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這個世界上不乏誌同道合的戀人伉儷,他們攜手共赴艱難險阻,他們並肩獻身共同的理想,他們或是科學家藝術家,或是革命伴侶,愛情堅貞事業超群。給世人留下一段又一段的佳話。但是你們見過一對夫妻25年遊走於噴發的火山邊緣,甘受火焰炙烤,最後雙雙被火山吞噬嗎?
《火山摯戀》(Fire of Love),入圍2023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就講述了這樣一對火山科學家火山夫妻。在此之前,這部90分鍾的紀錄片獲得爛番茄 99% 新鮮度,MTC83 分必看認證,豆瓣 8.8 分,國家地理紀錄片,國際紀錄片協會獎最佳攝影和最佳編劇等榮譽。
上世紀 60 年代,火山學作為一個新興科目深深吸引了兩個年輕的法國人,莫裏斯 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和卡蒂亞 克拉夫特(Katja Krafft)。雖然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經曆,卻不約而同的愛上了火山,相知相守粹煉出了浪漫情懷 —— 他們是火山的狂熱追求者,也是彼此的靈魂伴侶。二十五年裏,他們積極投身火山學的研究,他們用攝影機近距離拍攝、記錄、研究了上百座活火山,曾親眼見證過百餘座座火山爆發,給火山學的研究留下了豐厚的一手資料。
《火山摯戀》大量使用卡蒂婭和莫裏斯親手拍攝的影像資料,其中大部分畫麵是首次被數字化轉錄,在近30年來從未被披露。年輕的導演薩拉·多薩(Sara Dosa),純屬無心插柳,在尋找其他資料時,意外打開了他們塵封多年的錄像。於是,她看完大約180小時由16毫米膠片拍攝的素材,和50小時其他人對卡蒂亞和莫裏斯的訪問視頻後,孕育出這部熱度爆表的摯愛故事。《火山摯戀》用一個半小時展示了這對夫婦25年相濡以沫、生死相隨的愛情,和伴隨他們一生的驚心動魄的火山探索故事。
盯住屏幕眼睛不眨,我的觀看沒有好惡愛恨,隻有震撼,震撼,還是震撼!
這對夫妻在火山爆發的時刻,就捧著相機站在旁邊靜靜地凝視,為我們記錄下一幀又一幀現實的場景,那是地獄之火還是地球的血漿?那是大地的傷口還是吞噬萬物的惡魔?火紅的巨流威嚴地不可阻擋地湧流,所到之處一切化為灰燼,甚至跌落懸崖浸入大海依舊在波濤裏在浪花中燃燒!
卡蒂亞一個瘦瘦小小的女人,就那麽近距離地觀察著,跟隨著,像在槍林彈雨中屹立不倒的閃亮槍刺!她的雙頰已經不可改變地被灼燒成紫色,那是她無怨無悔的誓言嗎?
記錄片不僅記錄下火山爆發的壯麗景色,也向我們科普了火山的常識。相比之下,岩漿奔湧的火山是有方向的像河流隻在河床裏肆虐翻滾,所以雖然無比危險,畢竟可以就近觀察。稱作“紅火山”;另一類則會突然爆發無常莫測,它會引發海嘯,地震、洪水、泥石流,奪去過無數生命。炙熱滾燙的灰塵四散可以覆蓋幾十公裏上百公裏方圓,這是最危險最難以判斷方向的,稱作“灰火山”。當時全世界350名火山學家裏,隻有50人冒著巨大風險研究灰火山,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對。
1991年6月3日下午4時8分日本長崎的雲仙嶽爆發就是“灰火山”。火山碎屑流奪走了包括學生、火山學者、警察、消防人員、司機等在內的43人的生命,其中就有莫裏斯和卡蒂亞。當時他們正在50公裏外架設攝像機觀測。人們最後搜索到的他們的遺物,隻有一台攝影機,一塊手表。
這部紀錄片留下了了他們工作時最後的身影。
莫裏斯說:正因為在火山上遠離人類,他們才更愛人類。
愛讓他們戰勝恐懼笑迎死亡,愛讓他們義無反顧奔向天堂。
用《火山摯戀》的旁白來結束吧——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捧火,在火焰之中,一對戀人找到了歸宿。”
注:網絡照片
如果去選任何一門關於火山的地質課,他倆以及和他們一起的火山學家哈利格裏肯的犧牲是繞不開的話題,和就像化學課中一定會提到因為不慎在手上滴了兩滴二甲基汞而逝世的卡倫韋特豪恩教授一樣,都是現代科學史上為事業而捐軀的典範。
他們是火山學家,而且又是前往實地勘查的那種,必定會伴隨風險,完全不是什麽作死。他們經常拍攝火山噴發的第一手影像,因為這點,他們也經常被各國政府請去做火山活動的顧問。1990年年底休眠中的日本雲仙嶽突然活躍,在1991年上半年幾個月內有多次小規模噴發且呈加強的趨勢。當時正在東京大學研究火山的哈利就與克拉夫特夫婦一道前往勘探。1991年6月3日,他們找到了一處觀測地點而且根據以往經驗這裏是較為安全的沒有料到的是突然爆發了火山碎屑流,吞沒了他們和其他40個人。
哈利本人的經曆也比較悲情,在UCSB讀研究生的他進入美國地質調查局實習,幫著監測當時很活躍聖海倫斯火山,有一天他要忙研究生課題就和他在調查局的導師約翰斯頓換了班,結果就是那天聖海倫斯大規模爆發引起了碎屑流帶走了約翰斯頓的性命。哈利受到很大打擊,但是他後來在聖海倫斯火山爆發的重構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受到業界高度認可,可是由於他性格比較古怪,不受人待見,在調查局內便沒有謀得職位,後來就到日本開展博士後工作。
他們三人在當時的火山學界可以說是棟梁之才了,他們的逝去是一大損失。
他們沒有預見到雲仙嶽的噴發是因為他們認為在觀測點那個方向有一個小的熔岩穹頂可以抵擋碎屑流,可惜的是那天那個穹頂突然垮塌了。約翰斯頓的死也是因為聖海倫斯噴發根本不是常規概念垂直的噴發,而是山體側麵開洞,正好朝著觀測點的方向,超音速的碎屑流襲來,隻要在波及範圍內,不得不認命。所以說火山研究伴隨著相當大的危險,你也不知道大自然何時會和你開個玩笑,而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事業而捐軀的。不是說是要對抗自然,而是要尋找與自然共存的方式。
我把這篇鏈接放我的留言裏,等能修改了加進去。謝謝鹿蔥姐,周末愉快!
雖然這對夫婦被火山吞噬了,一起吞噬的還有他們的愛情和他們熱愛的事業。這也許比許多同床異夢的夫婦,或守著一份迫不得已的工作混吃等死的人要幸福很多。
多謝鹿蔥好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