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華裔導演講述華人生活百態

(2016-03-30 00:23:20) 下一個

鏡頭可以記錄生活,也能表達情懷。越來越多的華裔導演選擇用鏡頭表達觀點,吐訴心聲,影像已經成為華裔導演記錄華人生活百態的載體。

  近日,華裔導演蕾妮·榮(如圖)執導的戲劇《金門》喚醒了華人對老一代華工移民的記憶。美國教科書常常對華工移民開礦與修路的曆史一筆帶過,大多數人隻記住了老一代移民的離鄉背井,卻忽略了華人先輩的貢獻與背後的故事。
  蕾妮·榮一路從內華達山到舊金山灣對老一代華工移民逐一采訪,“隻為了解那個時代的點點滴滴,向過去致敬”。麵對困難,“華人先輩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們需要麵對什麽,我們需要克服什麽,弄清這些問題很重要”,《金門》中最年長的84歲華人演員福特·李說明了這部戲劇的初衷。講述華工真人真事,了解華人的曆史貢獻,是為了更清楚地認識自己。
  而在英國,華裔導演張曉聞通過紀錄片《鄉綢》揭示了“中生代”移民對傳統技藝的堅守與迷惘。張曉聞記錄了洛杉磯真絲麵料老板王先生的家族奮鬥史:父輩是二戰華人士兵,從做底層勞工起家,最終成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真絲供應商。麵對工業時代的批量生產,王先生堅守中國傳統絲綢技藝,卻在商業浪潮中勉強維持生計,與時代潮流格格不入。“他的家庭有著第一代移民所經曆的種種奮鬥,能夠引起海外華人的一些共鳴”,“像王先生這樣執著於經營小型手工藝品的獨立商店,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希望觀眾可以通過這部電影對我們生活、消費的模式提出一種反思”, 張曉聞解釋到。
  而阿根廷新銳華裔導演許煌則將目光聚焦於新生代年輕移民的精神世界。作為阿根廷首部由華人導演和主演的電影,《仿冒世界》承載了盛名和關注度。許煌不滿足於講述華人的遭遇,而是以三個移民家庭為主線,刻畫了年輕一代新移民孤獨、混沌的心理狀態。出生於單親華裔家庭的許煌,曾因為膚色與東方麵孔而被嘲笑,他用鏡頭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曆及移民的遭遇,深度揭示了新生代移民身份認同困境。“當時覺得我這張東方臉孔就像‘怪物’一樣,後來隨著我長大,發現這不隻是我個人的問題”,許煌回憶過去說道,“我希望透過影片激發觀眾的共鳴,因為情感是不分國籍的。”
  無論是記錄老一代移民奔赴海外的貢獻,還是講述中生代移民在堅守傳統與變革中的徘徊猶豫,抑或是反映新生代移民的身份認同困惑,我們都可以發現,更多的華裔導演扛起鏡頭去挖掘同胞的閃光點。曆史的浪潮中,每一個個體都是微不足道的,恰恰是這些立足華人群體的華裔導演,讓每一個渺小的華人透過鏡頭熠熠生輝,讓海外更加理解華裔群體。(趙家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zhige 回複 悄悄話 看不到圖片。還想知道這些紀錄片的英文名字,特別是《鄉綢》。謝謝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