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五湖以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金錢是王 King Street - 多倫多手機”掃街”

(2025-09-16 09:14:53) 下一個

 

King Street 是多倫多從湖濱算起的第三條大街,這次手機”掃街”的起點也是 Bathurst 大街的路口。

這一段稱之為 King West,曾經很肅條。但過去十幾年舊城 Liberty Villege 改造時興建了不少中等高度的住宅樓房,裏麵住的不少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消費能力強,King West 很快出現了不少為之服務的酒吧和餐館,變成了一個很時尚的街區。

不久就到了 King Street 和多倫多唐人區所在的 Spadina 街相交的十字路口,路口西北角有一座頗有特色的老建築,以前有一陣是背包客喜歡的青年旅館,現在改成了一家餐館。從 Spadina Street 往東,是多倫多的核心區域,繁華時尚,燈紅酒綠,是掙大錢也是花大錢的所在。

 

King Street 從 Spadina 到多倫多南北方向主要大街 University Avenue 這一段是多城的影劇街。街北麵有一家電影院 TIFF BOX,兩家劇院 Princess of Wales Theater 及 Royal Alexandra Theater,街南則是多倫多交響樂團的專屬劇院 Roy Thomason Hall。

九月前兩周,是多倫多TIFF國際電影節,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說來慚愧,電影節年年舉行,但自己隻去看過一次。那還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當時不知啥原因得知電影節要放映一部加拿大年輕華裔拍攝的記實影片,主題是有關三峽移民的。電影是三峽庫區的實景,三峽蓄水前的老房子和街道,但年輕男女主角是國內影視學院的學生。影片很真實,很客觀,既沒讚美也不毀損,隻是真實記錄了大壩建成前當地人的生活和心態。

Princess of Wales 和 Royal Alexandra 是多倫多兩家主要的劇院,都屬於多倫多劇院家族 Mirvish Family。Royal Alexandra 的曆史最久,百多年前的1907年就有了,而 Princess of Wales 則年輕得多,1993年才開業,劇院的命名是特意向戴安娜的致意。大疫情之前,每年我們都會去劇院看一兩次演出,但疫情開始後一晃五年我們再沒去過,看來是時候恢複以前的老習慣了。

街南邊的 Roy Thomson Hall 很別致,造型是一個曲麵的圓台,是多倫多交響樂團的專屬劇院,其它時候也用作各類會議的大會場。二十三年前的2003年5月的一個晚上,公司在此舉行過五十周年慶典。典禮之前是雞尾酒會,公司職工和家眷們身著盛裝,一時間居然有一種好萊塢頒獎大典的感覺。然後是各路來賓的祝賀和演講,其中有一位美國的名嘴,說公司前五十年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公司,今後的努力是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可惜23年之後,不僅沒成為偉大的公司,連好公司的地位也沒保住,隻是還能正常經營罷了。

 

往東兩個街區,從 University Avenue 到 Bay 再到 Yonge Street,是多倫多的金融區域,那裏有加國幾大銀行的總部。白色大樓是蒙特利爾銀行,黑色是多倫多TD道明銀行,豐業銀行是紅色,而皇家銀行更土豪,大樓外牆玻璃摻入了黃金。

幾大銀行中隻有多倫多道明銀行是多倫多土生土長的,其它幾家的總部以前都在蒙特利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該城一直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擁有銀行的總部很好理解。但上世紀七十年代魁北克鬧獨立,嚇跑了英裔的公司。銀行和錢打交道,錢去了多倫多,銀行也不得不跟著去。蒙特利爾銀行大樓建成於1975年,皇家大廈是1979年,豐業銀業最晚1988年。加上同時期出現的兩大地標 CN Tower 和 Skydome,多倫多終於取蒙特利爾而代之,成為加拿大最大的都市。

 

幾大銀行,隻有多倫多道明銀行的總部我們進去過。那還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些年幾乎每年多倫多門戶開放日我們都要找一個地方打卡。幾大銀行輪流開放,那年輪到道明銀行,所以我們才有機會進裏麵。TD 大樓建成於1969年,是當時多倫多第一座玻鋼結構的超高大樓,是那一帶的元老。因為大樓是純黑色調,特別耐久,所以即使半個世紀之後,莊重而仍保紳士之風。

 

Yonge Street 往東,又是老的城區。那邊的第一座地標級建築,是多倫多聖公會的 St. James Cathedral。最初的教堂建於1797年,但毀於1812年與美軍的戰爭。數次重建之後,1879年最終建成今天看到的形式,迄今將近一百伍十年了。教堂對公眾開放,可以自由參觀或做禮拜。教堂東邊的小公園維護良好,當天氣溫宜人,不少人很享受多倫多夏天末尾的好時光。

往東是一座造型優雅的老建築,可惜當時沒時間做更多的了解。

 

東邊街道邊有一撥人手中舉著形形色色的紙牌,在人行道上轉圈子。仔細一看,是 George Brown 城市學院的教職工在罷工遊行,要求增加薪資。還是政府機構和公立單位好,可以隨便罷工而不擔心機構或單位破產,錢不夠時增加稅就行了。

當天的"掃街"到 Sherbourne Street 為止,再往東是住宅區,還在建中高層住宅看起來很雜亂,也不知啥時才回複正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多倫多這十幾年變化很大,Downtown 大部分地區都建得不錯,但東邊有些地方衰落了,今後十年很關鍵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1

“跟著五湖兄看多倫多,很有大城市風範,傳統建築現代建築都很有氣派。這樣的掃街是最好的旅遊導航,讚!”,跟五湖兄一比,我好像就是走馬觀花了,這樣的掃街很有意思,五湖兄有雙慧眼。片片比我印象中的多倫多還要漂亮。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多倫多傳統和現代結合得很好,隻是今年加拿大經濟衰退,前景不明朗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lum59' 的評論 : 蒙特利爾過去很不錯,有山有河,隻是這幾十年外來投資不多,發展才落後多倫多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五湖兄看多倫多,很有大城市風範,傳統建築現代建築都很有氣派。這樣的掃街是最好的旅遊導航,讚!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五湖兄分享。多倫多幹淨漂亮,比蒙特利爾要繁榮。我在蒙特利爾住過十年,當時覺得蒙特利爾是很不錯。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子好。我也是借著"掃街"這個機會,好好梳理一下多倫多的曆史,要不然也是糊裏糊塗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多銀行大樓,原來蒙特利爾是後來才被多倫多趕超的,跟著五湖兄漲知識了!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3227' 的評論 : 謝謝你的信息,以後有機會去專程打卡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你們溫哥華有山有海,不需要高樓人工裝飾,都很漂亮了。反之多倫多平坦,樓要建得高,城市看起來才有層次
3227 回複 悄悄話 TD上麵那家餐廳沒打卡?好像也有點名氣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多倫多的市中心既氣派又漂亮,比溫哥華強多了。那幾棟銀行大廈紮堆在一起,從地底下往上看,脖子都要看酸,不過後來我上了CN塔,從上麵往底下看,他們就像小弟弟了。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 加拿大銀行喜歡紮堆蓋樓,所以看起來有氣勢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氣派!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林兄好,TD 不錯,長於創新開拓,雖然有時失誤,總比坐守其成好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我在TD 大樓裏工作過兩年。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ger00' 的評論 : 蒙特利爾是法蘭西文化,講究生活品味,你老公當初在那邊當然活得很滋潤喲
tiger00 回複 悄悄話 跟著老兄掃街,好多建築沒看過呢,唐人街那一帶20多年沒去過了。
我老公就是跟著總部從蒙城搬到多倫多的,他挺懷念當年蒙城的夜生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