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我8歲,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那時候我爸還在大學裏教課,出於安全考慮,你們懂的,我就不說具體學校了。89年這事兒影響了我爸的後半生,所以他每次說到職業發展、個人境遇之類的話題,就不得不重提六四。
事情的大致經過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的網上搜搜也就知道了。最初就是學潮,學生抗議嘛,就那樣子,喊喊口號,打打標語,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但是我爸他們這些知識分子,是真的關切祖國發展的,覺得那時候腐敗啊,物價啊什麽的民生問題國家應該關注了。所以當時的知識份子有很多人都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本身這個群體無論是智力上還是體力上也都是黃金期,了解了社會,認知了自我,分析能力還是足夠的,也認真的擬定和政府對話應該談什麽問題,提出什麽樣的解決方案。老師都參與了,學生肯定是一呼百應,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嘛,那時候也沒什麽不正常的,我爸也很堅持的跟進。後來,不知怎麽的事情忽然就發生了變化,學生裏選出了幾個頭兒頭兒,就是封從德、王丹、吾爾開希他們了。然後的事情就朝著知識分子群體所料想不到的方向走去,學生群體肯定是大多數麽,不知怎麽他們就提出要絕食。我爸他們這些人肯定是不同意的,因為文化人有文化人的解決問題的處理方式,絕食、流血之類的事情,根本就和希望國家變好沒甚關係。
後來學生群體越鬧越花哨,知識分子都轉而在幕後想對策,討論國家的未來發展,而不去天安門廣場參與他們的靜坐絕食了。在當時的成年人看來,這些學生的舉動可笑並且幼稚,對現實於事無補。和何況那時候花邊新聞很多的,封從德、柴玲、王丹以及廣場上的學生們之間混雜不清的男女關係,號召大家絕食結果自己跑去北京飯店開搓的吾爾開希什麽的,這個後來媒體也都爆出來了。整件事迅速的從對話政府變成了對抗政府。
我爸說,如果整件事的意義隻在於對抗,那就是最沒有意義的事,壓根就不該開始。而這件事的演變過程是知識分子們猝不及防的,仿佛看不見的手在控製局勢,而不是發起活動的人群本身。所以最後,天安門廣場上的主角,都是莫名其妙冒出來的,不知被什麽力量推上去的。真正的那些關心國家未來、國家民主、老百姓民生的人,反而沉默了。
沒說的,為了六四這事兒,我爸的工作受到了衝擊,到現在,老頭兒也耿耿於懷當初不知被什麽人攪了渾水,讓自己吃了瓜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