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文化差異, 適應國外留學生活
(2005-09-22 05:38:04)
下一個
有誌於海外求學的年輕人最關心的常常是如何才能順利被外國大學錄取,如何才能順利地得到簽證。至於到國外後會遇到哪些文化上的問題,能否很快地適應那裏的生活,卻很少有人問津。
事實上,許多留學生到了國外陌生的環境中,由於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文化適應上花了很多時間,這不僅影響了學習,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在你留學“萬事俱備”的情況下,也許還需要再花一點時間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建議每一位即將出國的留學生在負笈海外之前都應充分查詢對象國的資料,了解那裏的風土人情以及人文環境,接受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訓練。作為一個老留學生,我想跟年輕的朋友談談留學的跨文化問題。
文化差異是一種自然現象
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價值和規範體係之上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觀念。它不僅影響我們的言行舉止,也影響到我們的評價體係。無論哪一個國家裏都會存在對外國人的文化偏見。形象地說,文化是一副有色眼鏡,我們在看外國人的行為時總會用自己文化的標準去評價。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而且文化偏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典型化,不管我們打交道的外國人多麽有個性,在真正了解他之前,我們總是用自己頭腦裏已有的對這一文化的概念去“預見”他。例如,法國人是很浪漫的。這是一個法國人,他一定很浪漫。而且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發現這個人的行為與我們想象的不同,我們更願意把他理解為是特殊的。如果相符,那麽就會強化對整個文化的偏見。結果往往是曲解或衝突,不能給予異文化一個正確地評價。例如隻要在某些國家的媒體報道發現了個別的中國非法移民,當地人就會認為中國人都想去非法移民。這時,個人的行為變成了一個文化的代表。在這種信念的指導下,他們對中國學生的某種“看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化如同地球的引力一般,隻有離地三尺我們才能感到它的存在。作為一個留學生,當我們到了與中國差異很大的文化裏,我們才能體會到自己身上的文化根基。我們會變得非常敏感,對針對自己的文化偏見,特別是對當地某些人的排外心理會感到十分不爽。但並不是所有的文化偏見都會產生排外的心理和行為。我們在國外所遇到的絕大部分當地人都是友好的。雖然他們也有偏見,但是懷有跨文化交往的願望。隻要我們友好得體,都是可以成為朋友的。我們要警惕的是極端文化偏見和排外。在一些發達國家,我們會看到一些人,特別是極右分子,會把所有的外國人都看作是去他們國家揩油或搶本國人工作的。這種種族主義的偏見和歧視根本不需說出來,隻要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語調就能感受。正確區別這兩種類別是我們留學生跨文化經驗的一個重要部分。
在大部分留學的國家裏,極端的排外活動並不多見,常見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理解和反感情緒。因為飲食、起居、交往等文化習俗的不同,留學生的一些行為會讓當地人感到不解。例如一些房東不願把房子租給中國學生,因為中國人的烹調習慣會把廚房搞得非常油膩。所以我們到國外學習,首先就要學會適應。
文化適應的過程
每個初次出國留學的人都會經曆興奮、文化碰撞和習慣三個階段。根據每個人的心理素質、教育背景、年齡和語言能力的不同,這三個時期可長可短。初次出國的人剛剛踏上異國他鄉往往感到十分的興奮。其心理反應有同一個遊客,對什麽都感到好奇。這時他並沒有真正地接觸當地社會,因而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度也較高。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友好的向導,那麽蜜月期很快就會過去(有人做過計算,認為通常是兩周),隨之而來的便是失望和失落——失落在我們所不熟悉的環境中,衣食住行都要從頭學起。文化的碰撞從生活的小事開始,其影響卻是在人的心靈上。等慢慢地我們理解並習慣了所在國的行為準則,言行舉止也有意識地無意識地向當地文化靠攏,那麽我們就進入了適應期了。我們不再感覺到無所適從,對當地的生活方式不再少見多怪,也覺得自然了,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磨合的時間太長勢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那麽為什麽有的人文化磨合期較長,而有的人卻能很快地適應異國生活呢?這取決於諸多因素。這些因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例如,我們對所在國文化、人情世故、風俗習慣的無知;無法擺脫自己“文化的有色眼鏡”等。客觀的因素有年齡、語言溝通能力、地理環境等等。一般來講,出國學習的年齡越小,語言能力越強,就越容易適應。另外,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個雜交的文化,例如美國的移民文化,這種文化特別容易讓人適應。而另一些文化比較古老和單一,如歐洲的一些本地文化,這種文化對差異的包容性較之前者會差一點。適應這種文化環境中的生活需要更多的努力。
克服文化差異的障礙
我們不是宿命論者。文化偏見的形成是信息流通不對稱的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身體驗一種異文化,就隻能通過他人的經驗或大眾媒介的宣傳來形成自己對這一文化的看法。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有人曾問我中國女人是否還裹著小腳。這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說明他們還沒有獲取關於中國文化的新信息,因而產生誤解或曲解。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的。隻要我們善於溝通,采取正確的策略和手段,就能改變周圍人的看法,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建議即將跨出國門的學生要盡量在語言和文化上多做準備。例如盡可能多地找機會接觸在華的外國人,請他們介紹他們在中國的跨文化體驗和國外的生活習慣等等。到了國外後,亦要大膽結交當地的朋友,在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上盡量做到“入鄉隨俗”。這是一種消除文化壁壘的有效手段。不顧一切地“我行我素”,到頭來隻能淪為“孤家寡人”。
跨文化交流最要避免的兩大誤區。一是仇外,二是媚外。兩者都是文化偏見極端化的表現。跨文化交流,我們應該暫時放下自己的標準去理解他人。但是不等於要放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而全盤西化。其實,差異並不是件壞事。經驗告訴我們,差異往往引起他人注意和好奇。如果我們能夠把差異轉化為一種溝通的動力,利用好奇來加強溝通,那麽我們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不同的文化之間隻有差異沒有優劣。正確的跨文化交流的態度應該是謙虛好學、不卑不亢、以禮相待、勿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他人的行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民族自尊。否定自己的民族自尊決不會換來他人的尊重。
另外,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對外國人比較好奇,人也質樸,比較容易交朋友。筆者留法期間在北方的某一中型城市度過兩年,在那兒深切地感受到北方人的友好。在遠離祖國的日子裏,每一個留學生都會知道這種友誼是多麽的重要。記得第一次去市立圖書館借書時因為“中國文化”結識了兩位圖書館員,她們後來給予我的幫助是我能順利度過適應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到了巴黎後,這樣的機會就少多了。
大都市的人工作壓力大、外國人聚集多,種族之間的距離也較大,容易讓人感到人情冷漠。所以那些把自己的語言文化適應期放在中小城市的人,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