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客

為自己寫下生命旅程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一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台灣印象之:美食傳奇“鼎泰豐”

(2017-03-17 06:25:58) 下一個

遊台灣,一定要品嚐當地的美食!否則就象遊巴黎沒看巴黎聖母院——不可能也不應該。

記得大陸海協會某負責人在訪問台灣會見當地記者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有沒有看到我長胖了?台灣的美食太好了。擋不住的誘惑。”

當年自己在台北也受到的一次至今難忘的“誘惑”——

 話說我在澳洲讀書時結識了一位台灣同學,畢業後他回台灣工作了。我在執行台北的飛行任務時,他曾經熱情地盡地主之誼,帶我見識了地道的台北生活。

有天上午,他告訴我“帶你去個地方吃飯,你一定會喜歡。”看他神秘的樣子,我也沒有細問,就耐心地等待這個“驚喜”。我們乘出租車穿行在繁忙的台北大街上。那裏的繁忙不亞於北京。

本來就方向感很差的我,在車流人海中更是找不著北了。七彎八拐之後,我們下了車,然後走進了一條狹窄擁擠而又繁忙的巷子,在一個不很顯眼的餐館前停了下來。我看到了門前三個大字“鼎泰豐”。

同學這才抖開了包袱“這裏是台灣有名的北京小吃。而且老板就是你們北京人。聽到這裏,我“熱血沸騰”了。你想想,在台北,能吃到北京小吃,而且是北京人做的,這本身就夠讓人激動的了。

走進去,店堂不大,但很北京味兒,硬木黑漆的家具,還有鏤空的隔斷,在在都透著那麽那麽“北京”。當時店裏很清靜,(還沒到午飯時間)客人不多。同學建議我們要一個套餐,把各種各樣的小吃都嚐一點。(他有經驗,曾經帶我們的美國同學和澳洲的老師來過多次)。同學在訂餐時告訴人家我也是北京人,那個熱情的小姐立刻進去把老板娘叫了出來。這是個已經有些發福的五六十歲的女人,麵龐黝黑,衣著樸素,不太像北京人。(其實北京人什麽樣兒,我也說不出個標準)。老板娘的口音也基本不在了。但她說的第一句話,我就感動了。“我已經有54年沒有回過北京了。”五十四年,人生會有幾個五十四年?從她的年齡看,應該肯定地說,她的大部分生命是在台灣渡過的,可她仍然叫自己是北京人。僅這一點就讓我感動。因為我也是這樣去國二十餘載,仍然頑強地稱自己是北京人。這時我們的桌上也擺上了樣子精致的小吃:豌豆黃,栗子麵小窩頭,還有豆腐腦,我要說的是那碗豆腐腦,潤滑爽口,最最美味的是那上麵的鹵,地道極了,象極了小時候吃過的豆腐腦。記得曾經在北京也吃過豆腐腦,那鹵裏也有木耳,肉絲等一應配料,但不知為什麽吃起來就是沒有從前的味道。這次在鼎泰豐,嚐到了久違了的童年味道。又是一個感動。我告訴老板娘,“這豆腐腦的鹵太好了。”她得意地說,“廚師也是北京人。”難得的是幾十年味道始終。後來又端上來一盅桂花露,老板娘說是他們的看家小吃,做法十分講究,她耐心地介紹了桂花要如何選,又要蒸多少時間,還要加什麽蜜,等等,看她滿臉滿眼的得意與認真,我知道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那桂花露確實好吃。甜而不膩,進口就化,那頓飯吃得美極了。老板娘陪我聊了很久,她介紹了每種小吃的特色和做法,我則告訴她一些北京的近況。我們共同感歎北京的變化。

“鼎泰豐”的名聲越來越大了。他們就在台灣之外開了連鎖店。本來希望有機會再去看看老板娘的,但後來我們停飛了台北。再嚐“鼎泰豐”的願望也就一直沒能實現。

終於有一天,發現新加坡也有“鼎泰豐”了。但新加坡的“鼎泰豐”,裝潢現代,沒有什麽北京“味兒”。既沒有豆腐腦,也沒有桂花露,有的隻是餃子鍋貼麵條之類的大路貨,而且味道也與那一個“鼎泰豐”不可同日而語。

我不再去新加坡的鼎泰豐,因為不想忘掉台北“鼎泰豐”的原汁原味。每每看到那張與“鼎泰豐”老板娘的合影,就會想起她那帶一點台灣口音的“北京話”和留在記憶深處的美味了。

如今的鼎泰豐已經是遍及世界的華人餐飲傳奇了。但卻是以小籠包著稱。而且查了一下維基百科, 鼎泰豐的創始人也不是來自北京。那我就不知道自己遇見的這位“鼎泰豐”的老板娘到底是怎麽回事了。莫非是“假的”?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們這的鼎泰豐就是小籠包比較好,牛肉麵也好吃你說的其他的北京小吃這都沒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