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隨筆

記錄所思所想 分享所見所聞
個人資料
yunt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羊肉胡同軼事

(2018-10-30 19:30:16) 下一個

羊肉胡同,一條位於北京西城區西四附近普普通通的街巷,裏麵的住戶大都也是普普通通的市井百姓。胡同東西走向,東連西四南大街,西接太平橋大街。早自元代,這條胡同就已隱然成形,想來最初這裏一定開設了不少家經營羊肉的店鋪,因而得名。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北京讀書時,從學校坐公交到達這一帶,隻需五分錢。不過來這裏不是為了吃羊肉,胡同裏根本一家羊肉鋪也沒有,而是因為西四這一片兒有一家不小的書店,幾家電影院,周末我們常會來此看個電影什麽的。記得好像還有一座地質禮堂,有時候會有演出或放電影。所有這些活動,跟羊肉胡同本身沒多大關係,因為它太過普通,誰也不去注意它。可是後來發生一件事,使我們全班同學都跟羊肉胡同扯上了關係。

話說某天下課之後,幾個同學心血來潮,打算第二天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於是,每人分頭借來自行車,調好座墊,檢查刹車,再給車胎打足氣。次日一早,天還麻麻亮,一幫人就跨上座騎,從寂靜的校園魚貫而出,風馳電掣般向廣場進發,說好的要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到達那裏。

剛開始時,大家有說有笑,小西天,豁口,新街口,一路順風,不在話下。可行至西四南大街,一位女同學的前方出現一位大媽斜穿馬路,大概是要走到街對過乘公交車。這位女生可能有些麻痹大意,沒有盡早減速,隻是不停地搖鈴提醒對方。豈料大媽毫無反應,最後我這位女同學一邊高叫:“同誌!注意車!”,一邊就撞了上去。

蠻好的看升旗計劃就這麽泡湯了。從那時起,直到今天,我就從來沒有在一大清早到過天安門廣場,也從來沒有看過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再回頭接著說,把人撞倒以後。同學們先後停下車,急切地聚攏過去,對著倒在地上的大媽不住地喊:“同誌!同誌!”。大媽竟還是毫無反應,大家更加焦急,闖禍的女生已是臉色煞白,不停地呼喚著:“同誌,醒一醒啊!” 過了好一會兒,這位大媽才慢慢地睜開兩眼。可是,不管你如何呼喚她,她總是不搭理你,而隻是兩眼直勾勾地看著你。這下子可把大夥兒嚇壞了 –– 怎麽把人家撞得連話也說不出了呢?

正當大家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有附近趕早班的居民圍攏過來,認出來這位大媽就是家住羊肉胡同的一位聾啞人。怪不得怎麽叫她總也不搭理你呢。很快地,大家攔下出租車,七手八腳把大媽抬起來,送往附近的醫院。

以後很長一段日子,全班幾乎所有同學都不止一次到過羊肉胡同的大媽家裏,慰問家人,表達關切,每次還要帶上當時常用作慰問品的麥乳精,糕點等等。大媽一家共四口人,丈夫原先也是位聾啞人,不會說話,後來受到當年針刺麻醉治療聾啞疾患,千年鐵樹開了花的啟發,學著給自己紮針,慢慢地竟也能說出不太清晰的話來了。這對聾啞人夫婦同在殘疾人福利工廠上班,可他們生下來的兩個兒子卻是文文靜靜,標標致致的健康人,那時大約20歲出頭的樣子。

每次到了大媽家,先要聽她丈夫嘰哩咕嚕一陣抱怨,有時候他具體說什麽也鬧不大清楚。相比之下,兩個兒子反倒更顯得通情達理,也許大家都是同齡人。雙方平和地溝通交流,一起商議大媽的治療方案,以及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有學校能夠為他們提供的幫助和補償。整件事情的前前後後,呈現出來的就是那個時代才會有的質樸真誠而融洽的人際關係。

時隔多年,羊肉胡同漸漸淡出我的記憶。可是,一年多前,全班同學回首往事,編了一本畢業30周年紀念文集,當年“闖禍”的女同學在其中又重提羊肉胡同,對全班同學在她困難的時候所給予的幫助充滿感激之情。從她的回憶中才意識到,我們雖然跑了不少次羊肉胡同,但對整件事情的反應,卻沒有“當事人”那般的刻骨銘心。當年撞人的事情發生以後,很長時間她都沒有走出情緒低落的穀底,無法擺脫懊惱愧疚的心理傷害。當然這些並沒有嚴重到影響她後來的成長進步,當她的教授和博導。而羊肉胡同,聽說近年來已經變身為北京城裏一處遠近聞名的珠寶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舒' 的評論 :

謝謝留言!那您更有許多羊肉胡同的故事好說了。我在你們地質禮堂裏看過演出。
一舒 回複 悄悄話 好親切呀,曾經在地質部工作4年,每天進出羊肉胡同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本無心' 的評論 :

謝謝留言評論!從來沒有再回去看看那裏,肯定早已變得麵目全非了。
雲本無心 回複 悄悄話 羊肉胡同已徒有其名,正如文中講的成了廉價珠寶街。唯有附近的地質博物館還在堅守之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