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變味的聲援 洛杉磯華人集會出現分裂(圖)

(2016-02-22 07:22:31) 下一個

為聲援梁彼得,美國多個城市的華人於2月20日舉行集會,要求他得到法律公正的對待。但在集會的現場,因為就抗議的行為方式和口號出現重大分歧,洛杉磯的華人集會出現了分裂。

 

 

  美國華人集會聲援梁彼得

  鳳凰網的一篇文章談到,在集會現場,實際參與抗議的群體,對梁彼得案的了解也非常有限。而一種虛構的白人警察殺黑人“特權”,華裔成為替罪羊的說法,成為點燃抗議者熱情的助推劑。但這種助推劑的創造者,並沒能為他自己的言論提供足夠的事實證據。

  洛杉磯市政廳高高的台階上,“華裔平等權益協會”的江先生,向現場執勤的2名華裔警察出示了遊行示威許可,開始帶領大家排成數列,喊出第一聲口號:“JUSTICE FOR ALL”。他們穿著白色的協會的體恤,低調地拒絕了社交網站上呼籲的紅色。

  距“華裔平等權益協會”抗議現場數百米之外的市政廳中心公園臨W1ST街邊,一個網名叫天天,自稱民間個人組織的人,也開始帶領自己的群體抗議,他們的廣告牌上寫著:”ACCIDENT NOT CRIME,而背麵則是漢字“替罪羔羊”。核心的團隊中的很多人穿著紅色的外衣,站在馬路邊高喊口號。

  網友“天天”組織的街邊抗議團隊沒有申請示威許可,但執勤的警察似乎很寬容。隻是多次提醒要求他們不要站上車來車往的馬路。警察說,那非常危險。但警告似乎並不總是有效,警察也保持著克製。

  現場演講的人士稱,全體華人必須團結起來,維護梁警官的權益,也就是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在海外華人社區,團結從來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嚴格地說,這是一場現場即呈現出分裂狀態的同主題抗議。

  跟隨平權協會的華人,大多是已經安居美國多年的人。跟隨“天天”的,則能看見眾多留學生和新華人的身影。兩方的組織者各自表達,拒絕合流。一些抗議者試圖在現場進行說合,讓兩邊的組織者合二為一,但沒能成功。

  “我們不想任何沒有法定手續的集會,同時也我不想任何一個團體組織,影響到我們華裔的形象。我們隻2天就拿到了所有關於遊行的許可。我們發出的聲音是公平和平等,所以號召華人聯合起來,發出自己的聲音。”平權協會的組織者江先生說。

  他表達了自己和天天的分歧的主要原因,首先,他反對另一個組織者“天天”要求的大家穿紅色的衣服。江先生認為,紅色衣服代表鮮血,在這個悲劇中,有一個人死去了,你穿紅色的衣服,會讓受害者家庭二度受傷。我們愛祖國,但是,我們不希望被某一個團體或者個人把大家都綁在這個紅色的衣服上去。所以,這個東西,我們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入鄉隨俗,才能圖存。你穿紅色,造成別人反感,造成種族對立,就不好了。

  但另一邊的抗議組織者天天認為,盡管沒有統一進行,但他們沒有分歧。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這個叫“天天”的人,也是多起涉華事件抗議活動的組織者。在去年的中國國慶節,他曾被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邀請去吃餃子。但天天否認了自己組織這次活動有別的背景。他稱自己隻是個人組織,也不是什麽僑領。他認為,梁彼得就是遭遇了不公,比如,白人誤殺了黑人就無罪,而梁彼得就有罪。

  獨立記者Joan認為,無論是什麽樣的組織和勢力介入表達,都不需要驚訝甚至不安。這是一個可以聽到任何聲音的社會。這裏不但有《紐約時報》和Google,也能看到來自中國的《人民日報》,這就是美國。前提是他們沒有觸碰法律的底線。

  在華文論壇上,華人聲援梁彼得似乎是一個大新聞,但這和本次的洛杉磯市中心抗議的現場似乎有著很大的距離。在這個隨時都可以用抗議的方式表達訴求的城市,300來人的示威,即便是對一街之隔的遛狗者,也掀不起一絲漣漪。即便是距華人區隻有20公裏,即便是這場被組織者已經在各大社交網站呼籲了多日。盡管在大洛杉磯地區居住著超過50萬的華人。

  即便是在抗議現場,要弄清楚抗議者的真實訴求,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人現場詢問多位抗議者,梁彼得案究竟發生了什麽?而我們得到的答複基本隻是“他意外造成了人死亡而被判刑15年”。讓一些抗議者說明白究竟是否是真的已經被判刑,也非事易。但抗議者口中的事實,和實際的情況也有著相當的距離。迄今為止,梁彼得隻是被大陪審團決定起訴,他是否被判刑15年,還需要漫長的審理和同樣為亞裔的法官的裁決。

  “究竟在2014年11月20日發生了什麽,在信息公開的美國司法領域,這並不是一個過於複雜的問題”,美國的法律界人士如是說。但作為專業人士,不會輕易將此事與種族歧視相提並論。因為大陪審團做出起訴他的決定,必須是基於基本的事實。

