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官員不壞,政府不愛

(2009-03-30 06:09:04) 下一個
作者:冉雲飛


林嘉祥因猥褻女童,並口出狂言罵民眾為“屁民”後,竟然有劉功臣(劉功臣應該改名為林功臣,因為他是林這種官員的“功臣”嘛)這樣的官員出來為其辯護,說林是個好官員,是網絡害了他,叫囂要讓政府繼續鉗製言論自由,整肅網絡。林拿了納稅人不少錢,即便真做有好事也是他應該做的,做了這麽有標誌性的壞事件,居然還有政府官員出來為其喊冤,各級政府部門真是偏愛林這樣的“好官員”啊。

問題官員已成政府搶手的饃饃,他們就像劣質酒一樣,擱過一兩年便被另一番包裝打扮成如今搶手的“年份酒”,每位掌管這些官員命脈的人,喝上去都醇綿可口;隻有老百姓喝了,才知道這些搶手的“官員年份酒”,是十足的劣質酒精勾兌,喝了上頭打腦殼,喝了惡心嘔吐,甚至有生命之虞。 甕安事件中的主角縣委書記,現已成功出任黔南州財政局副局長;黑磚窯事件的主角之一洪洞縣的副縣長又出任了縣長助理(關於黑磚窯事件中被處理的官員,先後複出的已有幾位);至於到京城逮記者的最牛縣委書記張誌國(我曾寫過一篇《張誌國權傾胡錦濤?》)出任鐵嶺輕軌副指揮長,就更是滿世界都知道中國政府愛惜自己惡官員的典型例證了。

由於不是民選,官員升遷,都是政府官員通過各級組織部搞壟斷。壟斷必然導致賣官鬻爵,“跑部前進”。官位的價格隨著尋租空間的大小、肥瘦程度的區別等,各有不同,已是公開的秘密。 每個官員升到某一位置都所費不貲,必然形成貪瀆的連環,正是因為官員利用權力尋租形成了“互相貪瀆”的利益鏈,所以官官相護是如今官員生存生態的必然格局。之所以每一位惡名昭著的貪官、壞官,隔一陣就可以出來臭人,那是因為他的投資受益者——亦即他的保護傘比較硬,還在權傾一時的位置上——還有替這個投資者謀求更多利益的空間與能力,所以這些惡名昭著的官員就會隔一陣冠冕堂皇地出來臭街。也就是說,像這些壞官員惡官員之所以能得逞,是因為他上麵有直接庇護者罩著,這是比公開的壞官員惡官員更有權力的人,就像民間說的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一樣,受人之賄,與人升官。至於這受賄巨額資金,是否是納稅人的血汗,他們就不管了。

綿陽市委書記譚力的民間官聲之差,在四川已是公開的秘密。地震救災過程中,他許多處置的不當(地震後北川第一時間救人的稽延,堰塞湖時期安置民眾之不當,所轄地區發生像寶林鎮這樣貪汙救災款的事等),擅長做麵子活兒,在當地民眾中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用怨聲載道來形容都不過份。從他那張陪胡錦濤、溫家寶視察救災工作的唯上是瞻的笑容裏,就不難看出他的脅肩諂媚之一般,民間綽號“譚笑笑”是對他這種舉動的最好注釋。對譚力在地震後的一係列行為批評最多的,就是許多網站。而網站批評比較多則是凱迪、天涯社區,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據傳他將出任海南省委宣傳部部長,讓我們來看看曾經批評過他的網站,在他的領導下的新作為吧。或許官方對官員的調動可能有一種最新動向,你受哪一個地區媒體批評的最多,就派你去那個地區出任監管媒體的官員,使得那些擅長批評的媒體從此不發聲。當然這種趨勢,隻是一種推斷,如果真如這種推斷所說的話,那麽胡錦濤、溫家寶受西方媒體批評最多,他們應該去出任英美國家的總統、首相才是,以便把那些成天不聽話的媒體,按共產黨的意願管製起來。

不好的愛好,也會上癮的,這當然不是如今政府的創製。嗜痂成癖,美味無雙;墜溷而居,甘之如飴,這些“前輩”的榜樣力量,已使這個政府成癮甚深,樂於去做海上逐臭夫。官聲越差,官員越壞,越容易得到提拔,一方麵他們會使錢會巴結,另一方麵他們會在非常時期使用獨裁政府喜歡的霹靂手段,哪怕因壓倒一切而把穩定本身也給壓倒了,也在所不惜。看來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市井民言,被政府習得了精髓,官員升遷準則裏一定寫著幾個大字:官員不壞,政府不愛。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ranyunfei/archives/287592.aspx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