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艾米:汶川地震三個月祭

(2008-08-12 06:56:15) 下一個

三個月前的今天,在四川的汶川 - 北川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近十萬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上萬名孩子。

三個月過去了,我想不出有什麽可以拿出來告慰那些死者的,唯一可做的是,寫一個帖子表示對死者的祭奠。

有人說,在奧運這樣的大喜日子裏提到地震死難者是在“憶苦思甜”,而他討厭這種憶苦思甜。現在應該喜慶,因為中國人受列強欺負多年,現在終於揚眉吐氣了。

我說:錯 ! 我這不是憶苦思甜,你那才是憶苦思甜。

“憶苦思甜”是文革中興起的一種政治演出,表演者往往是那些“苦大仇深”的老貧農,老雇農,他們到各個單位去,回憶他們在解放前的苦難生活,有的還專門做出解放前他們吃過的“糠菜”,讓那些聽眾品嚐,讓聽眾切身體會解放前有多苦,從而認識到今天有多“甜”。

所以“憶苦思甜”就是憶過去的苦,思今天的甜。憶過去苦的目的是為了襯托今天的“甜”,也就是說,這個“甜”是通過比較才體現出來的。

隻要找對了比較對象,無論多苦的事都能變“甜”。老貧農老雇農的“文革今天”的生活,也無非就是不用吃糠咽菜,能吃上三頓米飯。一日三餐能吃上飯,本不是什麽很“甜”的事,隻是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但因為有過從前連飯都吃不上的年代,所以今天能吃三頓飯就相當的甜了。同樣,老貧農老雇農們在“文革今天”過的是冬天沒暖氣,夏天沒空調的生活,本來是很苦的事,但比比從前連褲子都沒得穿的年代,也就相當“甜”了。

我不是老貧農,我也沒什麽“過去的苦”要訴,我說的不過是三個月之前發生的事。三個月,連中國人紀念死者的“百日”都沒超出,自然不能算“過去”。而且這是一件尚未劃上句號的事,凡是沒劃上句號的事都不能稱為“過去”,都是現在的一部分,所以我不是在“憶苦思甜”,而是在祭奠死者。

而你,則是典型的“憶苦思甜”,因為你今天的自豪完全來自跟過去的比較。你之所以感到如此激動,是因為你想起了往日苦,想起了列強欺負中國的年代,那時有誰會讓中國燒錢辦奧運?都是找個借口就進來搶錢了。而現在列強們已經不敢直接進來搶錢了,他們允許中國自動燒錢,你能不感到“甜”嗎?

但我覺得你並沒有揚眉吐氣,因為你那兩道眉毛生來就跟某人一樣,是兩道“倒八字”眉,怎麽揚也揚不上去。而你骨子裏終究是個奴才,朝“列強”吐的是諂媚的氣,朝自己的兄弟姐妹吐的是汙濁之氣。你看你,一切以“列強”的好惡為轉移,奧運開幕式得到幾個“列強”的好評,你就高興得找不著北了,喜慶得連祭奠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顧上了。

辦一個奧運,本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很多國家都辦過,有的國家辦了好幾次了,據說下屆的東道主英國就將是第三次辦奧運。不僅如此,辦奧運本來隻是一個城市的事情,我們聽說過“亞特蘭大奧運”,“洛杉磯奧運”,“漢城奧運”,還沒聽說過“美國奧運”,“韓國奧運”。

北京辦奧運,居然連汶川地震死難者都不能提及了,也太霸道太無情了吧?

不是把祖國比作媽媽的嗎?那麽全國人民不都是媽媽的孩子嗎?汶川地震死難者不就是你的兄弟姐妹嗎?兄弟姐妹死了不到百日,你要狂歡是你的權利,但你沒有資格壓製其它兄弟姐妹祭奠一下死難的兄弟姐妹。

我知道中國現在很富,拿成百上千億出來辦奧運不算什麽。我也聽說辦奧運很合算,能讓中國賺得銀子花花的。我隻希望那些管理我們祖國母親財產的管家們也能拿出一些錢來撫恤那些地震死難家屬,增加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以此告慰地震死難者,尤其是那些死難的孩子。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