  根據線索顯示,檢控方認為,梁的開槍並非出於槍支走火,而陪審團成員驗證扣動扳機的力度,證實需要高達數磅的力道。過失殺人的罪名,難以推翻。此後,梁警官與其搭檔Shaun Landau發現誤傷受害者後,沒有及時打電話尋找救助,梁在第一時間給工會發送短信,詢問如何處理,於是檢方認為梁警官沒有以“救人”為先,而是先考慮不要丟了自己的飯碗。

  而大陪審團決定起訴梁彼得之後,政界人士大多對決定持支持態度。其中就包括紐約第一選區的華裔市議員Margaret Chin。她讚揚布碌崙地區檢察長Ken Thompson在這件事處理方麵的表現,並表示,大陪審團作出了正確的決定。她認為,警局和房屋管理委員會在這起事件上都有責任,但麵對一條無辜的生命,梁彼得也必須為他在那天夜裏的行為負責。

  紐約市長白思豪的聲明稱:“不論具體的罪名是甚麽,這件事件對他的家人來說都是無法言表的悲劇。我們希望在法庭程序進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給予克製和尊重。”

  在大多數表態中,政界人士都回避了對案件細節本身的評判。洛杉磯律界人士介紹,這是出於慎重的態度,如果非當事的律師和實際調查機構、旁觀者對事實的掌握都有很大的誤差。

  曾經擔任洛杉磯小留學生淩虐案法庭翻譯、有多年律師從業經曆的華強女士在接受采訪時強調,她不是專業的刑案律師,並且她隻擁有加州的律師牌照,根本沒能力就發生在紐約的案子發表法律意見。因為在美國,每一個州的法律,可能都有差別。但在一個法製的社會,用非專業的方式,或者是試圖以法律之外的壓力左右司法,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她認為,要麵臨刑罰的是一個亞裔,引起亞裔的重視,也在情理之中。因為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和子孫被欺負。她說:“大家對任何可能是種族歧視的事情,都很敏感。但就這個事情本身,是不是有歧視,不能輕易下結論。美國是一個法製的社會,在這裏,每個人必須是依法的。不是說每個人都會這麽做,但總的法製環境是好的,在美國,我深有感觸。這個事情,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不隨意給人戴帽子是種族歧視。”

  她認為,在這個案子中,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大家湊款。既然說華人力量大,那就看能不能湊到這個款,請到好的律師,按照法律的程序走下去。

  華強女士稱,從目前的信息看,梁彼得被派去這個地方巡查,其個人在緊張和恐懼的情緒下,開了這一槍,造成一個隻是在走路的無辜者死亡。因為這件事情,是不是應該在族裔之間去擴大分歧,這值得警惕。

  “在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遊行是發出自己的聲音,但遊行本身並不能改變案件的結果。事實上,這也是傳媒和法律界極為警惕的事情。沒人能幹預司法,包括奧巴馬。”具有法學教育背景的美國第二代華人Robert.Chun說,“另一個問題是,在警察的執法權不可侵犯和包括嫌犯在內的生命權至上之間的平衡點,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很困難很困難。”

  他認為,警察在執行任務時開槍打死人,死者是否有違法行為以及當時的反應,是決定罪與非罪的基礎,梁警官案中一個核心的事實是,他沒有執法權遭威脅的危險,但卻造成了一個毫無過錯的人的死亡,大陪審團做出起訴的裁決毫無異議。此外,進入後期的審理的實際判決,還需要觀察。但這是審理梁彼得案的亞裔法官將要麵對的專業性問題。

  在朋友圈和華人論壇了,最新的鼓動華人持續宣傳中,出現關於華裔施加壓力已經影響了梁彼得案走向的說法。華強女士認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用中國式的思維看美國的司法,會出現極大的誤區。

  同時她也表示,遊行抗議本身,是否會加大美國亞裔和非裔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考驗遊行組織者水平的問題。正視出現的社會問題,同時能消弭族裔之間的分歧,才是應該追求的目的。

  梁彼得事件之後,華裔是否真正遭到了歧視,目前也存在巨大的爭議。此前也爆發限製亞裔入學比例的加州SCA5提案風波。在那次風波中,拉丁裔民主黨籍州參議員賀南德茲認為,加州大學係統的亞裔學生太多了,要求限製亞裔入學,並按照人口比例提高拉丁裔和非裔在加大係統中的入學比率。

  此事的另一個背景是,在各種考試中所向披靡的亞裔學生在大學的比例,已經高到讓人側目的地步。但無可否認的是,這種考試的高分,和創造力的高低並無直接的關係。但一個社會,並不隻需要會考試的人。

  但在海外華社中,華人麵對的最大困擾,並非來自其它族群,而是華人內部的傾軋和紛爭。根據公開的報道顯示,這種紛爭涵蓋了所有政治光譜的華人群體。

  “任何社會,都會有多多少少的問題,歧視從來伴隨著人類。但對於一個在美國社會越來越有錢,大學入學比例居高不下的群體,說自己飽受歧視,這本身也不符合邏輯”,Eric.Lee說。

  而西班牙裔律師Susanna的說法是:“一個司法的獨立性遠超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地方,總統的行政權力也無法影響法官的地方,去臆想一群人會有殺害另一群人的特權,這可說法本身很可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