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
新 華網北京1月2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 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 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今天,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2015年第一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2013年,我們 進行第十一次集體時學習安排了曆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安排這兩次學習,目的是推動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更全麵、更完整的了解。
習 近平強調,要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製定政策、推動工作。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就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製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不能脫離這個基點。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我 國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曆史性跨越,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發生 變化,我們麵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麵臨的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我們提出要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適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辯證分析我國經濟 發展階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斷。準確把握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工作方 法。辯證唯物主義並不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而是認為這種反作用有時是十分巨大的。我們黨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第一位,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 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我們必須毫不放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形態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習 近平指出,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麵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 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麵的突破口。我們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 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對待矛盾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直麵矛盾,並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我們強調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出化解產能過剩,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等,都是針對一些牽動麵廣、耦合性強的深層次矛盾的。麵 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我們提出要協調推 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我們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 “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習近平強調,要學習 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麵、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當 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係十分複雜,這就要求我們善於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 全麵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反對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看形勢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觀 天、揠苗助長、削足適履、畫蛇添足。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係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係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 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係。
習近平指出,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係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 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推進各項工作,要靠實踐出真知。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複 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 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