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原野

用詩一樣的激情去擁抱詩一樣的生活!
個人資料
北美原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無孔不入的愛 ——《廊橋遺夢》讀後感

(2021-02-13 05:59:18) 下一個

沙漠因綠洲而可貴,世界因愛情而精彩。

無論男女老少,一生都會經曆至少一次愛情。或短暫,或持久;或甜蜜,或苦澀;或青梅竹馬,或一見鍾情;或皆大歡喜,或不歡而散。總之它是塵世間不可或缺的存在,就像日出伴隨的朝霞或日落伴隨的晚霞一樣。

1995年美國最暢銷小說《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美]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是一部實至名歸,風靡一時的經典之經典婚外愛情故事,引起了全球千百萬讀者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

1965年秋季裏的8月16日,一位離過婚的52歲的《國家地理》雜誌自由職業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德在其攝影途中打聽廊橋(Roseman Bridge)的方向,偶遇了當地一位45歲的有夫之婦弗朗西絲卡。趁丈夫帶兒子和女兒外出的四天裏,弗朗西絲卡和這位攝影師演繹了一段無比銷魂而瘋狂的短暫而浪漫愛情。弗朗西絲卡給金凱德帶路找到廊橋後,鬼使神差地約金凱德到她家燭光晚餐 ,之後在曼妙的音樂中緊緊相擁緩緩起舞... ...和金凱德在一起,她的性壓抑得到了空前的釋放,就像自由飛翔在天堂的懷抱裏。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四天裏他們如膠似漆,形影不離。不間斷的陣陣激情之後回到現實中,弗朗西絲卡不得不顧及家庭的完整及責任和金凱德忍痛分手,留下了往後餘生17年的彼此之間揮之不去的刻骨記憶和“親情”掛念。

弗朗西絲卡無可救藥地時時想起金凱德結實的肌肉,強有力的像豹子、像獵鷹一樣的身軀和無懈可擊的音容笑貌而陷入一次又一次的甜蜜回憶中不能自拔。

直到17年後的1979年丈夫理查德去逝後,弗朗西絲卡按照金凱德留下的聯係方式想方設法去尋找他 ,然而再也沒能找到。

其實,金凱德在1975年被編輯部解雇後離開了原來的地址。他雖然深深地牽掛著對方,但卻不忍去打擾弗朗西絲卡的家庭生活。獨自生活在一個孤島上和他的狗“大路”相依為命。他喜歡音樂又是懂攝影的藝術家,總是光顧附近的歌廳去點一首歌曲《秋風》,旁邊擺放著弗朗西絲卡的照片以寄托對她的如潮水般的思念,以至於後來那位歌手被徹底感動而為金凱德專門譜了一曲《弗朗西斯卡》。直到1982年的一天他忽然在島上孤苦伶仃地死去後被人發現。

根據金凱德遺囑,他生前愛如至寶的照相機等遺物全部被寄送給了弗朗西絲卡。

弗朗西絲卡1989年69歲去世後,她沒有按照當時傳統慣例土葬埋在丈夫裏查德的旁邊而選擇了不尋常的火化,骨灰也根據遺囑被撒在他和金凱德相遇相愛的廊橋(Roseman Bridge)周圍,盡管這座橋對於住在附近的理查德一家再尋常不過。

後來在她的兒子邁克爾和女兒卡羅琳整理遺物時發現了弗朗西絲卡臨終前留給他們的親筆信,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才浮出水麵。那封信也算是弗朗西絲卡最後的無聲告白。

這是一個關於草根階層的婚外情故事,這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然而像這個“曇花一現”的快閃愛情故事為什麽會引起如此廣泛的共鳴?

世上的許多事可遇而不可求,正像男主羅伯特.金凱德說給弗朗西絲卡的:在一個充滿混沌不清的宇宙中,這樣明確的事隻能出現一次,不論你活幾生幾世,以後永不會再現。人生充滿誘惑包括愛情,在誘惑麵前有多少人甘願錯過?

不同的社會,總有其遵循的道德及其底線。豔遇也好,出軌也罷,貌似永遠是眾多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風景,有時會讓人欲愛不能,欲罷不忍。《紅與黑》裏男主於連和市長德.雷納爾的夫人的一夜情;《終結的戀情》裏的男主莫裏和政府官員亨利的太太薩拉明目張膽地同居;《呼嘯山莊》裏的男主謝刺克裏夫強取豪奪式的第三者插足等無不折射出無孔不入的愛情在道德範疇內神出鬼沒,從不間斷。

就《廊橋遺夢》這個浪漫而現實的愛情故事來說,假設弗朗西絲卡不考慮背後的家庭,斷然跟金凱德“私奔”,那麽他們真正在一起過日子的時候, 未必就一定會維持當初的那種幸福感,畢竟愛情和婚姻不能輕易地劃等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段“四日之愛”激情燃燒後的《廊橋遺夢》倒有點像斷臂的維納斯之美。你不覺得嗎?

當代作家魯敏在其散文《以父之名》的 作品中寫道:“對各種此起彼伏、大同小異的出軌情狀,我有著不太確定的心態,像是根本無所謂,有時也會來點道德潔癖,更多時候 覺得那根本就是落在人生之上的灰。生而為人,完全的不落灰,或許也是不真實的吧。”
不知道這個觀點是否會遭到道德製高點的批鬥和審判!

感情中最刻骨銘心的是愛情,愛情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生活在現實中,人們應該如何評判司空見慣的婚外情呢?


(2/12/2021  Oakvill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北美原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樂寧' 的評論 : 謝謝樂寧兄雅賞鼓勵!
樂寧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真摯,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