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Vatican)意為“先知之地”,全稱是梵蒂岡城市國家(Vatican City State),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Holy See)的所在地,也是教宗駐地。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它領導著10億多天主教信徒(其中神修人員160萬)。梵蒂岡前身為教皇國,自1929年起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製。梵蒂岡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領域擁有著世界性的影響力。公元1世紀30年代,當耶穌在羅馬帝國遙遠的邊陲領地巴勒斯坦被釘死在十字架以後不久,基督教就開始在羅馬流傳;盡管羅馬帝國多次血腥鎮壓,但基督徒越來越多;當使徒彼得公元42年到達羅馬傳教時,當地已有基督教社團。公元313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e,c.274-337)皇帝頒布了基督教合法化的《米蘭賜令》不久,聖彼得的墓龕在羅馬建立;公元380年,西奧多斯(Theodosius)皇帝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從此確立了羅馬在基督教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公元2世紀時,主教 (bishop)和教皇(Pope)還是可以互換的同義詞,隻是因為羅馬主教駐在帝國首都,政治經濟勢力比外地主教可能略大一些而已。從5世紀開始,由於英諾森一世(Innocent I, 401-417)以後曆任羅馬主教的努力,極力宣傳“聖彼得優越論”,他們的權勢逐漸淩駕於外地主教之上,使“教皇”變成高於外地主教獨一無二的神聖頭銜。由於地理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基督教世界在公元5世紀逐漸形成兩大教區,即以羅馬為中心的拉丁語西部教區,和以君士坦丁堡、亞曆山大裏亞、安提阿、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希臘語東部教區。兩區存在許多矛盾和分歧,常常各行其是;公元445年,當教皇利奧一世(Leo I, 440-461)強調羅馬的唯一最高領導權之時,東部教區451年召開查爾西頓大公會議,聲稱君士坦丁堡大教長與羅馬同享最高教權,公開分庭抗禮。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Leo IX, 1049-54)派樞機主教洪貝爾到君士坦丁堡談判,聲稱君士坦丁堡大教長色路拉裏烏如再分庭抗禮,就把他開除教籍;大教長色路拉裏烏立即下令開除了羅馬教皇的教籍。它標誌著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從此以後,西部自稱“公教/天主教”(Catholic),東部則自稱“正教/東正教”(Orthodox)。5世紀末,羅馬教皇宣布教會權利獨立於、甚至高於帝王權力;751年,法蘭克墨洛溫(Mérovée)王朝的宮相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 714-768)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篡位,建立了後來稱之為加洛林(也譯查理)王朝;756年,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為了感謝教皇,將奪自拜占廷的意大利中部4萬多平方千米的領土獻給教皇,這就是教皇國(Papal State)的開始。799年聖誕夜,法蘭克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在聖彼得大教堂加冕,基督教在歐洲的聲威為此大振。10-11世紀教皇權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1059年的拉特蘭大公會議宣布,世俗領主不得幹預教皇選舉。教皇英諾森三世(Innocent III, 1198-1216)在位時,羅馬教廷勢力鼎盛,成為歐洲中西部地區所有教俗事務的最高裁判機構。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1294-1303)在於法國國王的權力鬥爭中失敗,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被迫遷移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Avignon),受製於法王。1378-1417年教會大分裂40年,法國、意大利各選教皇互相輕蔑。1517年10月開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教皇地位進一步消弱。8-19世紀期間雖然教皇國隻是意大利境內許多諸侯國之一,領土時有伸縮,但教廷始終對整個歐洲保持不同程度的宗教領導權。直到1870年意大利王國軍隊占領羅馬,教皇成了“梵蒂岡囚虜”,教皇國才滅亡;但意大利政府並沒有觸動梵蒂岡及其教產,教廷與意大利政府在羅馬對峙59年。1929年2月11日,墨索裏尼(Benito Mussolini, 1883-1945)執政的意大利政府與教皇比奧十一世(Pius XI, 1922-1939)簽訂了《拉特蘭公約》27條。教廷承認了意大利政府;意大利政府承認了梵蒂岡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承認教廷對羅馬市內的拉特蘭宮等13座建築和郊外的Castel Gandolfo教皇別墅及其附屬人員享有治外法權和免稅權;意大利為1870年占領原教皇國領土給教廷一筆賠償金。
廣場的中心聳立著一個高大的埃及方尖碑,碑高25.5米(加上柱礎和碑上的十字架,共計高度41米),重327噸。這塊方尖碑本來是公元前一世紀埃及人在赫裏奧城(Eliopoli)豎立的,因為羅馬人自古景仰古埃及的文化藝術,公元37年,羅馬皇帝加利古拉(Caius Caligula, 37-41 AD)下令搬遷到羅馬,裝飾他皇宮旁的廣場,這廣場就是日後尼祿皇帝 (Nero, 54-68 AD)的賽馬場(Circus Maximus))。據說,公元64年首任主教聖彼得就是在這個賽馬場上殉道的。這就是為什麽天主教會的大堂要蓋在這裏的原因。公元1586年方尖碑從賽馬場舊址遷移到了廣場中央。羅馬原有許多方尖碑,碑上大都有圖案或文字,而聖彼得廣場的是唯一的無字碑。
噴泉和中央石盤 中央方尖碑與廣場兩邊的回廊之間,各有一個銀花飛淺的美麗噴泉。泉合高14米,十多隻水柱同時噴湧。狀如母乳的噴泉台盤,象征著教會猶如慈母,生命之泉滋養萬民。
聖座宮廷(Apostolic Palace) 在右邊回廊的後麵。從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的公元4世紀到14世紀教皇被迫遷居法國阿維尼翁(Avignonese period,1309–77),曆任教皇都住在羅馬拉特蘭“主教”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現在的教皇宮是16世紀西斯托五世修建的,所以也叫西斯托五世教皇宮 (Palazzo di Sisto V)。
從廣場看是一座三層樓房,其中上麵兩層屬於教皇居住和辦公用房,每層樓有十個窗戶。麵向教皇宮從右往左數,最上層第一、二個窗戶是教皇辦公室;然後依次是教皇的寢室、私人圖書館、餐廳和小經堂等。每逢星期日或宗教大節日,中午12時整,教皇必然出現在最上層的辦公室(從右數第二個)窗口,祝福廣場上前來朝聖的信徒和普通觀光群眾。
聖座宮廷後麵是西斯廷小教堂(Sistine Chapel)選舉教皇和教廷的某些特別重要會議在這裏舉行。該小堂有一扁方形煙囪,是選舉教皇的過程中每天向外界傳遞選舉消息的唯一工具:煙囪冒黑煙表示當天的選舉尚無結果,冒白煙表示大選最終告成。
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台階前麵,左麵有聖彼得(Saint Peter,?-c.67 AD)宗徒的雕像
右麵有聖保羅(Saint Paul,?-c.68 AD)宗徒的雕像
大堂正麵的廊簷上立有13座雕像,像高5.5米。中間持有十字架者是耶穌,另外12座是聖洗者約翰和耶穌的11個門徒(彼得除外)。正麵兩末端上方各有一大銅壁鍾,左麵的是羅馬時間,右麵的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從左到右分別是: 1.洗者約翰(John the Baptist), 2. 安德烈(Andrew), 3. 雅各(James)
4. 西庇太的兒子約翰(John, son of Zebedee,福音作者若望) ,5.腓力(Philip),6. 多馬(Thomas),7. 巴多羅買(Bartholomew), 8.馬太(Matthew),9.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