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58)
2016 (54)
2018 (46)
2019 (43)
2020 (38)
2022 (36)
2023 (26)
2024 (32)
2025 (2)
這些年每次回國都是在夏天,但從來沒有一次像這次這樣,遭遇到了史上最熱的夏天。從月初登陸上海,輾轉於我的家鄉連雲港和嶽父母所在的武漢,直到上星期飛離上海回美,前後共計大半個月,每天氣溫都高於30攝氏度,而且從早到晚溫差不大,讓人時時懷疑是否溫度計失靈了。在這段沒有最熱,隻有更熱的時間,感覺真可謂暑熱難耐,備受煎熬。所以,整個假期盡管比前麵幾次曆時更長,卻隻能天天宅在家裏,鮮少戶外活動。
每天關注天氣預報,看會不會一覺醒來碰上稍微涼爽的一天,可每每都是無例外地高溫,高溫。看遍全國各個城市,幾乎見不著幾個涼快地方。氣象台預報天氣倒是很貼心,很人性化,它會同時給予你溫馨提示,比如在預報的那種氣溫條件下是“適於戶外活動”,還是“較適於戶外活動”,或是“不適於戶外活動”。問題在於,找不著幾個“適於戶外活動”的城市。
記得去年回去時,在武漢遭遇的是連日暴雨,洪澇成災,他們稱作是開啟了“看海模式”。今年天氣酷熱,就變成了“燒烤模式”。網友或微信朋友圈相互交流的,脫不開有關天氣的感歎和調侃。有的說他們那裏與烤肉隻差一撮孜然,有的炫耀每天享受免費桑拿,有的感慨“我的命是空調給的”或者“我的前半生是空調給的,後半生也是”,有的幹脆告誡“大馬路上摔一跤,直接去燒傷科”。
以前每次回國,進了家門,丟下行李,馬上想到的是盡快出門到各處轉悠,親身感受咱們祖國日新月異的新麵貌,新氣象。這次不同,一出門就像鑽進一個大蒸籠,不消幾分鍾就渾身是汗,頭暈目眩,不得不每天宅在家裏。話說回來,好處也顯而易見,跟家人呆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了,陪老人說話聊天,享受親情的美好與溫馨。回過頭來看,這倒真是這次回國的意外收獲。經曆了暑熱高溫的考驗,對這次旅行的印象也格外深刻,以後一定會銘記在心,回味綿長的吧。
剛到上海的當天,白天不敢再往外跑,夜幕降臨之後才出來逛逛。
先吃晚飯。
吃完再看這裏一家一家的餐館。
售房處外麵。
售房處裏麵。一邊消暑納涼,一邊就能把房子給買了。
上海的早晨。一起身,探頭窗外,看住處小區全景。熱浪已經在慢慢醞釀,漸漸逼近了。
武漢。白天驕陽似火,戶外鮮少外出者。
也是到了夕陽西下,才敢出來在小區周圍轉上一圈。
當下中國正流行的摩巴單車存放處,擺放的還算齊整。
連雲港。難得遇上的“較適合戶外活動”的一個早上。
不得已而外出的騎車人,為防中暑而全副武裝。
如此這般的城市新氣象,新麵貌,難得從容怡然地慢慢欣賞。
離開上海回美的那天,氣溫最高38攝氏度。進了浦東機場候機大廳才感覺舒適些。回來以後,用乘9除5加32的公式一算,不得了,38攝氏度就是華氏100.4度。
謝謝閱讀!歡迎瀏覽以下相關博文:
需要回去的話,再熱一點也該去。也不是絕對不能外出活動,後麵會分享一些見聞。
武漢人民特能抗高溫,我晚上回去散步看到兩撥大媽在跳廣場舞呢。
祝您暑假過得愉快!
謝謝您的評論,說得極有道理!
倒是真該研究一下過度發展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你看到處建機場,通高速,鋪高鐵,蓋高樓,占了多少綠油油的農地,森林?生活是比以前方便多了,但造成的環境代價也不容小覷吧。
說得沒錯,到處都熱啊。原來隻知非洲熱,如今說是在中國的非洲人都回去避暑了。非洲不熱了嗎?
深有同感。沒有最幽默,隻有更幽默,微信朋友圈裏多了去了。
美國90度我就難受的要命
謝謝來分享!沒錯,回來之後接下來的這些天,差不多都是40度以上。這幾天我們這裏涼爽許多,你們那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