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 ??年出版的《大日本全圖大日本全圖》》琉球部分琉球部分,上麵沒有對釣魚島(專題 | 博客 )的標示。(海洋報圖片)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685659
從日本老地圖看釣魚島( 專題 | 博客 )歸屬 一張由曆史學家鄭海麟收藏的出版於130多年前的地圖,已經成為當下中日島嶼爭端中最有力的證據之一。在這張由當時日本陸軍參謀局繪製出版的《大日本全圖》上,完全沒有對釣魚島( 專題 | 博客 )的標注,這充分說明釣魚島在曆史上絕非日本所有。而當人們進一步研究這張地圖的細節和曆史背景,就會從中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出版時間——1876年 1876年,清光緒二年,日本明治九年。如果從1867年幕府將軍向天皇“奉還大政”時算起,日本的明治維新已經進入了第10個年頭,帝國的“精英”和豪族們已經看到了富國強兵的希望。盡管日本自身仍背負著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其對外擴張的野心已顯露無遺。就在這一年的1月,日本政府以追究其侵入朝鮮水域的“雲揚”號等軍艦遭炮擊、並引發武裝衝突為由,派遣黑日清隆為全權代表,率領7艘軍艦,1000多名陸戰隊士兵開赴朝鮮,強行與朝鮮政府談判並締結條約。朝鮮政府在武力脅迫之下,於2月26日在江華島簽訂了所謂《朝日修好條約》,亦稱《江華條約》,由此打開了朝鮮的門戶。而就在前一年,日本強迫琉球國停止向中國朝貢。再前一年,即1874年,日本借故進犯中國台灣,向清廷索得50萬兩白銀。中國東部海疆大亂初現。 事實上,1876年的中國在內政外交上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這年1月,洋務派著名人物郭嵩燾遠赴英國,成為中國近代外交史上第一位駐外使節。號稱中興名臣的左宗棠在西北抗擊沙俄,打響了收複新疆的戰役。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投入運營。而就在前一年,清廷開始籌建北洋、南洋水師,並向英國購買了4艘炮艦。 然而,對於東部海疆出現的巨變,清朝政府卻顯得異常軟弱。朝鮮、琉球當時是中國的屬國,台灣更是中國的領土。日本迫使朝鮮簽訂《江華條約》之前曾派使臣到北京試探清朝的態度。而清朝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則表示,朝鮮雖隸屬中國,一切政教禁令,完全自主,中國從不與聞。這種畏縮退避的態度助漲了日本擴張的野心,也成為日後影響東亞局勢的重要因素。出版機構——日本陸軍參謀局 鄭海麟收藏的《大日本全圖》是1876年由當時的日本陸軍參謀局繪製出版的。那麽,日本陸軍參謀局是一個什麽樣的機構呢?它實際上是著名的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前身。 1871年,即明治4年,日本兵部省設立了陸軍參謀局。次年2月,兵部省拆分為海軍省和陸軍省,陸軍參謀局改為陸軍省參謀局。1873年4月,陸軍省參謀局改稱第六局,1874年改回原名。1875年6月改為陸軍省直屬機構。1878年12月改稱參謀本部,從陸軍省中獨立出來,實現了軍事行政與軍令的分離。1886年3月,參謀本部內分設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掌管海軍和陸軍軍令。1888年,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改為海軍參謀本部和陸軍參謀本部,而陸海軍全軍參謀長稱為參軍。1889年,陸軍參謀本部長改稱參謀總長。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初,即確立了“開疆拓土”的國策。日本的軍事機構正是執行這一國策最直接、最積極的勢力。1876 ??年,日本雖已強迫琉球國與中國斷絕朝貢關係,但尚未正式占領琉球。而在這一年日本陸軍參謀局出版的《大日本全圖》上已經把琉球繪入版圖。但即使在這樣一張擴張性的地圖上,離琉球近在咫尺的釣魚島諸島都沒有被囊括在內,可見釣魚島的主權根本不屬於日本。曆史辨析——琉球王國 在日本國內對釣魚島問題有這樣一種觀點,即釣魚島屬於琉球,而琉球屬於日本。但事實上,釣魚島在曆史上並不屬於琉球王國,而琉球群島原本也並不屬於日本。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台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由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先島諸島組成。明清兩朝,琉球王國一直作為中國的屬國,國王接受中國的冊封,使用中國的年號,但也一直受到日本的侵擾。 