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在美國“淘寶”讓我見識了美國人如何做慈善!

(2016-06-26 18:53:13) 下一個

一個從職業女性變身為家庭主婦,愛自然、愛美食、愛旅遊,享受中美不同文化碰撞樂趣的新移民。

和大多數女人一樣,我生活中有一大樂趣就是shopping。除了逛各種商場外,還喜歡網上購物,但最愛的還是和三、兩好友去各種小店甚至地攤淘些小東小西的,還美其名曰“淘寶”。

來了美國後,發現這裏的“淘寶”空間更大,我這“淘寶”的嗜好算是有用武之地了。要買正兒八經的東西,可以去Mall(購物中心)和Outlets(奧特萊斯)。同樣的東西,價格比國內各大商場的便宜很多,還不用擔心買到假貨。買後悔了,在規定時間內退貨就是。用不著低聲下氣,連退貨理由都無需說明。

想買家用的或自用的小玩意,有像Dallar Tree這樣的一元店,教堂辦的商店、Solvation Army和Good Will這一類的Thift Stores(節儉店,國內叫二手店),此外每個鎮的Downtown還有一些私家店鋪、還有多得數都數不清的Yard Sale(庭院售賣),也叫Garden Sale(單詞不同,意思一樣)。當然,這是後話。初來乍到時,因為不熟悉當地情況,也沒有本地朋友,基本不去逛小店,主要是擔心自己不懂行情、英語又不夠流利,還不來價。起初買東西隻知道去Mall和Outlets裏麵那些大店,連買個發夾都是去的梅西百貨。現在想來好心疼,感覺花了不少冤枉錢。


我重新找到“淘寶”的感覺,還得感謝我的鄰居。很幸運,我有個好鄰居。通過她,又認識了她的一些朋友和親戚等。很快的在本地我也有了自己小小的朋友圈了。這樣又有伴到處“淘寶”了。於是我又跟著我的新朋友們開始在美國“淘寶”了,而且淘得不亦樂乎。除了到處去“淘寶”外,我還親自實踐了一把,在自家院子裏舉辦了一次Yard Sale,賣出了不少東西,把原先堆得亂亂的一樓(空置房)清理得幹淨整潔了。





自從我開始在美國“淘寶”,屋子裏、院子裏的諸如裝飾品、廚房用具、花園工具、各種節日裝飾品等等的采買權就被我奪過來了,還真省下了不少錢。之前,家裏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是先生在各家商場買的。我淘得最多的就是花樣繁多的decoration(裝飾品)。

最近我又淘到寶了--用5美金淘到了一幅絲質和繡工上好的真絲蜀繡“大熊貓”圖,興奮得一晚都沒睡著。





美國大大小小的節日很多,美國人又非常重視各種節日,每個節日都得有相對應的漂亮裝飾,五彩紛呈、風格各異。雖然這些裝飾品都可以重複使用,但是大家每年都還是要更換或添置一些新花樣。如此下來,每家每戶都積累了很多的節日裝飾品。

於是從每年春天開始,到處都開始 yard sale了。人們把各種節日裝飾品、家具、體育器材、衣服、鞋帽、家居用品、工具、書籍、影碟等,還有各種各樣或多餘的、或用不上的、或需要更換的各類用品都擺在自家院子裏出售,價格十分便宜。特別是一些有小孩子的家庭,孩子長得快,很多物品還很新,但已經用不了啦。經常會有人家到快結束時就豎起一塊牌子,寫著“Take it free”(免費拿走)或者僅寫一個大大的“Free”(免費)。

朋友5歲多的兒子剛來時就拿到過一輛質量很棒八成新的兒童自行車。一年後他們要回國了,又把這輛漂亮的兒童自行車free給了另一個孩子。這樣物盡其用、良性循環的方式真是太棒了!我太喜愛yard sale了,既為自家省了銀子,還節約了資源,為環保盡了份力,又幫到了有需要的人,一舉三得。





除了私人家的yard sale以外,還有各教堂舉辦的具慈善性質的yard sale,規模有大有小。出售的物品很豐富,質量也比較好,價格比二手店更便宜。所有出售的物品都是教徒們奉獻的。除去二手物品,還有一部分全新的,這些也都是教徒們義務手工製作的。比如:首飾、裝飾品、手工縫紉、鉤織或編織的薄被子、枕套、靠墊、線毯、小地毯、木雕製品,等等。銷售收入歸教堂,用於各種慈善活動。


有些教堂還辦有小商店,和其它店鋪一樣正常營業。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二手商品。店鋪的麵積比較小,商品種類較全,但數量不多。價格也比其它二手店便宜,每周還有特價日。

創建於1902年的Good Will也是由民間非盈利組織辦的連鎖店。在同類型的店鋪裏,這是規模最大的一家。除了食品外(所有同類型的Thrift stores都不賣食品),大到家具、家電,小到針頭線腦,一應俱全。出售的物品都是由愛心人士無償捐助的。任何人都可以捐贈,我鄰居和周圍的朋友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捐獻。我本人也去捐過好幾次。所捐獻物品必須是可用的。店裏有專人負責檢查、消毒、清潔和整理。

Solvation Army(救世軍)是一個創建於1865年的基督教國際慈善組織,他們開辦的商店就用該組織的名字。Solvation Army (store 店)也是連鎖店,規模僅次於Good Will,經營模式相同。

所有慈善組織和教堂辦的商店都有以下共同點:

一、雇員都是來自低收入家庭或者本人為殘障人士;

二、銷售商品均為愛心人士無償捐獻;

三、商品價格非常便宜。在此基礎上每周還打特價;

四、如果對商品不滿意,和其它商店一樣,可以無理由退貨!
五、買任何東西都可以刷卡,和其他商店和超市一樣(這點不同於隻用現金交易的Yard Sale);

六、營業收入除支付員工工資外,其餘統一歸入慈善基金。

開始我很不理解:既然東西賣得這麽便宜是為了幫助低收入人群,那為什麽不直接捐給他們,還要他們花錢買呢?經過多方討教,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良苦用心:這麽做是為了“尊重”!為了維護低收入人群的尊嚴。因為他們和所有人一樣都是理直氣壯、坦坦蕩蕩的消費者,不是接受別人“施舍”和“救濟”的“乞討者”和“被救濟者”。這一點深深的震撼了我,讓我明白了什麽是真正的“尊重”,明白了什麽叫“以人為本”。

雖然這些慈善組織和教堂辦這些Thrift stores的目的是幫助低收入人群,但並不限製其他顧客購買。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店裏的顧客,隻要你願意。大把家庭主婦在店裏挑挑揀揀、大學教授在店裏選購唱片、年輕漂亮的姑娘在試穿裙子、帥小夥子在選購帽子、小孩子翻看童話書、挑選玩具,這樣的場景和我們平時逛Mall和大超市一樣平常,大家都安安靜靜、神情自若的。

我鄰居家是很標準的中產偏上階層,先生退休前是校級軍官,她自己退休前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他們家還在某旅遊區域開有旅館。但她卻經常帶著我去逛這些店和yard sale。有一次我特意問她為什麽這麽節省?她說:有很多東西根本不需要買新的,省下的錢可以去旅遊、可以多照顧照顧哪些生活在問題家庭的孩子。有些物品循環利用,還可以減少垃圾,保護環境。另一位鄰居的大學教授朋友也喜歡和我們一起逛Good Will買書、買碟片。

通過和美國朋友一起“淘寶”.她們那種務實、坦誠、不虛榮的生活態度,讓我十分敬佩,也讓我受益匪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藏龍臥虎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