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5)
2019 (52)
君子,二少兩個兒子相繼在美國出生以後,我和幫主全然沒有像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好學上進的父母們那樣,為孩子的教育進行係統工程安排。等到上學年齡,把孩子歡天喜地的送到學校塞給老師。放學回來,頂多督促一下家庭作業,再找一個能夠瘋玩的體育運動,就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像幫主和我這種對教育極不負責的父母,我很有自知之明的斷言,隻有在美國這樣寬鬆的教育體係下才能勉強存活。如果在全民皆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擁有絞肉機般教育體製(郎鹹平語)的祖國,不被老師生吞活剝,也得被批的天天尋死覓活。
隨著祖國一天天強勝,周圍的朋友們也將孩子學中文,納入了必不可少的教育體係。教會的好姐妹,過來人,也常常詢問:“孩子學沒學中文啊?一定讓孩子學中文,將來肯定有用。”這話我是完全徹底讚同的。學音樂,學跳舞,學畫畫,如果不是孩子哭著喊著要學,其實是可學可不學,將來都可慢慢學。但學中文卻是非常非常緊要的,要從娃娃抓起。不為別的,就為一個“難”字。當然,一個“難”字根本無法形容中文的難,至少得用無數個“難”字才可描述。不趁著孩子小的時候學點中文,長大以後隻能對中文高山仰止,望洋興歎,還要加上扼腕長歎,捶胸頓足。
有網上對中英文難易程度的調查為證:
中文“我”:朕,寡人,臣,在下,臣下,不才,小生,小的,學生,小女,民女,貧僧,貧生,咱,
俺,額(e),臣妾,賤妾,貧妾,本宮,哀家,本尊,此處省略多個等!。
英文“我”:I。
想法歸想法,要怎樣讓孩子學中文,又成了幫主和我的糾結。是在家教?誰來教?還是送到中文學校去學?趕快了解一下送孩子去中文學校的媽媽,孩子學的效果如何?被問的媽媽無奈的說:“兩年,已經能寫自己的中文名了!”聽後心中慘遭打擊,當下決定送中文學校這條路絕對不劃算。那就剩在家自己教一條羊腸小道了。因為幫主對中文重要程度的認識遠遠沒有我深刻,當然教中文的責任就無法逃避的掉在本尊的頭上。俗話說:“貴在堅持”。而從反麵講,如果沒有堅持,效果肯定白扯。自從決心教君子和二少學中文以後,我把家裏豐富的中文儲藏都折騰出來。有兒童故事,有畫書,有卡片,有
終於盼來解放了。君子小學六年級,二少四年級時,學校聘請了中文老師,每星期兩天,在放學後有兩次中文課。聽到這個消息, 激動的手都不住的顫抖,終於有人可以擔起我肩上的重擔了。在我循循善誘的勸說之下,兩人終於同意報名上學校的中文班。教過君子和二少中文的老師,我是一刻未敢耽擱就慕名而謙虛的跑去認識的。第一學期,是個美國土生土長的白人,說的一口標準的京腔京韻,在倍感吃驚之餘,隻剩心中無限的慚愧。第二學期,是位從中文學校請來的很有經驗的老師。第三學期,更是一位上了當地電視台的優秀中文老師。君子轉去初中上學以後,就剩二少在中文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咬牙堅持。這個學期,二少終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上演了從中文班的大逃亡。
上個月,二少的中文水平偶然曝光。正值幫主回國探親,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二少在客廳急急的怪叫:“媽媽,爸爸罵人!”我聽了,滿心狐疑,這大早晨的,誰在罵人?二少一臉憤怒的將電話遞給我,“媽媽看,爸爸罵人。”我接過電話,看到微信的留言寫著:“好的”。原來二少把爸爸的留言看成了“媽的!”我的天老爺,我被二少的中文震得立馬兒捧腹笑翻在地。
痛定思痛之後,我絞盡腦汁的冥想數日,到底學中文的叉子出在那裏呢?在苦苦的求索之後,自己終於暗中總結出,用於未來的一套方略大計:溫故而知新,耐心加愛心。要想持之以恒,必須鼓勵加表揚。在新的政策出台後,一個星期已悄然過去,除了君子抱怨了兩次耽誤他讀科幻小說,二少學習的熱情已然空前高漲。
在孩子學中文糾結的道路上,我深深體會到,雖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如果沒有糾結,那顯然是極度不正常的。
教育孩子真得不易。謝謝分享。
問好山韭菜!
大部分華裔從小接受的是偏重邏輯和細節的西方教育。但是,他們使用的中文教科書,很多是按照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凡事滿足於一個答案或結論,不過問其中的緣由和道理)編寫的。因此,打開書本,看到的往往就是漢字,卻不見其中的秩序、條理和邏輯。那樣的課程設計讓學生認字不得要領,學習沒有頭緒。他們事倍功半記住的漢字都是孤立、零碎的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結果是越學越難學,越學越無趣,無數人隻好選擇放棄,遠離中文。
http://www.holisticedu.us/text_book.php?url_cat=text_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