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真情走一生
(2005-12-13 22:02:11)
下一個
奶奶在我一歲時就過世了,對她的影響就是幾張發黃皺裂的照片,還有竹林旁的一座墳頭。
不知奶奶是出於名門還是荊門,爺爺是獨丁,家族原本殷實可人丁不旺,奶奶嫁過來一氣就養了三個兒子。可一年之內災難接二連三地砸下來,先是爺爺撒手而去,接著三個年幼的孩子染上天花,沒一個逃脫魔掌。
奶奶懷著個遺腹子,大慟,哭完這個哭那個,埋完一個埋二個。四丫頭生下來不幾天就夭折了。二十多歲的奶奶天都塌下來了,地都陷下去了,眼也快哭瞎了,要不是親戚鄰居看得緊,就一頭栽江裏了。
這當頭遠房的叔伯兄弟竟強分了家產,逼著奶奶改嫁出門。
奶奶不吃不喝不爭不吵癡呆了幾天,趁年關各家各戶忙過年,悄悄進山抱了個出生三天的男嬰回來,這便是我的父親。
父親從小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別人的口堵不住奶奶也不想瞞,但父親一輩子沒打聽過一句親生父母。他與奶奶相依為命,母慈兒孝幾十年,遠近親朋街坊無人不歎,親媽親兒也難比這段情緣。
我曾鼓動父親去尋親奶奶,討來一陣訓斥:你哪裏去找更親的奶奶!
奶奶十分硬氣,日子再難也不開口求人,恃著年輕力壯,沒日沒夜地靠紡棉線換錢謀生,紡車夜夜搖到淩晨,手上勒出一道道的口子。別人一天才紡二兩,她能撚出一斤。父親枕著紡車聲長到四歲,奶奶攢出小本開始擺個雜貨攤,半夜趕二十裏去進貨,晚上燈下縫縫補補。
快解放時,奶奶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地攢,一口一口地省,買下了臨街的幾間房,小攤換成酒館,五更就爬起來推磨燒火做豆腐幹,白天忙裏忙外張羅生意。可惜奶奶的辛苦最終歸了公,隻落個小業主的“不光彩”成分,父親還因此受了十幾年的冤屈。
隻讀過兩年書的奶奶讓父親四歲就啟蒙。父親端著硯台牽著表姐才敢過河去學堂,一天下來墨汁滿胸滿手滿嘴,喝足墨水的父親也因此寫一手好字藏一肚好文。
奶奶的第一張照片正是父親啟蒙時,她身板結實,腰挺得直直的,嘴抿得緊緊的,自信地望著前方,一雙天足露出長袍,一手緊緊拽著側臉亂看的父親,牢牢抓著她一生的希望。
緊巴巴的日子讓父親早早懂事,放學後趕回家給奶奶搭個幫手。娘倆蹲在一塊石板上縋衣服,守著一個小攤買針頭線腦,奶奶收錢父親遞貨,一個鹹鴨蛋你推我讓都舍不得動筷,奶奶挑水父親搶著拎桶,奶奶推磨父親燒鍋,父親就是奶奶的褲腰帶,走到哪拴到哪。 奶奶是慈母也是嚴父,一切辛苦都指望兒子有出息。
父親一學期考差了掉到第四名,奶奶就停了他半年的學,父親邊幹活邊自學趕上了原班級。
父親去三四十裏外的大鎮讀中學,一周半月回家一趟。奶奶等不了,三天兩頭去鎮上姨奶奶家做客,去了賴著不走,剛回家又準備上路。父親比同級的學生年幼瘦小,常被欺負,大同學逼著他去反老師,結果被學校停發了助學金,餓得昏過去都不敢告訴家裏。奶奶急得跑到學校狠狠訓了父親一頓,給老師一個一個地登門賠罪求情。
父親十五歲進大學,原本約好與表叔同考北大做伴,最後還是悄悄改了誌願上免費的軍校,管夥食還有津貼,他哪忍心讓兩手空空的奶奶從牙縫擠錢來供四年。
學校遠在南京,奶奶不知南京在天邊還是地角,隻知這一去就一年半載見不著。她從得知的當天就開始鬧心口疼,勸兒子放棄,反正還小,明年重新考個重慶的大學,她砸鍋賣鐵借高利貸都供得起。
父親砍的柴堆齊了房簷,挑的煤碼滿灶前,夠奶奶燒一冬的,臨行當天還挑滿水缸。奶奶躲在廚房煮上路荷包蛋,眼淚一串串往碗裏掉。
父親終於上路了,奶奶收了一堆衣服床單去江邊洗,不敢往兒子的去路望上一眼。半天才被人發現在水邊哭得斷氣。親戚趕忙拉上她沿路去追,到了縣城,聽說父親前腳剛走,借了錢連夜趕去重慶。
父親在重慶集中等待順江東去,第二天一早奶奶就追到了。於是留下第二張合影,姨奶奶全家滿臉歡喜,家裏又添了兩個大學生,父親稚氣未脫滿眼向往,唯有奶奶發呆一肚子無奈和委屈,雙眼腫得睜不開,悲傷無助人都縮了一截,兩手緊緊拉著側立身旁的父親,像抓著一根救命繩。
船要開了,奶奶向父親交待過去交待過來就是不放手,親戚勸部隊首長勸,父親保證又保證一到假期就回來。汽笛一響,奶奶就一下子放聲哭得人都站不住,父親一咬牙提著行李就下船。奶奶又嚇住了,部隊哪能說不去就不去,會耽誤了兒子一生,心頭肉也得割,食指尖也得剁,奶奶最終鬆開了手。
