謊害人作假證。
幾個美國教育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女兒找到我,說要跟我商量一個重大的事情,說準備花一美元參加俱樂部,我問是什麽俱樂部呢?她回答說是“幫助俱樂部”。俱樂部的總經理是三年級的學生,總共有30人參加,專門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我開始也沒有太在意,過了幾個月,有一天我翻《洛杉磯時報》,發現了一則報道,就是報道他們的幫助俱樂部的。我女兒說,幫助俱樂部總經理和報社簽了合同,他們提供的報道,稿費比其他報道貴三倍。他們就是通過這些方式賺錢,去幫助盲人看橄欖球賽、給社區窮人家的小朋友發巧克力等等。最後還盈利了1000多美元。幫助俱樂部裏有富家子弟,也有官員的孩子。他們都是在一個平台上接受平民教育的理念,做一些大人看起來似乎沒有意義,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卻極有利的事情。
第二個故事是“美國新生上哈佛”。我的一個同事的孩子,考上哈佛大學,家裏準備慶賀,他父親說請同事吃一頓飯吧。我們表示祝賀之後,就問孩子什麽時候去哈佛,他回答說大概提前一個月,準備騎自行車去,從洛杉磯騎自行車到新澤西州。這一頓飯後,孩子就上路了,過了一個多月,他父親就把孩子一路去上學的照片拿給我們看。他一路上騎著自行車,或是搭便車,在沿途的飯館打工,並做社會調查,比如客人數量、客人消費狀況,到了學校就把厚厚一本資料交給學校。出發前,孩子的父親給了他300美元,結果他到學校之後,還了這300美元,還賺到了錢。美國人的教育充滿危機意識,如果不往前走,可能就會退步。
絕對運動 is right. Money talks.
其他的都是雞湯,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