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博士血淚自述:不是讀博的料,別上博士這條船。作者詳談了自己讀博的經曆,分享了各種經驗建議,所有有意讀博的同學,都應該看看這篇文章。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別一不小心就成了作者口中的“失足青年”了。
文章索引:
一、前言
二、讀完博士能夠幹什麽?
三、怎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四、怎樣讀博士?
五、在美國讀博士
六、結語——關於事業
正文:
這篇文章說明了男怕入錯行。
一、前言
原先我是準備等到畢業的那一天,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之後,一口氣寫掉這篇文章的。其實一直在零散時間打腹稿,差不多已經煲熟了。剛才有同樣讀博士讀得淒 淒慘慘切切的師兄表示期待,於是一橫心決定現在就寫了。何況,早點讓更多還沒上博士這條船的弟妹們看到,提醒他們讀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能多挽救一個像我 們哥倆這樣不是讀博的料的孩子,也好。
文章原先是分八篇發表的,現整理為一整篇,每一部分加上原先的標題。
有幾點要說明的:
1、不要在文理科之間站錯隊
或許有人嫌太長了不想看,或許我的觀點片麵甚至偏激,或許我的經曆太特殊而不具備代表性。但是無論如何,請點進來看的每一位想要讀博士的朋友,還包括 尚未高考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爸媽們,切記,在做出選擇之前做一下人格測試/職業傾向測試等等,至少沒有壞處。職業傾向測試會給出比較細致的職業類型建議,會 大大減少選擇專業的盲目性。至少,對於有明顯偏科傾向的孩子來說,不要在文理科之間站錯隊。
為什麽從讀博士扯到高考選專業呢?因為對於有些專業來說,不讀到博士幾乎就等於沒讀,比如我們生物專業,如果讀到碩士畢業,隻能每天背個包挨個實驗室 敲門推銷試劑,或者在流水線上做質檢,在可口可樂之類勉強與生物擦個邊的公司給博士打下手。要想做研發,土博士都沒人理你,海龜博士鋪天蓋地的。所以選擇 有些專業就意味著除非轉行,否則一定要從一而終,讀到博士才能在本專業內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隱性偏科”。像我這種在高中階段已經表現出偏科傾向的孩子,其實從成績來看並不算明顯偏科。但那是我基本不花時間在語文和英語上,而咬著牙狠命拚數學的結果。
另外得益於上海的高考政策,我高二已經放棄物理了,選了半文半理的化學。背點東西什麽的,對我來說從來就是輕鬆愉快的事情,而邏輯推理是要了命的。這 種孩子其實內心很明白,自己到底是屬於文科還是理科世界的,至少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到底是對史地生,還是數理化更有興趣,學起來更輕鬆。
簡單說下我上錯理科這條船,繼而又上了博士這條小艇,沉浮於學術苦海這一故事的起因:高中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希望我選理科,理由是男生嘛,理科拚一拚還是很不錯的(確實高考數學被我拚到了138),不要學文科,以後沒飯吃。
我高考前還是上個世紀末,網絡剛剛進入人們的生活,那時候高中生上哪裏去找幾個走過大學的人去聽聽他們的故事呢,又怎麽知道還有各種測試性格、思維方式和職業傾向的科學測試呢?現在的孩子們要利用好你們拿起手機就能擁有的這些寶貴資源啊!
而我的性格真的決定了我的命運,我不夠有魄力,缺乏那種豁出去了一定要執著於自己的夢想的氣概。其實如果我從知道,音樂學院作曲指揮係需要考鋼琴那一刻開始,兩年時間內狠命練鋼琴,同時湊活著讀點書,鋼琴肯定可以過關,高考分數絕對也能達到音樂學院那點分數線了。
雖然說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吃飽飯確實是第一要務,吃飽了飯才能做好自己熱愛的事情。而搞純正的文科或藝術類專業,除非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確實很難 掙大錢。但我就不信一個人如果能夠從事自己真正熱愛而且擅長的事情,因此不僅僅為了一家人能吃飽飯去工作,而是為了讓自己的靈魂不至於枯死、為了讓自己和 其他人的生命持續發光、為了讓周圍的人擁有shinningeyes(請搜索ClassicalMusicandShinningEyes,美國一位指揮 家一段20分鍾的講座視頻,其中提到他所認為的成功便是如此),那麽,不管他讀什麽專業,我就不信他會找不到工作,我就不信他會餓死!
盡管可能太天真,太理想主義,我還是覺得,比掙大錢更重要的是發揮出一個人天賜的價值,遵從其內心深處的理想,能夠從事一份不存在上下班概念,不給加 班工資也樂意繼續工作而不以之為“加班”的事業。而隻有這樣的事業,才真正稱得上是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他或許會因此而活得不那麽光鮮,或許買不起豪宅 開不起豪車,但他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一小群人——人生理想和職業理想能夠重合——之一。
而世界上最大的悲劇,除了“你未來的丈母娘站在你麵前而你隻能喊阿姨”,便是,不得不把上帝賜予自己的天賦打包藏起來,把夢想掩埋起來,用自己的短處去跟一群強者爭一口飯吃。然後隻能在業餘時間偷偷拿出自己的夢想來把玩一下,以免自己的靈魂凋零。
樓主便不幸是這麽個悲劇人物。並且已經一把年紀了,不再有年輕的資本,能豪邁地呐喊,去你的permanentheaddamage,老子不幹了,老 子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都而立之年了,棱角磨平了,夢想的光芒也穿不透打包盒了,生存的壓力和對安穩的渴求已經壓倒了一切。認命了。
2、公認地,化學和生物是所有專業中讀博士最苦逼的專業
所以一個生物學博士生的血淚史,尤其還包括一段在大洋彼岸一個指鹿為馬偷梁換柱暗度陳倉裝腔作勢無中生有咆哮如雷噴吐唾沫諸項技能無所不精的極品手下 做學術民工的生涯,已經達到苦逼的極致了。我所能有把握說到位的,也僅限於生物專業。何況行文之中無論如何不可能完全排除個人的情感因素,一定會有誇張的 成分,隻是絕不會無中生有。
其他專業的朋友們,不要把本文太當真,參考參考就行,還是多聽聽自己專業前輩們的說法。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不管什麽專業的博士,有一些要求是相通的。下文中會詳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