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底下一個琴媽的帖子,為孩子練琴付出了這麽多的耐心和愛,我女兒也是小提琴琴童一枚,也想趁便回顧總結一下我女兒的琴路,希望琴爸琴媽們多砸砸,我們好學習改進。
我家勉強算是有點音樂細胞遺傳,姥爺拉二胡,年輕的時候在幾萬人的單位樂隊裏拉首席,現在也曲不離手。奶奶平時彈鋼琴。我和LG則是什麽樂器都不會,隻是愛聽,車裏老是有心愛的CD。
女兒小寶寶的時候對聲音的反應是手舞足蹈。我們帶她去音樂會,她聽到音樂就掙脫懷抱到走道裏跳舞。有時去餐館吃飯,有樂隊現場演出,她也放下吃的湊跟前伴舞去。去超市也會跟隨背景音樂起舞。這都是2歲之前的事。我們首先意識到她可能有點舞蹈的天分,3歲的時候送去學的舞蹈。音樂方麵就是開車的時候聽點音樂,平時去聽聽本地的小音樂會,參加一些適齡的音樂活動。孩子4歲的時候,她身邊的小夥伴就陸續有去學鋼琴、小提琴的了。我們也問她,她說不想學。那就算了。還是聽音樂,也傾聽自然界的一切聲響:鳥叫,雨聲,瀑布聲。。。想起小克力斯朵夫的音樂啟蒙是大河奔流與教堂鍾聲,也許異曲同工,我們當時並無刻意,隻是喜歡。5歲的一天,孩子在車後座忽然說:“媽媽,鋼琴象珠子,小提琴象絲帶。”我就問她更喜歡哪個多些?她說喜歡絲帶,可以纏來纏去好多花樣。慢慢慢慢,6歲過了,自己著急一定要學小提琴,這樣才去學的小提琴。
小提琴老師本人是從3歲琴童長起來的,可以看出虎媽留在他身上的痕跡,對孩子細節摳得很認真。我們最開始磨合了一段,實際上現在也在磨合中。我希望老師多考慮保護孩子的熱情,老師則希望我變成虎媽。我開始聽老師的,後來發現不成,現在我是和孩子串通一氣在家放水,哈哈。同時我也和孩子說,老師對你寄予很高希望,所以才對你嚴格要求的,是以他的方式來愛你。孩子現在對老師的嚴格很配合,對老媽的放水很享受。
從學琴第一天開始,孩子就聽老師說,今天隻要喘氣,就要練琴。開始是嚇得,每天主動兢兢業業練琴,但是完成老師作業就解脫。我看這樣不成,就索性放開老師作業,大方向對了就成,你喜歡怎樣拉就怎樣拉,老媽一樣給你簽字。這下我才感覺孩子自由了。她每天在小提琴上學鳥叫,學冰淇淋車的音樂,學大人說話的聲音,學媽媽車上的音樂,好聽難聽不論,還自己鼓搗出好多新曲子。每天拉琴到很晚,都要我們一再催促才戀戀不舍放下琴去睡覺。一大早起來,摸出琴來又和小鳥交談去了。我們旅行也要帶琴,出門散步也要帶琴。周末還在後院給鄰居小夥伴開獨奏音樂會。
現在學琴隻有半年,老師隻教了兩三首曲子,她自己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上所有曲子都摸下來了,此外電影裏的曲子,學校音樂課教的歌曲,她也都能摸個八九不離十。從學琴第一天到現在,沒有一天是媽媽爸爸催促去練琴的,開始是懼怕老師,後來完全是自己喜歡了,我們要催的是該睡了別拉了!
我估計我們是培養不出音樂家,培養一個終生熱愛音樂的人於願已足。也許她以後又不喜歡小提琴,喜歡別的樂器去了,也許根本就不喜歡樂器了,都沒關係,有顆樂聲常駐的心就好。
昨天晚上她給我拉鳥叫,讓我分辨哪個是早晨的鳥,哪個是晚上的鳥,我分辨不出。女兒說:“早鳥happy,晚鳥lazy,媽媽你聽我再拉一遍。”
我真享受音樂中她美好細致的小小心靈,這不是足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