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黃河大合唱>>三次唱響歐美
-寫在7.7第一個「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在舊金山啟動之際-
公元2014年的7月7日是個不同意義的7月7日, 它是七七事變七十七週年的七月七日。這一日,第一個「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WWII Pacific War Memorial Hall)將在舊金山正式起動。剛好該紀念館館長方李邦琴女士是美國和諧之聲藝術團近年主辦的三場歐美<<黃河大合唱>>(以下簡稱《黃河》)大型係列演出的主要推動者及讚助者之一。因為這些活動都是緊密相關的,筆者將分三次陸續回顧此三場《黃河》的演出:2010年9月12日年全球華人維也納金色大廳《黃河》之旅;2011年9月12日美國聖荷西表演藝術中心“和平頌”– 《黃河》演唱會;以及2012年9月22日釣魚台重大危機時在北加州Montgomery Theatre 舉行的“勿忘九一八,保衛釣魚台“ 的《黃河》音樂會。
2010年全球二百華人維也納金色大廳<黃河大合唱>音樂之旅
.

今日之首篇就講維也納金色大廳之行(因籌備過程中內部一直稱“黃河–維也納”,以下就沿用這個簡稱吧),其實內容都不要再寫,因為金色大廳之行一周年後發行的“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黃河大合唱>>演出之旅紀念冊”中前言和後序各三篇都已講得很清楚,現在直接抄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其中第六篇也就是最後一篇專講征戰金色大廳的原委. 筆者作為“黃河–維也納”演出總策劃及美方總領隊,負責代表主辦單位“和諧之聲藝術團”理事會的主要領導們寫個總結,是為 “黃河之水,和諧之路”的總後序。查了好些艱苦抗戰14年的史料,腦子裏隻塞滿了兩個字:“恥辱!”,於是流著淚,寫下原稿三千字,主講三個問題:一是甲午及之後各次日本侵華戰爭的慘痛回顧;二是21 世紀將要麵對的中日大戰。是日本要打,中國被逼打回去。打勝這場仗,中國才能贏得未來500年的和平,否則永無安寧;三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黃河》必須年年唱,《黃河》必須唱全球!後因《紀念冊》篇幅和成本的控製,這個總結性的後序就剪裁成現在大家看到的這一千字。

有一件事筆者在此講點個人意見。據報道,宋祖英在2014年中國政協會議期間講:“去金色大廳演出,我確實開了一個壞頭!”。應該如何看待? 一. 近年中國國內一窩蜂紮堆去金色大廳演出好不好?不好,沒有實際意義的去那裏“鍍金”搞浪費確實不應該。二.一窩蜂紮堆搞浪費, 宋祖英是否有責任? 沒有, 她那樣講也許是出於謙虛,也許是出於政協代表的責任心。大家都知道宋祖英首征金色大廳對於中華文化走出去所產生的重要曆史意義。三. “黃河–維也納”該不該去?該去。實話,過去隻知道聞名於世的金色大廳每年新年音樂會。是宋祖英之後才知道那裏如此光輝燦爛,聲響絕倫,仰慕其美名也可以說是很多“黃河–維也納”演員去那裏的原因之一。但全球這麽多華人風塵仆仆趕往那裏,決不是紮堆湊熱鬧,對他們來說更沒有什麽“金“可鍍。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唱響黃河,暢想和平”。原計劃200人參演已是超員,但演出當天從奧地利,匈牙利當地多個城市的幾批專業華人演員趕來申請參演。問他們作為當地人本來就對金色大廳熟得不得了,為什麽還要加入本次演唱,他們回答說:不一樣,這是唱“黃河“,是討還血債,是保家為國! ”黃河“我們都是滾瓜爛熟,所以一定要爭取參唱。包括後來趕過來的一批藝術學院的音樂老師,最後加入50多位演員,合唱隊伍250多人一直從舞台排隊延伸,結果站滿與觀眾並列的走廊。綜上有兩個結論: 一是“黃河–維也納”要感謝宋祖英,是通過她,我們的演員才更多地認識了金色大廳。二是該不該去金色大廳,不能一刀切。向全球唱響和平,向全世界講清曆史,向全人類宣傳中華民族的訴求,向侵略者發出怒吼,要多途徑多方法,去音樂聖殿演唱“黃河”就是有效的實踐之一,“黃河–維也納”就該去,去得好。“和諧之聲藝術團”下一個目標就是聯合全球多地華人去悉尼歌劇院登地演唱“黃河”。
全球多地二百多華人攜手–《黃河大合唱》首次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

