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流亡人士夏明談人生

(2014-12-04 03:28:07) 下一個

夏明,複旦大學青年教師出身,89學潮的經曆者,在流亡美國後,成為了教授與政治研究員。其視角傾向於否定政治,否定中國大陸相關政策對於民主的貢獻。

首先可以看看其發表這些文章的名字:《夏明:從廣州機場被扣論中國民主化》、《夏明:厚黑黨國現形記》、《夏明:習近平掌權的兩年,中國人權極度倒退》。突出的共同點是,文章強調了作者。雖然這看似沒有什麽,但實質上卻反映出了問題。

每當我們回望89春夏之交時,總會客觀的給那群學生冠以無奈之名。想想現在香港鬧出的亂子,就知道這種事件對於社會環境的發展有百害而難談一利。一個人抒發自己的政治立場是好的事情,但將自己的政治立場灌輸於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卻是居心不良。

夏明其人,下筆撰文,突出自我,獲取錢財,其實質上已經失去了新聞評論的真實意義。想想阿拉伯之春,叫嚷著民主,破壞了穩定,當權者下台,起義者變身為既得利益者,人民到底享有到了什麽實惠?隻餘下止戰之殤,獨自徜徉。

對於89的民運人士來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欲求不滿。當年的政治理想,在幼稚的手法前蕩然無存,換了個國家以圖自保,靠著民主人士的光環,獲取了各種身份地位,為了贏得金錢,他們很多投身於各大論壇,寫著自己對於這個國家的埋怨和控訴。以記者、教授之名,行抨擊、批判之實。

價值,是人生的永恒主題。你可以說夏明在國人看不見的地方繼續著其未盡的事業,但有多少價值,他自己最為清楚。人生的無奈往往在於,回不到最初的起點,走了錯誤的道路,往往在以理想之名,可憐地掙紮與執著著。當他不能盡孝盡忠時,這一份苦痛,更多的是一種可憐。有陽光就有陰影,中國在一天天變好,非得躲在陰冷中,怎能觸摸到溫暖。

願這世界少些埋怨,多些醒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