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曾說:“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是喚起興趣。”
雖然,人的一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可能展現的側重點不同,但是,越早明白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了解自己真正的愛好,夢想和追求,越可能少走彎路,少浪費資源和時間,就會越早接近自己的本真。
學習和工作不再是勞碌奔命的負擔,而是實現夢想的平台。日子是在自得其樂快樂無比中度過,成就感和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
兒子君子高考塵埃落定。被夢想大學“殘忍”拒絕,但仍有“無名”大學可選。我說的殘忍,是這些所謂“名校”有眼不識泰山,他們是對自己殘忍而不自知。這麽有才的少年不錄取,實在令人遺憾。送它們差評。
哈哈,正是教兒子這句中文的最佳時機:今天你對我帶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誰的損失還不一定呢。
兒子的名言,Who Cares。
對於他對高考結果的態度,我不僅給予高度的讚同,還相信他對未來的宣言一定能夠實現。
他的目標不是成為學霸,而是要做霸道總裁。他不是為了爭取工作機會而學,而是要為創造工作機會而學。兒子的目標一向是十分明確滴。
其實,能上名校就上名校,可喜可賀。不能上名校,就上非名校,同樣應該得到讚美鼓勵和支持。成長是一生的努力。
父母千萬不要因小失大,過分執著於大藤小藤,Top東Top西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發掘自己,開發自己。
有些中國父母,即使移民來美,國內應試教育的那一套,還是不肯放棄,仍然抱持勝者王侯敗者寇的狹隘心態,動輒以成敗論英雄。孩子的未來人生還沒開始,就以上什麽大學預設了孩子將來的結局,實在可悲。豈不知,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作為高中畢業生的老媽,我奉勸那些為了進名校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父母。有些代價,比如,摧毀孩子的獨立思考精神;限製孩子的發展方向;以自己的夢想代替孩子的夢想;為了光宗耀祖以麵子工程至上;為了攀比不惜毀掉親子關係;功利心極強的各種短視做法;這些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和傷害,可能是一輩子也無法彌補和挽回的。
稱霸時尚舞台20年的《時尚巴莎》總經理蘇芒,在她的《時尚江湖》一書中,開篇是王石寫的序。在序中,王石的一段文字尤其觸動了我的內心。
使我感慨萬千的,不是蘇芒從花花世界名利場的舞台中心,毅然辭職回家照顧老人,也不是她始終衝在時尚的前沿和萬紫千紅耀眼奪目的各種行頭, 而是王石描述的她的經曆。她出身音樂世家,從小學習古箏,15歲保送進入中國音樂學院。19歲音樂學院畢業,並沒有繼續音樂的工作,而是轉身去了一個幾人的雜誌當起了小編輯。王石問她,為什麽沒有選擇繼續音樂生涯?蘇芒的回答令王石及其意外。她說:“不喜歡。” 她從小的夢想不是當音樂家,而是當作家,她喜歡張愛玲,《百年孤獨》。
可是,一路走來,19歲之前,她與音樂纏鬥十幾年,為什麽沒有人在乎她真正的心聲和夢想到底是什麽呢? 那些有權利有能力有機會左右和裹挾她夢想的人,是不是應該加以反思?
好在,蘇芒是極其有勇氣的人,也是非常幸運的人。當她最終勇於麵對內心追隨夢想時,毅然決然另起爐灶,從新出發。可是這是多麽大的資源浪費和時間損失呢。
曾認識一位當年少年科技大的物理神童。全額獎學金在美國讀完碩士博士,最後為了掙更多的錢,輕易改行幹了與自己所學專業毫不相幹的工作。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終身教授陳誌武在一篇微信刷屏的文章《為什麽世界一流大學金融係都不愛招中國人》中談到:“中國的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博士論文研究時也還可以,但是,等到了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製崗位時,都表現不好。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他從實際經驗中得出結論,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國的學生極少數是因為自己喜歡而研讀經濟學,金融學,絕大多數是出於父母的壓力和安排。
其實,不僅經濟學和金融學,許多中國父母在高薪活少離家近的各個專業領域,都非常“有遠見”的喜歡包辦和幹預孩子的學業和未來。選什麽專業,先要看將來是奔小康還是達富貴,哪個掙錢多,就向哪個下手。孩子的興趣特長適合度,要為錢讓路排在後麵。
考完大學,無論結果如何,最應該做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慶祝階段性的勝利,共同憧憬和規劃馬上到來的豐富多彩令人振奮的大學時光。做好上大學的心理和思想上的準備比什麽都重要。
難道不應該抓緊時間用美食加感恩來一起歡度剩下的幾個月嗎?反正吃貨從來不會缺少大吃一頓的高尚理由。
人生一世,千帆過盡,總要麵對自己的內心。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夢想裏,別人的安排裏,找不到自我,無法使人生得到全力而極致的綻放,是可悲和令人痛心的。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及早覺醒,幫助孩子喚醒他們內心的夢想,而不是聰明絕頂沾沾自喜的親手製造一出又一出的人生遺憾和悲劇。
(圖片來自網絡)
祝開心一笑!
每星期五上午更文,敬請關注!歡迎來MyHappyChoice參觀!
可不可以也挑點小骨頭:文章讀起來感到一股“怒氣”。博主提到“被夢想大學殘忍拒絕”,就是說兒子的近期理想還是那所學校,也就是說,還是遇到了一個挫折。“我奉勸那些為了進名校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父母”,這裏能謙遜平等一點似乎更好。我家女兒是學霸型,我們也自認是如果子女能進名校將不惜一切代價的父母。上名校和立誌CEO並不矛盾,博主不是也說“能上名校就上名校,可喜可賀”嗎?
從小就油嘴滑舌謊話連篇的,就去學做CEO。
如果沒有上述兩天分的,但能頭懸梁錐刺股的吃苦的那就去學醫吧
但我仍然認為應盡可能讓孩子至少能接受到自己感興趣的大學教育。周末快樂!
美國有很多好學校,有誌向的孩子上那裏都會成功的。美國有3千所大學,但在國人眼裏隻有一百所, 不對,隻有5所。。
祝福你家君子,做自己的主君,成自己的大王。 BTW, 我們這出CEO最多的學校,排名快接近100,遠遠超過騰校。。。
愛永遠也不是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別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