明治五年,即1872年,日本趁琉球使者到訪日本之際,突然強製“冊封”琉球國王為藩王。而後,日本方麵不斷施加政治、軍事壓力,進一步脅迫琉球王國斷絕與中國的宗屬關係,但均遭到琉球王國的拒絕。1875年8月,琉球王尚泰在答複日方的信中說不能“忘卻中國累世之厚恩,失卻信義”。琉球王國還給西方各國公使發信,請求援助。 1879年,日本不顧國際公法,秘密派出軍警人員,采取突然行動,占領琉球,將琉球國改為衝繩縣,並強迫琉球尚泰王去日本。琉球王國曾秘密派員赴天津謁見李鴻章,請求中國出兵。清政府也曾據理力爭,但終究未能派兵援助琉球。琉球從此被日本吞並。 而在這張1876年日本陸軍參謀局出版的《大日本全圖》上,亦即在日本徹底吞並琉球王國之前,已經把琉球繪入版圖,足見其擴張的野心。但在這張地圖上,卻並未繪入釣魚島,這也從一個側麵證明了釣魚島並不屬於琉球。事實上,日本當時對釣魚島還一無所知。 釣魚島完全是中國人最早發現、最早命名的。早在明朝永樂年間印行的《順風相送》一書中,對釣魚島即有詳細記載,這本書的謄抄本現藏於英國牛津大學波德林圖書館,書中使用的名稱為'釣魚嶼'和'赤坎嶼',也就是今天的釣魚島、赤尾嶼。中國人在釣魚島采珠、集藥、捕魚從未間斷。明朝嘉靖十一年陳侃所著《使琉球錄》中對釣魚島也有明確記載。明朝政府為防禦倭寇,形成了許多海防專書,並在書中配列了各種沿海圖。1562年,由胡宗憲主持出版、鄭若曾編纂的《籌海圖編》,進一步將釣魚島列嶼劃入福建省版圖,並將其作為防禦倭寇的軍事據點。1621年至1628年施永圖編繪的《福建海防圖》明確記入了釣魚山、黃尾山、赤嶼等島嶼,都在福建海防範圍之內。而且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早期繪製的地圖上,釣魚島、黃尾嶼、赤嶼島等島嶼名稱都是依據中國閩南語發音標注的。 而日本公布的官方文件稱,1884年日本人古賀辰四郎發現了釣魚島,1885年以後,日本政府派人多次勘察釣魚島,這比中國的記載晚了至少幾百年。在1876年日本陸軍參謀局出版的這張《大日本全圖》上,根本看不到釣魚島的蹤跡,由此可見,日本對於釣魚島的占有是毫無曆史根據的。(海輯) 意外的發現曆史的物證 ■實習記者王中建 上世紀90年代初,曆史學博士鄭海麟正在日本東京大學等著名學府從事曆史和國際法學習與研究。有一個星期天,他像往常一樣走進了東京一家常去的書店,無意間發現舊書堆裏有個牛皮紙信袋,他打開一看,裏麵是一張背後裱有防潮棉紙的日本明治九年(1876年)陸軍參謀局繪製出版的《大日本全圖》,圖的上方正中用隸書大字寫著'大日本全圖'字樣,下方用正楷書寫著'陸軍參謀局'。” 鄭海麟仔細觀看著這張圖,發現它是銅版雕刻墨印的,非常精密,全圖由四張印刷頁麵拚接而成。看著看著,鄭海麟驚訝地發現,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沒有出現在這張地圖上,這讓他心頭一震。這可是1876年日本陸軍參謀局繪製出版的地圖啊,上麵並沒有標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那片海域是空白的。而根據國際法的規定,一國公布的官方地圖在領土歸屬上具有國際法效力。這張1876年的日本官方地圖充分證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絕非日本固有領土。 這張地圖印製得如此精細,充分展現了百年前印刷技術的精湛,肯定是原版的 ??,不可能是仿製的。曆史和國際法正是鄭海麟研究的領域,他馬上意識到這張地圖的價值。鄭海麟是這家書店的常客,與書店老板很熟,於是就從書店老板手中買下了這張地圖。 這張地圖讓鄭海麟改變了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此後他開始大量收集資料、潛心鑽研,於1998年出版了《釣魚台列嶼之曆史與法理研究》一書。書中以詳盡的史實、確鑿的證據證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鄭海麟說︰“據考證,日本官方是在1885年前後,為推進南侵台灣的計劃,需要了解由琉球群島到台灣之間的地理環境,才通過英國人的海圖了解到釣魚島列嶼的存在,並且還了解到這些島嶼與琉球王國毫無關係,而且早已有中國的命名,屬於清朝的領地。甲午戰爭時,日本政府秘密通過'內閣決議',單方麵決定將釣魚島列嶼'劃歸'衝繩縣管轄。這一舉措完全不符合國際法。” 近年來,鄭海麟的研究又有了新發現,在18世紀、19世紀由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繪製的地圖上,釣魚島、黃尾嶼、赤嶼島等島嶼名稱都是依據中國閩南語發音進行注音的,而日本人最早獲得有關釣魚島列嶼的知識就是來源於這些地圖,而且注音也是用閩南語。這進一步證明,這些島嶼的命名源自中國,中國人才是釣魚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