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58)
2016 (54)
2018 (46)
2019 (43)
2020 (38)
2022 (36)
2023 (26)
2024 (32)
2025 (2)
最近看了一部德國和英國合拍的曆史劇情片《慕尼黑:戰爭邊緣》(Munich:The Edge of War),這部剛於1月21日通過Netflix上線的影片,正在全球熱播中,在英,法,荷,澳,新等諸多國家都位居Netflix的10大熱播電影榜。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看。
影片以二戰爆發前夕的英國、德國、意大利和法國醞釀簽訂《慕尼黑協定》的前後經過為曆史背景。1938年9月,當四國首腦在慕尼黑會麵之時,歐洲戰雲密布,一場新的歐洲戰爭迫在眉睫。希特勒意圖吞並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蘇台德地區,四國為避免戰爭,簽署了協議,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將放棄其邊境地區和防禦工事。英國時任首相內維爾·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了一份單獨的英德協議,並得意洋洋地稱其為“我們時代的和平”。這一事件被稱為慕尼黑危機,是綏靖政策的高潮。在我們以前學的世界現代史裏,這是一個濃墨重彩地加以描述的重要曆史事件。
電影《慕尼黑:戰爭邊緣》不是對這一關鍵事件的戲劇化“回放”,而是基於一部“假設”的曆史小說,改編自羅伯特·哈裏斯 (Robert Harris)出版於2017 年同名小說的政治和諜戰驚悚片。
故事聚焦於分別來自英國和德國的兩個年輕人,一個是英國小哥休·萊加特(Hugh Legat),當時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秘書,另一個是德國小哥,德國外交部的翻譯保羅·馮·哈特曼(Paul von Hartmann)。這兩位前牛津大學的同學加好友,在幾年之後重新聚首,試圖阻止這項協議的簽訂。劇中的這兩個男主演都是虛構的角色,大致基於英國的艾爾·羅斯(AL Rowse)和德國的亞當·馮·特羅特(Adam von Trott),影片對他們各自的政治洞察力、遠見和接近外交事件的中心舞台的經曆都采用了大量的假設和虛構。故事的懸念來自於他們在一起在何種程度上對整個曆史事件及其進程所產生的影響。
電影旨在通過巧妙地構建綏靖主義者和潛在的反納粹抵抗者所麵臨的戰略和道德困境,以在我們這個危機和極端主義抬頭的時代激發觀眾對這段曆史的興趣和共鳴,進而引發我們麵對的現實中的危機的思考。這些天,我們在看的國際新聞中,俄羅斯陳兵烏克蘭邊境以阻止其加入北約,兩國劍拔弩張,情勢危急,宛如二戰前夕的歐洲。一些人將其與 1938 年的慕尼黑危機相提並論。美國已直言,不願重蹈二戰前夕慕尼黑危機的覆轍。
這部充滿驚險刺激的諜戰片,開場場景卻是極具反差性地始於1932 年歌舞升平,一派祥和氣氛的牛津校園。彼時休·萊加特、保羅·馮·哈特曼和他的女友莉娜正在慶祝他們從牛津畢業。正在參加一個狂歡派對的三位年輕人,一起飲酒作樂,觀賞焰火,暢談美好的未來。哈特曼熱情邀請萊加特日後去慕尼黑看他,以體驗他那時還引以為傲的“新德國”。
牛津時期的三位好友:
哈特曼的女友莉娜:
影片轉眼把人們帶進六年後的1938年,歐洲處於戰爭邊緣之時,萊加特此時擔任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秘書,而張伯倫正不惜代價努力與阿道夫·希特勒締結和平協議,即使這意味著允許德國從英國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手中奪取對蘇台德地區的控製權。張伯倫寫信給貝尼托·墨索裏尼,試圖阻止希特勒的軍事行動;他的努力似乎奏效了,希特勒邀請張伯倫和法國總理愛德華·達拉第到慕尼黑參加會議。
與此同時,在柏林外交部擔任翻譯的哈特曼,正秘密與一些將軍密謀,試圖在高層軍官的參與下逮捕希特勒並奪取政府控製權。哈特曼的情人海倫·溫特給了哈特曼一份偷來的文件,希特勒打算發動侵略戰爭,從而征服全歐洲。
哈特曼和同謀者重新密會,決定在張伯倫逗留慕尼黑期間將信息提供給他;哈特曼想到了他的牛津同學萊加特,他可能會提供幫助。
電影隨後穿插呈現英,德兩邊的劇中人們慕尼黑赴會的過程。英國這邊,霍勒斯·威爾遜爵士和軍情六處獲悉哈特曼持有這份文件的情報後,與萊加特進行了接觸,要他設法幫助獲得文件。萊加特說服張伯倫讓他以翻譯的名義同去慕尼黑。德國這邊,哈特曼也登上隨希特勒同往慕尼黑的火車,他將文件和手槍藏在車廂洗手間裏,很快發現他的室友是一位名叫弗朗茲·紹爾的兒時玩伴,此時已成為一名納粹軍官。兩人之間一路之上不免有一番鬥智鬥勇的驚險橋段。