前言(1)
唱響和諧 走向世界
作者:美國和諧之聲藝術團理事會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保衛家鄉, 保衛黃河, 保衛華北, 保衛全中國!” 這驚天動地,蕩氣回腸的旋律,於2010年9月12日晚上10時, 在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廳--奧地利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the Musikverein ━ Vienna Golden Hall)落下最後一個音符, 至此《“黃河大合唱”及中國經典音樂會》 的歐洲演出圓滿落幕。“黃河大合唱”是偉大的音樂家冼星海在中華民族遭受殘酷外侵的最危難時代而寫出的曠世之作,它曾激勵著中華兒女奮起抵抗侵略者,為保家衛國前赴後繼,拚死沙場;也在後來的幾十年裏激勵著華夏子孫奮鬥不止,走向富強。 《黃河大合唱》的不朽旋律,伴隨著奔騰激怒的黃河之水奔流不斷, 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奮發精神,也鼓舞著全球龍的傳人為民族的偉大複興而自強不息。在世界聞名的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唱響“黃河大合唱”具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 這是震驚華人世界的一件大事。演唱會由美國和諧之聲藝術團 (The Voice of Harmony Artists) 發起並和《黃河大合唱》(以下簡稱《黃河》)曲作者冼星海家鄉廣州番禺星海合唱團,《黃河》詞作者光未然女兒駐隊的澳大利亞黃河愛樂合唱團共同主辦和參演. 美國方麵, 舊金山灣區一批重要的社會活動家, 僑領, 以及華裔政壇明星為此次 “黃河--維也納之旅” 給予重大的支持, 同時, 作為合辦單位的舊金山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在創始人和時任會長的領導下給予此次活動以極大的幫助。中國方麵, 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領隊, 並派出中國藝術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出任此場演出的舞台總監。歐洲優秀的匈牙利音樂會交響樂團 (Hungary Concert Symphony Orchestra (MAV)) 七十位演奏家為此次音樂會提供精彩伴奏.
再者, 這是 一件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弘揚中華文化的群眾活動,有各界無數愛好和平和合唱藝術的人士共同參與。除了一流藝術家領軍以外, 上場的合唱演員就達 200多人。參加此次演出的演員是100位來自美國,另外100多位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澳大利亞以及匈牙利, 奧地利當地華人演員。此次 “黃河--維也納之旅” 能成行,是世界多地華人團結一致,共圖和諧的結果。
最後, 這是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壯舉。 201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次年2011年則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9.18 紀念80周年。在世界的音樂藝術聖殿--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演出《黃河大合唱》,不光是給全球華人同胞,更是給全世界人民帶來這樣一個信息:反對戰爭,珍惜生命;不忘曆史,追求和平; 展望未來,唱響和諧。
前言(2)
感心動耳, 蕩氣回腸
作者:方李邦琴 美國和諧之聲藝術團名譽主席 2010年全球華人維也納金色大廳
當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的旋律與歌聲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回蕩,昭示了不朽的中國時代最強音也能夠征服全球最輝煌的藝術殿堂。當融合了海內外華人美好心願的和諧之聲藝術團亮相國際舞台,標誌著華人藝術團體走向世界的夢想並不遙遠。
這是何等壯觀美妙的一幕,將恒久地銘刻在世界藝壇和千萬人心中;這一裏程碑式的藝術壯舉,是誕生於舊金山灣區的和諧之聲藝術團的新起點。我感慨於你們的歌聲穿越國界和時空,感慨於你們的壯舉載起了多少人的祝福。伴隨著《黃河大合唱》的聲律,我和你們一起在心中歌唱、歡呼,也和你們一起獲得力量、更加年輕。伴隨著和諧之聲的發揚光大,我和你們共同傳遞希望──要讓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成為和平使節,穿梭於地球村的每個角落,慰籍每一個飽含渴望的心靈。
2011年注定也迎來非凡的歲月: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九一八”日本侵華80年紀念,都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刻骨銘心的大事件,也是我們歌唱愛好者、藝術家們的心之所係歌之所係。衷心祝願和諧之聲藝術團繼續唱響《黃河大合唱》,也唱出更多感心動耳蕩氣回腸的時代歌聲。
想起了歐陽修的評述:“樂,所以達天地之和而飭化萬物。”音樂是宇宙中無所阻擋的精神利器,是能夠化育人心萬物的無敵藝術。願與大家共勉。
後序(3)
黃河之水 和諧之路
作者:美國和諧之聲藝術團理事會
2010年全球多地華人參與的維也納金色大廳《黃河大合唱》音樂會已經過去整整一年了。作為此次活動的部分主要發起人和組織者,每當回想起此次壯舉成功而艱辛的曆程,我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選擇去年9月份在金色大廳演出《黃河》是出於這部重要作品的曆史和現實意義, 以及金色大廳的重大影響力(比如聞名世界的每年新年音樂會),同時也因為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二戰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此時此地再次唱響《黃河》具有特別深遠的意義.
和諧之聲藝術團的宗旨是倡導和平,唱響和諧。我們常常想,在這個世界上, 怎樣做才能讓人們麵對更少的戰爭,暴力和恐怖? 同時也想,中華民族如何才能做到長治久安?要做到在沒有戰爭,沒有外來侵略的和平環境下長久發展,生息, 就要居安思危! 不僅做百年大計,而且要作千年大計; 不光自己要強大,而且對曆史問題要作個了結。從1931年9.18事變,1937年7.7蘆溝橋事變,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以及之後的全麵侵華戰爭,十四年中日軍殺害中國人以千萬計。可是日本沒有認罪,沒有賠償; 日,美,歐的曆史教科書上都沒有日本侵華史的記載。 我們擔心的是,抗日戰爭受害人,士兵逐漸逝去;中國日益富裕,人民容易安於現狀。如果沒有人去追究,未來一代代的人就把這段曆史給遺忘了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於是就有了這場演出, 我們200多人在有著跨越三個世紀曆史的金色大廳唱響《黃河大合唱》, 把中華民族精神和藝術經典傳播全球,讓世界了解和牢記二次大戰中日本侵華的這段慘痛曆史。演出獲得了圓滿而空前的成功, 我們難忘那激動和振奮的情景。流落的淚水中,帶著鹹澀和甘辛。回想美,亞,歐三州協調,籌款,招生,排練,安排國際旅行和演出所經曆的千辛萬苦,真是浮想聯翩。感慨之餘, 我們在這裏要特別感謝社會各界給予的慷慨讚助和大力支持。同時也感謝全體演員及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和真誠合作。
黃河之水天上來,和諧之聲駐人間. 和諧之聲藝術團將以黃河不屈不撓的精神, 在這條追求藝術,熱愛和平的路上長期地走下去,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