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係語

真正的理不是冰冷的,是有生命的,如同和風徐徐吹入心。。。
正文

淺淺談立的失去愛

(2020-12-15 18:28:01) 下一個

我其實不敢談立的失去愛的。因為失去愛,不僅構思上複雜,而且涉及的巨大的知識積累,對我這種閱讀量小,不但沒有知識,甚至有點反知識的人,發怵也是顯而易見的。感謝茶坦一些ID評論和引導,使我終於下定去認真讀一下。

雖然也是自覺認真讀的,但是還是快速讀,沒有像立建議的那樣慢慢讀。快速讀可能就是我的一個習慣吧。很多年了,這個習慣讓我不去碰長篇小說,其實小說也很少看。我喜歡看評論,在相對短小的評論中獲取靈感和和各種火花。所以我喜歡在網上逛。隻是這一個月,我突然一下子猛讀了,三體,百年孤寂,塵凡無憂的少年往事,讀了這些,使我在讀立的失去愛是,加力不少,產生不少橫向聯係。其實最近我還讀了餘華的活著,那篇我倒沒產生關聯感。

失去愛很宏大。就像三體,應該說比三體更宏大。當然三體有宏大的可視感,畢竟我們的三維立體感,更容易感受空間。三體的故事是跨出地球,擴展到太空中,而失去愛的故事隻發生在地球。

失去愛的故事明線是夏雨,沈菲,小峰三個家庭幾代人的生活曆程。又借著他們的經曆,展現出人對自然,心靈探索的方方麵麵。比如小峰的科研生活帶出DNA講究,進化論研究等,展現出人類從遠古的智人走到當代人的進化暗線。DNA的突變,讓智人有了語言功能。語言功能一旦形成,人的進化不再隻側重DNA了,語言成了人進化的重要元素。語言打開人的,心靈感覺之門,不斷產生很多高端的非生活必須的各種藝術,詩歌,繪畫,文學作品,夢想,乃至科技,和各種常態和非常態的心理需求。這些又凝結在一起形成另一條暗線貫穿在小說中,甚至通過各種真實案件展現。

立表達一個觀點,就是語言不僅讓人豐富心靈,有了超脫肉體獨立存在的能力,而且真是這種超越能力,讓芸芸眾生被語言控製,形成了合一的現象。生命的曆程就不是獨有的,是恍然相似或重複,所以立安排了不少鏡像場麵,又形成有一條可以查考的暗線。而且通過語言連接,人喜歡觀察他人被他人觀察來了解自己,好比照鏡子。

失去愛中還有很多夢的描寫,夢和現實銜接在一起形成似恍然的感覺,但卻又非常真實。這種夢幻感和百年孤獨不同,百年孤獨比較魔幻。

前些天我讀塵凡的少年往事時,也被她的故事打動,感覺她從少年的視角出發,自己的感受,外界作用,對他人觀察等等感受。描寫得很出神入化。這種體驗也在失去愛中感受到。隻是失去愛得表達是多視角的,切換來切換去,不僅是人物變換,還有類似藝術啊,科技啊等角度變換。

很多小說成功是因為能讓人沉浸其中,換句話就是方便代入。代入有幾個原因,一個是真實比如相同得經曆,激起讀者共鳴,不知不覺就代入了。還有就是滿足心理需求,比如瓊瑤得小說,滿足小女孩對真愛的想象,被出挑的英雄愛上,自己隻愛這個處於頂峰的大神,同時又眾星捧月,被一眾男二號,三號堅決地戀著。失去愛人物的刻畫也是非常真實生動的,如果隻是盯著人物主線看,也是容易代入的,雖然不是英雄式的代入,但可定可以共鳴式代入。但是因為小說的布局又使代入不易。因為就好像一個房間裏的生活在展開,你要進入了。突然鏡頭被拉遠,房間成了一個小點,就難進入了。這個點的感覺,不時被小說中的各種暗線的提醒。而且不斷被提示,你試圖代入人事,是翻頁了。或者已經不在人世了。事實上主要的人物都一一描述了走向死亡的過程,而且反複提示。試想誰願意不斷代入死亡啊?所以悲涼一直籠罩在整個小說中。

當然我這不是在說失去愛不好,很多時候希望鼓舞人心,喜聞樂見。但不少希望是通過絕望產生的,而且這樣的希望或許更有力量。單看主線,所有人都死亡或許是個絕望的畫麵。但是整體看,作為已經擁有語言,和憑借語言有了超越肉體精神能力的人類。精神的永生或許才是更大的希望。這是思緒或許可以飄向遠方。我覺得或許比三體中描述的遠方的永生更有魅力,更靠譜呢。

最後我想說下不關失去愛的。

立在最偉大的小說中涉及的一個問題,為啥2666小說的作者對人神公憤的極端事件表現淡漠。我覺得不是他表現淡漠,而是他表現真實。其實所有的人在情感上是比較淡漠的,不可能和失去至愛,至親那樣痛入骨。但也不是說大部分人的憤慨,震驚,悲哀等,表現是刻意假裝的。那些憤慨,震驚,悲哀等等。。。被觸發的是人腦中固定成形的觀念,比如政治正確等。2666的作者可能不受觀念限製有更大的心靈自由。

引申下,立很喜歡他的神跡,多次推薦。我看過了。我不是保守人士,不從黃文上聯想。但是我沒有領會深意。我想一定是我裏麵有啥固有的觀念鎖住了我。

囉嗦一堆,向立和他的4年心血凝結成的 失去愛 致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