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源於網友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安潔的女孩,故事發生的地點也定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懵懂的女孩,陌生的國度,加上艾米出色的敘事技巧,使得整個故事都染上了一種油畫般的色澤。前半部分的安潔還是羞澀而熱情的,她愛上了英俊而成熟的老師,並千方百計地接近他,而在後半部分中,故事變得無法預測,安潔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而隨著謎底一個個的揭曉,悲劇色彩便初露端倪。然而,安潔是善良的,在愛情、家庭不能兩全時,安潔作出了驚人的決定,這也把本書的核心——代孕這一話題推到了台前。而至於安潔的做法,沒人能給出權威的定論,隻能像無字碑一樣,由讀者自己評說了。
如同艾米之前的作品,《三人行》講述的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艾米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現實存在的原型,《三人行》也不例外——這是一個網友的故事。艾米曾笑言:我的手是伸得越來越長了,先是自己的故事,再是朋友的故事,然後是朋友的朋友的故事,現在居然寫起未曾謀麵的網友的故事來了。雖然生活中的“安潔”覺得自己的故事沒有《山楂樹之戀》中的那麽偉大,但是艾米依然選擇把安潔的故事寫出來,因為艾米執著地認為,一類愛情打動一類人,但沒有哪類愛情能打動所有的人。
這個讓艾米情有獨鍾的故事確實有著過人之處,情節真實曲折,引人入勝,以至於翻完整本書後很多讀者還高呼太短。一個好故事幸運地遇上了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因此《三人行》再上演出版奇跡也絕非偶然。
事實比虛構更離奇
在打造出一本又一本暢銷書之後,作為“史上最幹淨的愛情小說”的作者,艾米的態度似乎冷靜得多。艾米並非職業作家,她坦言自己隻是喜歡碼字。對於喜歡自己文字和故事的人,艾米親切地稱之為“知傻”,按照她的說法,她的作品是為了“知傻”而成,為“知傻”而寫的。比起一般作家來,她更看重平淡的生活狀態,因此也就更加的冷靜。於是,在作家、讀者為一顆紅白相間的山楂樹感動之時,艾米對《山楂樹之戀》的巨大光環提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史上”這一說法太誇張了。學統計學的艾米總是直率得可愛,真實到勇敢,她會在“艾園貼吧”裏和喜歡自己文字的人說悄悄話,鼓勵有故事的人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會去訪問有自己書評的博客,也會把“知傻”們的博客鏈接到貼吧。她不會炒作自己,隻是給讀者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如同一個又一個真實的夢境。
艾米喜歡收集形形色色真實的故事,並將其視為珍貴的收藏,她在“艾園”中說:這對我這個又想為“知傻”碼字,又不想自己動腦筋創作的人來說,真如雪中送炭。這當然隻是句笑談,艾米絕對不是她口中所說的不想動腦筋的人,她隻是深諳生活與文學的關係——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頭,隻有真實的故事,才會吸引人,並讓人記住。隻寫真實、寫生活的艾米正是以銷量和成功證實了那句話:事實比虛構更離奇。
文如其人低調平實
關於艾米的文筆,其實是文若其人。她的文字正如其人一般,低調、平實,細膩又永遠透漏著一些調皮。
可能是《山楂樹之戀》過於成功的緣故,艾米在讀者心中不免顯得有些悲情。其實艾米是個風格極其多樣化的作家,她可以躲在《十年忽悠》後像個小女孩般唇槍舌戰,可以在《不懂說將來》中一下子變得成熟而溫婉,可以在《至死不渝》中含蓄害羞,也可以在《三人行》中清新而簡潔,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可以在《致命的溫柔》中為了愛情超越常人理解的情理,也可以在《同林鳥》中變身成一個中年男子,以滄桑又不乏魅力的聲音訴說一對對夫妻的平常和離奇。她的故事千變萬化,除了同樣真實,有時看多了竟覺得不是出自於一人之手,這大概也就是艾米最高明的地方。她把自己深深地藏在文字背後,波瀾之間,讓讀者覺察不到她的存在,原原本本地還原生活。在讀者忘記還有一個作者的時候,也就是故事最真實的時候。
艾米的故事如人生,沒有絕對的黑白,沒有明顯的好壞,生活有幾個層次,故事就有幾個層次,恰似精心塑造的漫不經心,看似平緩的敘述,每句都有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