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追憶似水年華》第五部《索多姆與戈摩拉》 第一卷
一、普魯斯特筆下的同性戀
讀過《聖經》的人一定對《舊約 創世紀》裏上帝摧毀罪惡之城索多瑪和蛾摩拉的記載印象深刻。小說翻譯不知為什麽摒棄了中文《聖經》的慣用翻譯,選擇了“索多姆”“戈摩拉”這樣的譯文。尊重漢譯原著,咱們就隨了小說吧。
小說的名字《索多姆與戈摩拉》應該取之於聖經的含義。那麽普魯斯特寫了怎樣的罪惡呢?
作品開篇講小普偶然居高臨下地目睹夏呂斯男爵與裁縫朱皮安相逢的一幕——
“男爵突然睜大半眯著的眼睛,出生地迎麵盯著那位昔日做背心的裁縫,絮比安猛地立在原地,一動不動地麵對德夏呂斯先生,像棵生了根的樹,。。。。男爵想法設法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來回踱步自以為是可以盡量顯示自己明眸之美。。。。。絮比安那副謙遜、善良的樣子瞬間蕩然無存,與男爵完美對應,抬起了腦袋,給自己平添一種自負的姿態,怪誕不經地握拳叉腰,翹起屁股裝腔作勢,好似蘭花賣俏,隱憂碰巧飛來的雄峰”。
——我還是第一次讀到寫同性戀的文字,真是長見識。。。。
原來扉頁引用的法國浪漫主義詩人阿爾佛雷多德維尼的詩句“男人擁有索多姆城”是這個意思!
小普還發現了一條從地窖挖的暗道。直通絮比安的家。他就躲在那裏偷聽。
“他們並沒有多說話。那聲音煞是可怖,若不是每次聲響都伴著一聲高八度的呻吟,我尊會以為有人在隔壁殺人”
在1910年代的歐洲,文學作品裏正麵描寫同性戀仍屬禁忌,但小普以大膽的筆觸,寫了自己對同性戀男女的觀察與刻畫。
他先從舊日貴族男爵夏呂斯分析,那種表麵的道貌岸然和偽善,內心卻是空虛甚至孤獨;他也從絮比安一個底層的裁縫分析,“他的位置越來越有利可圖”,最終成為夏呂斯的秘書!
小普發了很多議論。我覺得不如弗朗索瓦絲一句話:“窮與富對人的天性沒有影響,是一個類型的人”
有意思的是,這卷分兩個部分,按理篇幅應該差不多,但是第一部分寫隻寫了32頁,而後半部分則寫了近500頁。為甚這樣安排呢?引子和正文的關係嗎?
咱們接著往下看。
我請GPT畫了他們倆人的像。還有對這幅畫的文字闡釋——
夏呂斯男爵穿著精致的深色西裝,姿態優雅但略顯緊繃,麵容高傲,眼神卻投向絮比安時充滿壓抑的渴望與焦慮。他有著貴族的風度與略微陰鬱的神色。
絮比安則穿著一件裁縫圍裙,體格壯實、略帶工人氣息,麵容堅毅中帶著些許羞澀,手中握著一根針線,眼神既有困惑又有某種隱約的期待。
**場景:**在巴黎一間昏暗的裁縫店裏,午後的陽光透過百葉窗斜斜地打在他們中間。背景是老舊的木製衣架與厚重窗簾。畫麵中央,二人站得很近,仿佛剛經曆了小說中那段“互相試探”後爆發的沉默與對峙。
**光線與情感表現:**畫麵一半被陽光照亮,一半陷入陰影,象征二人關係的欲望與禁忌、尊貴與卑微、壓抑與釋放之間的張力。
西方憲法都高舉耶穌基督和以耶穌基督價值觀為中心的法律,教導基督徒們、特別是違法者犧牲品的基督徒們遵紀守法是不是太黑白顛倒?
好在上帝是公正全知的,有祂,再大的黑暗都是過眼雲煙,也希望天下犯錯犯罪的人能早醒悟、早悔改、早信從耶穌不黑白顛倒不撒謊、早蒙福!
如果我的留言沒有達到某種正確,您可以刪掉,完全理解支持!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這個話題太敏感,不討論。不過既然承認是罪,與罪同舞?
——————————————————————————
那些極端凶暴的,上帝不是用硫磺火石審判了嗎?那些還有些良善的,我覺得信徒要用神的愛指明他們的罪,並勸他們悔改、信耶穌,這不是與罪同舞,而是與神同工拯救罪人出離黑暗進入光明。見“我如此走出同性戀——記大衛凱爾福斯特牧師”,google!
我的留言使你有“與罪同舞”的疑問,看來我的表達還需神的幫助,我決絕對沒有認同、支持和或鼓勵“與罪同舞”。耶穌十架就是為了信徒不與罪同舞,我到處宣揚耶穌反而認同“與罪同舞”,豈不葉公好龍、臉皮良心喪盡?
這本小說和現在的現實很貼切,謝謝鹿蔥孜孜不倦的介紹!
與你同信耶穌,但觀點會有不同,不妨礙我們在耶穌基督裏的彼此相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