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世紀末台海兩岸學術交流散記(二)

(2016-03-03 16:10:04) 下一個

來自台灣大學的邀請

二十多年前,中國的海洋遙感研究剛剛起步。主要是搞物理的人轉過來做海洋遙感。這些學者對於真正的海洋現象的本質了解不夠。我們這些海洋學專業出身的學者,從國外學習海洋遙感回來之後,研究海洋遙感的思路和角度與純物理專業的學者不盡相同。二者的結合和互相補充,使我國海洋遙感的研究逐漸有了起色。作為開拓者,我在國內首次為研究生開設了“衛星海洋學”,並自己編寫了講義。那時候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海洋衛星,所以衛星圖像數據很缺乏。台灣方麵的情況也是類似。他們也在準備實驗發射台灣自己的“中華衛星”。

一九九五年初,台灣大學向我們大陸幾位海洋遙感學者發出了到台灣大學訪問的邀請。這次工作訪問大約一個月。這也是兩岸的科學工作者根據兩岸關係的走向和趨勢,開始建立互相聯係的開始。大家都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麵。兩岸交流初期,我們必須經香港再赴台北。所以我們要先辦《港澳通行證》,然後在香港的台灣《中華旅行社》換發《大陸同胞赴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通行證》。

在辦理《港澳通行證》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天下午,我到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處,辦理《港澳通行證》。一進門,就看見當時非常紅的,在電視劇《孔子》中飾演孔子的王繪春。一問,他也要去台灣訪問。當時也沒什麽特殊的感覺,就連出入境管理處的劉科長也不認識王繪春。可能是平時不太看電視劇。出入境管理處的一位漂亮的女民警原來是青島話劇團的演員,是王繪春的前同事。她一個勁地向劉科長介紹說,“劉科長,孔老二來了,他就是演孔子的王繪春”。隻見劉科長抬起頭說“好,好。”就又低頭繼續寫他的材料去了。要知道,後來王繪春比我早一天到台灣。我到台北之後,隻見台灣的各大主要報紙都在第一版登出王繪春和劇組其他演員的大幅照片,大標題是《歡迎孔子率他的弟子們訪問台灣》。對劇組整個訪問做了詳細地報道,那可真是引起轟動的大陣仗。

另一個要提到的是,台灣大學的劉教授告訴我,他正在通過衛星遙感數據研究渤海的懸浮物運移問題,需要渤海各個入海口的徑流數據。為此,我特地專程趕到濟南,通過校友拿到了那個特定時期,及與衛星數據同步的地麵觀測資料。並在到了台灣之後,用這些資料進行了合作研究,一起發表了研究成果。這個事情說明,當時在我們雙方的心中,很自然地進行了合作。而台灣的學者做渤海灣的研究也很自然。台灣和大陸同是“一個中國“的概念,在那個時期是很自然的事情。誰也不會想到二十多年之後,會是現在這個局麵。

那時候我們學校出了一種保健藥“降糖樂”,是由幾種珍貴的海產品製成的,很有名。校辦的小徐聽說我要去台灣,馬上說他的親戚在台灣,是台灣師範大學的退休教授,路老先生。希望我能幫他帶一些“降糖樂”去台灣給路老先生。小徐人很實在,說帶就是二十四包,整個一大箱。這一路給我添了很多辛苦,後麵再表。

還要指出,盡管當時已經知道我的海流計還在台灣的某個地方,但是由於不知道如何才能,或者是否可能將海流計取回來。就抱著到了台灣再說的想法,沒有做任何事先的準備。

出發之前,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的負責人,專門和我談話。希望我們通過和台灣比較高層次的階層的接觸,了解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和想法。國家安全局的人員到我們學校和我談話,交代了很多注意事項。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和台灣官方直接接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