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養子防老”的不道德

(2009-01-05 07:21:12) 下一個
“養子防老”的不道德

  給女兒的信

  陳誌武

  2008年6月1日,刊登於《FT睿》中文雜誌2008年7月號

  陳曉、陳笛:

  今年你們分別是15、13歲了,過幾年就要離開我和你媽媽,去上大學、獨立生活。今天,你們正在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特別是文化觀、人生觀,這些觀念最後將影響你們整個人生的經曆、幸福、價值 ….. 我知道,今天用中文寫信,你們不一定看得懂,但寫下來,等你們的中文更好些後,或許還可再看。在此之際,我還是想跟你們交流一些我和你媽媽的想法、願望。

  首先,我要說,你們一生幸福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和指望,長大後你們做任何事情都應以是否讓自己幸福為標準。我們當然會希望你們總在身邊,所有的愛自己子女的父母都會這樣想,隻是,你們不要管我們的願望如何,隻要你們自己一輩子幸福,我們就開心。一般的中國父母都會跟小孩強調“孝順”、也指望著小孩長大後撫養他們,所謂“養子防老”。許多父母,或說整個中國社會,都以子女是否“孝順”來評判子女的“好壞”。你們千萬不要有這種包袱,我們真的不希望你們這樣想。

  說實在的,我和媽媽已經買好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甚至也買好長期護理保險,這種保險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老了不能動、需要他人長期護理,那麽,保險公司可以支付這種護理費用。等我們老了,我們要麽雇人照顧,要麽就去養老院。總之,我們會在經濟上做好各種安排,等年長後不用你們“孝敬”回報,不會讓我們成為你們經濟上的任何負擔。我們這樣做,不是因為擔心你們不“孝順”,而是我們太愛你們,太在乎我們會成為你們的負擔,我們真的不願成為你們未來職業追求、生活追求的負擔,你們的幸福是我們唯一的指望,這包括尊重你們長大後選擇職業、選擇男友的自由。

  這是什麽意思呢?設想一下,假如我和媽媽沒有自己的養老和醫療保障,而是將來完全靠你們養老的話,我們今天會讓你們隨便選擇專業與職業、選擇男朋友嗎?不會的!因為那樣的話,你們未來的收入、未來的丈夫不隻是決定你們未來的生活,也包括決定我們年老時的生活收入,你們未來收入的一份是我們的,也就是說,你們的一部分就是我們的產權,你們就是我們對未來養老、醫療的投資,那樣的話,我們能讓你們選擇學那些沒有收入的曆史、文學、哲學、社會學等專業嗎? 能讓你們去找那些沒有出息、未來不會賺錢的男生做男朋友並進一步為丈夫嗎?那樣的話,不管你們多愛某個男孩,隻要他未來的收入不會高、看起來也不會孝順,怎麽樣也不行,我們不能讓我們的退休養老變成個大問號的!

  所以,不隻是我們已想法買好養老金、保險等,而且,等你們長大成家後,也應該為自己買好養老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之後,也希望你們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做,要一代一代自己在經濟財力上獨立、自立,維護自己的尊嚴!

  為什麽非得通過金融產品實現自己一輩子的經濟自立、不能通過“養子防老”呢?為什麽不能強迫子女“孝順”、回報父母呢?說白了,我不想看到你們把生子養女看成是一種利益需要、把子女當成養老避險的工具,人的價值、人的生命應該超越利益訴求!我想說的是,在自己選擇懷孕、生孩子之前,你必須問自己:是不是因為熱愛小孩、熱愛生命、熱愛人之情才要懷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歡子女,但出於養老需要而生孩子,那麽,你真的對不起還沒出生的子女,因為在他們還沒出生之前,就被你賦予了終生的包袱,沒出生前你的孩子就無選擇地擔當了眾多責任,這樣做對後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養子防老”而生子的行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自私!—— 當然,在金融市場出現之前的傳統社會裏,為了生存,“養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可是,到了金融市場已很發達的今天,還要靠“養子防老”,那就過於自私、過於對子女不公平了。

  是不是說,小孩長大後不應該照顧父母、關照看望父母呢?不是。那就要看後代自己的選擇了,他們對父母的愛護、甚至撫養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選擇,但不應該是一種無選擇權的責任義務。中國儒家強調的“孝順”是一種強加的義務,這種義務淹沒子女的自由選擇權。這種強製是因父母自私的利益驅動而至。

  當然,我要強調,如果你們是出於愛小孩、出於對人情的熱衷,那麽,在有了小孩之後,你們就必須為這種愛的選擇付出代價,也就是說,你們必須對養育小孩、供他們上學有完全的責任,你們有義務把他們養大成人,讓他們長大之後成為他們自己的人,享有不屬於你們的獨立人格,更不是你們的產權,他們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人。之所以我們要強調這些,是因為如果你們不想承擔這種責任義務,你們完全可以選擇不生小孩,並同時利用金融市場安排好自己的未來養老等。這種選擇權和責任的匹配,對你們公平,對沒出生的小孩也公平。

  我很高興地說,我和媽媽對你們沒有壓力,平時要你們好好學習、要進取向上,不是因為我們有所求,而是完全從你們自己今後的幸福著想,因為我們愛你們,你們生活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說實在話,我們今後不需要你們的任何經濟支持,也不會拿你們未來的成功在朋友麵前炫耀。你們的專業選擇、職業追求、生活道路,我們會盡我們的判斷給你們參謀,但是,這些參謀判斷完全是基於對你們的利益的考慮,而不是基於我們的利益,因為我們對你們隻有愛護,沒有我們自己的利益訴求。

  希望你們今後也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通過養子來防老,而是給孩子以自由,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你們的爸爸。

  2008年6月1日於耶魯大學。

http://www.bullog.cn/blogs/chenzhiwu/archives/264697.aspx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