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土耳其半月遊 – (8) 地中海邊的明珠

(2025-09-28 12:43:19) 下一個

今天要一路向西南開向地中海,土耳其的中部地區幹旱少雨,天天是湛藍的天空,對遊人過客來說再好不過,可對在當地生活的人來說,天天的大日頭,幹燥的人心慌,路上幾次看到田野中的野火。隨著向南開,綠意越來越濃,空氣中有了海風的濕潤。

地中海邊的許多地方由於坐擁天然良港,富饒的土地等人類適合生存的條件,分布著不少有著悠久曆史的千年古城。我們今後幾天要去的安納托利亞西南部地區,從地中海岸的安塔利亞到愛琴海和地中海交界處的費特希耶,都曾是利西亞王國的版圖。古老的利西亞文明有自己的語言、貨幣、藝術、建築,建築成就中有名的是利西亞懸崖石棺,在懸崖上鑿出洞穴,把石棺放進去,石棺有著非常精致的外立麵設計,展示了高超的浮雕技藝。利西亞曾是一個海上強國,強大的海軍控製著貿易路線,與希臘人、腓尼基人、古埃及人的海上貿易在王國的繁榮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四世紀隨著亞曆山大大帝的征服,這一地區的文化、建築開始受到希臘化影響,再後來羅馬大帝國強勢崛起,公元一世紀並入羅馬帝國的版圖,隨著羅馬的征服,先進的文明也在傳播,修路搭橋、修劇院、修水渠、修澡堂子,許多利西亞城市再次獲得蓬勃發展。關於羅馬的征服,曾看到一段很形象的描述,羅馬軍隊打到哪,會對當地人說,你們的士兵可以加入我們的軍團,你們的貴族可以入我們的元老院,給你們公民權,讓我們合夥去打別人,這種結盟搶劫的合作方案,一路隊伍越打人數越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的橫掃,一路秋風掃落葉,搶錢、搶糧、搶女人,越打仇人越多,直到精疲力竭,給當地人留下的隻有殘酷的掠奪和傷害。

我們今天到的第一站就是這樣一座留有鮮明羅馬印記的古城。

阿斯潘多斯古城 Aspendos Ancient City

古城遺址已成廢墟,但有兩處古羅馬遺跡值得一看,特別是阿斯潘多斯古劇場Aspendos Theater,據說是意大利之外保存最完好的古劇場,建於公元155年。我們是從舞台和觀眾席之間的通道走進去的,走到通道盡頭,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完好的古劇場呈現在眼前。半圓形的觀眾席直徑近百米,分上下兩層,兩層之間有一米多寬的過道,頂端是有頂的回廊,劇場可以容納七千名觀眾。從上往下走時,感覺到觀眾席的坡度很陡。舞台後麵的山牆分三層,層與層之間有突出的飛簷,牆麵上有很多神龕,中央的三角浮牆上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石雕,古希臘神話中,這位大神除了管釀酒,也是戲劇的保護神。

這個劇場經曆了近兩千年的風雨,還有這一地區曾經發生過的多次地震,保存的狀態太好了。建築設計、工匠的技巧和建築質量都令人歎為觀止。更令人驚歎的是古劇場獨特的音響設計,我們試了一下,我站在舞台用正常的聲調說話,坐在最高一排的領導都能清晰聽見。因為完好的保存狀態,兩千年後的人們還在使用這個劇場,現在每年夏天的歌劇節和藝術節都在這裏舉行,坐在這樣的古劇場欣賞音樂會,不由讓人浮想聯翩。

 

從古劇場出來,我們又開去了附近的阿斯潘多斯古水渠Aspendos Aqueduct。雖然隻是殘留建築,也是世界上保存非常好的羅馬古水渠之一,水渠的整個輸水係統由水塔和拱形結構的輸水線組成,我們看到的是近三十米高的水塔,由上下兩層拱組成。水渠是羅馬人建造城市的標配,除供給必要的生活用水外,還要為公共浴室和公共噴泉供水。

古水渠下有幾個當地人攤位,天氣太熱,可能也沒什麽遊客,攤主不知都到哪納涼去了,隻有兩個賣鮮榨汁的攤主還在,其中一位一直在熱情的招呼我們過去,可能就是當地的農民,想照顧她的生意,不過看她的攤位,衛生狀況真不讓人放心,我們還是禮貌的笑笑離開了。

安塔利亞 Antalya

離開阿斯潘多斯,開四十公裏就到了美麗的地中海海邊城市安塔利亞,進入城市時道路兩旁都是高高的棕櫚樹,畫風和一路走來的土耳其北部中部地區截然不同。安塔利亞我們住在了 Ramada Plaza by Wyndhan,酒店的位置太好了,在海邊,有自己酒店專屬的室外遊泳區域,而且就在老城邊。因為我們開車,所以停車位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老城裏停車非常困難。這家酒店有地下停車場,走到老城也就十來分鍾的路,在酒店辦好入住,我們就往老城走去,要穿過一個公園,街道兩旁的五六層的居民樓和中國的很像。

公園內有各種果樹,第一次看到了石榴、檸檬和無花果樹,公園內還有一條通向海邊的大道。

往古城走的海邊大道

老城海灣 Kaleci Marina,馬蹄形的海灣中停滿了各種遊艇,海水邊是垂直的岩壁和高聳的城牆,當年抵禦海上來犯之敵,易守難攻。海灣邊遊人很多,許多人坐在長堤上等日落。

海灣旁有一個觀光電梯 Kaleici Panoramic Elevator,坐電梯上去俯瞰海灣,古城牆上海景餐廳一家挨著一家。

一平方公裏的卡萊奇古城中酒店、酒吧、餐館、商店林立。在老城中漫步,街道狹窄而交錯縱橫,每條街道都很漂亮,每棟房屋都有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故事,高高的棕櫚樹搖曳在院中,紅杏出牆的三角梅婀娜多姿的在牆頭招展,整個老城被裝扮的明媚靚麗。

老城中的古跡哈德良門,是為迎接羅馬皇帝哈德良巡視,建於公元131年,拱門下的石頭路被壓出了兩道深深的車痕,承載著這個千年古城的風雲變幻。安塔利亞建城要追溯到兩千兩百年前的帕加馬王國   Pergamon,由國王阿塔羅斯二世建立。

亞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沒有指定繼承人,他的手下大將們用四十年的戰爭完成了對龐大帝國的瓜分,小亞細亞分裂成好幾個王國,其中最強的是塞琉古。統治帕加馬城的也是亞曆山大大帝軍中的將領菲萊泰羅斯,起初做為一個小城幫,宣誓臣服於塞琉古帝國,他的家族後代從塞琉古中獨立出來,建立了帕加馬王國。小國當然要找個粗腿抱,帕加馬成為羅馬霸權的最熱心支持者和盟友,在羅馬和馬其頓的幾次戰役中都堅定站隊羅馬。在羅馬打垮了塞琉古後,做為對忠實盟友的回報,把塞琉古的全部領土都劃歸給了帕加馬。

王國一度發展興盛,成為小亞細亞的強國,百年後王位傳到阿塔羅斯三世,由於沒有男性子嗣,這位國王在遺囑中將帕加馬“贈與”羅馬,避免了可能再燃的戰火。安塔利亞做為帕加馬王國的一個城市從此在羅馬的懷抱中繁榮興盛,成為羅馬重要的港口城市。哈德良是羅馬最勤政的皇帝,幾乎跑遍了羅馬禦下的疆土,也巡視到了安塔利亞。

今天的海鮮晚餐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