在慕尼黑,萊加特與哈特曼重聚,閃回顯示兩人曾因哈特曼當時支持納粹主義言論而鬧掰了。 萊加特答應傳遞信息,但要哈特曼本人向張伯倫麵陳拒簽慕尼黑協議的理由。 張伯倫對兩位小哥基於來源不明的軍事計劃而拒簽協議的想法嗤之以鼻,不予理會。哈特曼帶萊加特去當地一家療養院看望他們牛津時的好友莉娜。莉娜因參加了一次反納粹集會,被納粹發現是一名猶太人,並納粹分子從窗戶丟下去,導致癱瘓和無法說話。這一切徹底改變了哈特曼對納粹主義的立場,成為一名反納粹組織的秘密成員。他打算利用麵見希特勒的機會,刺殺希特勒。萬分危急的情勢之下,哈特曼最終沒有找到下手機會。觀影者不免跟著劇情為哈特曼和萊加特擔驚受怕,可因為虛構的人物和驚險的情節不可能跳過史實的限定,你還是會因為對後續的曆史了然於胸而淡定地觀劇。
最終,改變曆史走向的事情,比如刺殺希特勒,或張伯倫拒簽《慕尼黑協定》等等當然都沒有發生。萊加特冒險把哈特曼的密件帶回英國,完成了軍情六處的使命;張伯倫回到英國,發表了他著名的《和平時代》演講。 萊加特回到他的妻子和兒子身邊,並計劃辭去工作加入皇家空軍。慕尼黑協議最終失敗,一年後二戰最終爆發,張伯倫不久後黯然退出曆史舞台,再不久後便結束了充滿爭議的一生。
張伯倫回到英國時發表了他的《和平時代》演講。
曆史上真實鏡頭是這樣的:
縱觀整部電影,其定位隻是幫助理解這段曆史的途徑之一,對張伯倫形象的描摹有新意,對綏靖政策前因後果的詮釋也不同以往。雖然是虛構故事,但依然是基於曆史大背景的設定,所以很有真實感,有些橋段緊張刺激,扣人心弦。張伯倫的扮演者傑裏米·艾恩斯(Jeremy Irons)來自英國,是截至2021年總共僅有的24位同時獲得象征電影,電視和戲劇最高成就的奧斯卡獎,艾美獎和托尼獎“大滿貫”的演員之一,而在所有的這24位表演獎“大滿貫”得主中僅有的9位男性演員之一。他刻畫的張伯倫形象形神兼備,入木三分,像極了曆史上張伯倫本人。有網友評價說,艾恩斯的張伯倫可與加裏·奧德曼(Gary Oldman)在《至暗時刻》裏扮演的丘吉爾相媲美;
相比之下,扮演希特勒的德國演員(以前還演過另一納粹頭目希姆萊),形象雖然很有威懾力,但與人們頭腦裏那個印象有些距離。兩位虛構的主演英國小哥萊加特由29歲的英國青年演員喬治·麥凱 (George MacKay) 飾演;德國小哥哈特曼由德國演員傑尼斯·紐沃納 (Jannis Niewöhner)飾演,跟麥凱同年同月出生。
電影裏的三位男主:
哈特曼的情人海倫·溫特,由獲獎無數的德國演員桑德拉·惠勒(Sandra Hüller)飾演;
萊加特的妻子由英國演員傑西卡·布朗·芬德利(Jessica Brown Findlay)出演,她因在《唐頓莊園》裏扮演三小姐而受到關注。
這部電影拍攝於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之時。下圖是德國導演克裏斯蒂安施沃霍夫(Christian Schwochow)在給艾恩斯說戲:
電影的主要取景地之一是第三帝國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熟悉的城市慕尼黑。電影裏的很多場景如慕尼黑街景,露天音樂台及周邊的大廣場,納粹思想肇始之地之一的慕尼黑大學校園等等,都是我們曾經到訪過的地方。觀影過程中有時走神跳出故事情節,回想是否到過某個取景的地方,也很有意思。
下麵是Netflix為《慕尼黑:戰爭邊緣》一片發布的官方預告短片,整部電影可在Netflix上看:
謝謝瀏覽!
謝謝菲兒誇獎!在我初看時,人們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因為俄烏戰爭而對電影表達的主題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所以,你的帖子正當其時,為你的大作點讚!
謝謝水星兄特意過來!看看吧,你肯定會喜歡的,也很應景,促使人思考當下俄烏之戰。
謝謝點點點閱分享!很高興能對你觀影有幫助:-)相信你會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這種史實加虛構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史實部分人們都清楚所以不能造假,加進來的虛構部分又不能改變曆史的本來麵目,固有人形容這是螺螄殼裏做道場,很難的。新周快樂!
謝謝皮卡兄!相信你會感興趣的,集合了英,德兩國重量級演員,很好看。
謝謝菲兒鼓勵和支持!周末愉快!初五迎財神,祝財源廣進,明天初六,祝六六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