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畝園

溪畔覓鶴影,東籬采新菊
正文

說說北京的吃

(2017-01-13 18:31:54) 下一個

                                            說說北京的吃

                                                       ---吃貨吃在北京的一點兒感想

            這次回北京比以往時間長,便有了閑逛的機會,去吃一吃我想念已久的那些北京吃食。

            首先慶豐包子鋪的炒肝兒覺得比以前好多了。肝兒、腸挺多的,鹵子打得稠糊糊的,味道也不錯,我連著去吃了好幾次。最後一次我索性端了個鍋去買。師傅見我的鍋挺大的,就說:“得,咱裝滿點兒,我多給您一勺。”您瞧,這是個會做買賣的人不是。不管他真多給了沒有,反正讓買主聽了高興,下回還愛來。

           但我表弟說:慶豐包子鋪的炒肝兒不是最好的。可我也沒時間去找更好的了。所以也就知足了。現如今慶豐包子鋪的包子雖然花樣不少,可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吃,比起當年西四包子鋪的包子那簡直沒法提。

          吃了幾次不同鋪子的灌腸,都令我無比失望。灌腸應是鐵鐺上抹上油,一點點煎出來的,外焦裏嫩。可如今的都是油鍋炸出來的,硬梆梆的,味道也不對。

            喝了一回豆汁兒,好像也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了。焦圈兒又涼又硬,皮得咬不動。

            在護國寺小吃店喝了一回麵茶,挺不錯的。喝麵茶不能用勺子,用勺子一攪和,麵茶就泄了,就不好喝了。應該是手端著碗底,嘴溜著碗邊,轉著圈兒的吸溜。可我看著周圍的人沒這樣喝的,得,咱也甭擺這譜了,就拿勺招呼吧!

             糖耳朵是我的最愛,可護國寺小吃店的糖耳朵仍如前兩年吃的一樣,硬糊糊的,一點兒不招人喜歡。還不如我在家樂福超市買的一包三個的,糖殼包著蜜,很是綿軟。

           早點一直想吃糖油餅和炸糕。家門口早點鋪的糖油餅真是差勁,隻是油餅上刷了薄薄的一層糖水,也就有點兒糖味兒罷了。想想我們小時候吃的糖油餅上麵厚厚的一層糖殼,我總是先把糖殼摳下來吃掉,再把油餅泡到豆漿裏吃。現在的糖油餅甭說糖殼了,你就是拿舌頭舔舔那點兒糖,也舔不出多少甜味兒來。

           不知為什麽家門口的小吃店也不賣炸糕了,但在護國寺小吃店吃了兩次炸糕,雖然比我記憶中的顏色好像變淺了,但是外殼有些脆,內裏的豆餡兒甜甜的,熱熱的,真是好吃。

            家門口小吃店的豆腐腦挺不錯的,差不多每天都去買,量也挺大的,早上喝一碗也就飽了。

             現在為了標榜北京的特色,差不多的飯館的菜譜上居然都有北京小吃,即使是有名的大飯店。但不過就是豌豆黃呀,驢打滾呀,艾窩窩什麽的。地道根本談不上,味道也就甭提了,也就是應個名兒罷了。

             前兩年去大董烤鴨店,那裏的烤鴨人們都說好過全聚德,可我並沒覺出怎麽樣來,隻是價格挺嚇人的。倒是他家有樣學樣的做的北京小吃的拚盤挺招人喜歡的,每樣東西都小小的,挺精致。特別是那個我最愛的糖耳朵,比起北京那些老字號做的好多了。

           說起北京烤鴨,今年去吃了一趟全聚德。圖就近,就去了離家不遠的大鍾寺店。徹底毀了咱那點兒念想呀!店堂窄小狹仄、環境差不說,端上來的烤鴨雖然擺成了一朵花樣兒,可是味道全不對。餅,大概是回鍋的,最後都粘成了一坨。其他的菜也無法恭維。不知是全聚德隻顧得了擴張,整個質量都下降了呢;還是我去錯了地方,沒找對門口。反正分店多了,質量不保,砸了牌子,可就真得不償失了。

          過後又去北平樓吃了一回烤鴨,心情還算略微好了一些。

           還去護國寺的爆肚滿吃了一回爆肚。 小小的一盤兒,剛夠塞牙縫兒的, 價格真不便宜。但是還挺嫩的。 特別是那小料, 味道真不錯。 可是 小料還是單要錢的。 我不知道還有誰專專點 了爆肚,不沾小料的,那寡淡的爆肚咋吃呀!

           回美時,拎回兩大匣子稻香村的點心。(在美國海關,那位黑大嬸兒把我的點心匣子還打開仔細查了一遍,就差嚐兩口了。)頭一盒點心是在超市附設的稻香村買的。當時就圖那裏人少不排隊了。可事後朋友告訴我,超市裏的稻香村和稻香村的本店不是一回事。超市裏的是南方的,本店的才是北京的。南方的也不如北京的好吃。於是豁出去排隊,又在本店買了一盒。回來仔細一看,盒子上還真寫著呢。一個是蘇州的,一個是北京的,可其實都是北京郊區的工廠做的。到底味道有啥區別,這咱還沒來得及比較呢!

              其實不管味道如何,隻要不大走樣兒,聊慰鄉愁,就足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