奶奶沿岸邊一直追到沒路,站在齊膝深冰冷的水裏,喊著父親的小名直到船消失在天邊,奶奶身子一軟坐進水裏,嚇得表姨夫婦慌忙將她架回去。
奶奶病倒了,第二天就硬爬起來去父親登船的碼頭,在石梯上坐半天,回來又哭半夜。奶奶天天去碼頭望呀望呀,半月後就看不清東西了,那時她剛四十出頭。
父親在軍校部隊一呆就是十幾年,從南京到上海,從城市到海島,從學員到軍官,他的生活拘儉到令人吃驚的地步。一根黃瓜吃兩頓,牙膏擠了又擠壓了又壓,襪子補丁重補丁,津貼一個月隻花一兩塊,被戰友笑話一輩子。可有誰知道他從學員第一年開始,七塊津貼就有六塊寄回家。
奶奶眼疾加上風濕性心髒病,中風半癱後,父親不管多貴的藥多稀罕的營養品都舍得給奶奶買。
我發現父親極“奢侈臭美”愛照相,各種軍裝各個季節單人合影一大堆,這樣奶奶隨時都看得見兒子是壯了?瘦了?高了?聽別人念一遍父親的信不過癮,奶奶一大把年紀了還去學認字,教材就是老三篇。
父親結婚時連一套新衣服一塊手表都送不出,怎麽看也不象在大城市混了十幾年的軍官,還比不上剛參加工作的母親。可外婆和媽媽就看準了一點,父親的孝順。
媽媽的加入和我的到來分散了奶奶的思兒之心。我剛落地她就力排眾論給我取名,滿街抱著介紹她的大孫女,夜裏也爭著起來喂奶,非要搶著下河洗尿布。媽媽說常看見一老一小對著傻樂。
可奶奶的身體還是越來越差,最後一張合影,她臉上手上有點浮腫了,但笑得心滿意足。
奶奶病倒了,父親千裏迢迢趕回來,她的病一下子去了大半從床上坐起來。晚飯父親一勺一勺喂了她半碗湯,奶奶心痛兒子勞累,說自己還能活幾十年等著抱重孫子呢。
半夜父親起來伺候她上廁所,奶奶說好多了明早就能下床了。淩晨父親再察看,奶奶已悄悄地走了。
父親是軍人,拚著這身軍裝不穿,也要按舊習俗給奶奶辦喪事,請和尚做道場超度,燒香焚燭點長明燈,上好的棺木,裏三層外三層的壽衣。父親後悔沒早點發現奶奶的心髒病,沒能治好她的眼,沒能讓她多享幾年的福。更讓父親耿耿於懷的是,部隊有人想陷害,可查不出父親任何問題,便與地方小人串通,荒唐地給奶奶安了個“反動會道門頭子”的罪名。雖然一年後就查實是子烏虛有,可這頂帽子母子倆一直戴到父親80年平反。
一般悼文都請舞文弄墨的老先生捉筆,千篇一律。父親自己蘸墨滴血寫了一夜,憶慈母點點滴滴之恩,敘喪母揪心扯肺之痛,悔不孝是是非非牽連母親。禱文念得人人動容轟動了周圍鄉鎮,凡有兒不孝子不敬的,老人們都會搬出父親來當樣板,看看人家養子養母是如何貼心,羞死這幫不孝兒孫。我長大後回老家,提到父親的名字,長輩們還能背幾句這篇動情之作,講幾段奶奶父親的往事。
幾十年,父親每逢清明總會去上墳,風雨無阻。記憶中每次春節回老家就是走幾裏小路,踩著泥濘的田埂,趟著露水全家去給奶奶磕頭,拔墳頭雜草,送幾捆錢紙,匯報一年的學習。
來美幾年頭一次回家,第二天一早父母就陪我回老家上墳,把雜貨店的冥幣錢紙香燭全買下來,裝了滿滿一車廂。幾年沒來不知奶奶是否怪罪,又踏上了那條不知走過多少次的小路,遠遠就認出奶奶的墳頭,經年風雨墳頭有些塌了。燃上香燭,給奶奶送去小山似的一堆冥幣,希望她在那邊也能過上好日子。火光中我覺得自己的血脈氣息與奶奶相通交融。把這兒的一草一木都錄下來,希望將來能給我的兒孫講講老祖宗的來曆。
雖然全家都是高學曆,還是相信冥冥中奶奶在天之靈保佑著全家的平平安安沒病沒災。我唯一能孝敬她老人家的就是修茸墳墓。托表哥找來上好的青石,手藝精良的石匠,父親重擬了碑文,下款增為三代。開春動工清明落成,六十多歲的父親在小鎮忙活了一周,跑前跑後事事躬親,已是祖父的他那份孝心沒減一份。
我無法體驗父親與奶奶之間的感情,但我知道它遠比那塊石碑重得多堅實的多!我將奶奶的照片修補翻新放大,配上精美的相框送給父親做生日禮物,從他顫抖的嘴唇我讀出這份禮物該是最稱心的。
附:此文本想請父親先閱核實,以求情真。父親推辭,說有這份心動筆就夠了,平實記錄,不用玩文字花頭。
• 才看完‘奶奶----真情走一生’,感動的一塌糊塗啊~~~~ -秀秀- ♀ 2005-12-13
• 回複:奶奶----真情走一生 very moving -12884- 2005-12-14
雖然一再提醒是在辦公室裏, 淚水還是衝花了眼睛.
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