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說周六要下雪,不想出門了,準備折騰點吃的。有好幾個菜我一直想做,但是又沒有動過手,決定來試一試。
桂花糖藕
其實這個以前試做過,結果把米泡了想填進藕孔的時候發現這個步驟太過麻煩(我不喜歡做那種非常瑣碎費時間的東西),一氣之下就把藕切開燉湯了,以後再沒做過。
日本冬天有非常筆直短胖、孔徑粗大的藕賣,一看就是很適合做糯米藕的,忍不住買了想再做一次。不過想想上次的經曆,我還是有點猶豫要不要來費這個時間。突 然俺靈機一動:上次不好填主要是因為把米泡過了,泡水以後,表層的澱粉溶化了,形成一層粘稠的漿糊,米粒互相粘連,灌起來就很難掉下去。如果藕和米都是幹 的,那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啊。
想到這裏,我茅塞頓開,立馬實踐!
我買的是免洗的糯米,你要不放心自己的糯米,也可以先衝洗了以後瀝水晾幹(其實一般歐美日正規超市裏的米都處理得很幹淨,沒有髒東西,淘米隻是為了衝去表層的澱粉,讓蒸的飯更幹爽,如果不在乎這個,完全可以不淘,做risotto的米都是不淘洗的)。
藕如果髒的話,可以洗幹淨了以後陰幹,如果孔很幹淨,也可以不洗,表麵衝衝就可以了。
隻要米和藕都是幹的,填起來其實是5分鍾的活兒。把藕一段切開,在上麵套一個兩三厘米高的紙筒子,然後直接把米往裏麵倒就行了,沒進洞的用牙簽撥弄兩下,就幹幹淨淨全進去了。而且因為米泡水以後還會膨脹,所以不需要使勁把米塞結實。隻要鬆鬆填上就可以了。
把切開的這頭用錫箔紙包上,放進水裏泡一晚上(水會從一段藕節的小孔裏麵滲進去)。因為泡水以後,米肯定會溢出來,所以現在不要封死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看到已經有一部分米粒溢出來了,去掉這一部分米以後,把切開的藕節蓋上去就行了。但是我買的藕隻有一頭藕節,所以我切了一塊蘿卜頭蓋在上麵,用牙簽固定好,再用繩子係住。
上鍋蒸了兩個小時,再在糖水(黃砂糖半杯、水兩杯,小蘇打一小勺)裏麵加蓋小火煮一小時,中間注意翻翻身,不要煮幹了。
留在糖水裏麵放涼(如果不著急吃的話可以一直泡在糖水裏麵,過夜都可以)。吃之前切厚片。再另外用一個鍋煮桂花糖水,可以往裏麵加一點煮藕的糖水,淋在藕片上麵即可。
可以看到切麵上糯米填得非常緊密,因為是幹米放進去的,吸水、加熱以後體積膨脹了至少三四倍,所以肯定是把藕孔裏麵的每一寸空間都塞得滿滿的啦。
注意:如果用高壓鍋煮,千萬不要加小蘇打。還有我這個糖水煮出來藕本身不是特別甜,如果喜歡甜的人,建議增大糖量哦。
香菇蘿卜糕
第一次吃蘿卜糕這個東西,是在香港過春節的時候一個阿姨端給我們吃的。其實說不上很愛吃,主要是不喜歡裏麵的肥肉(我以前是不吃一丁點兒肥肉的)。但是後來每次到了春節,總是會想自己也做一次蘿卜糕試試。想了好久也沒有實行。
今年在日本過春節,日本的大白蘿卜各個雪白水靈,再加上我前段時間買的一袋粘米粉沒用完,所以決定今年就做它了!
8過手頭沒有臘腸,我又不信任中國超市賣的那些肉製品,所以就做個素版的吧。
我主要參考了愛廚的方子(要定量的請看她的
網站),隻是把臘腸都換成香菇了,加了很多香菇。
把泡發的幹香菇切小塊,蘿卜切粗絲(我知道很多人都是擦絲,但我喜歡有點蘿卜口感的)。加油爆香蒜末,加入香菇煸炒,加鹽糖調味。
待油滲透香菇以後,加入蘿卜絲翻炒。我又加了兩大勺用grinder打碎的幹海米。
炒到蘿卜變得透明,鍋裏也沒有水。
加入混合好的米漿(粘米粉2杯+土豆澱粉半杯+水兩杯半攪勻),可以加一些鹽、胡椒調味。
將米漿翻炒到略微透明的時候(這步最好用不沾鍋),取出來放進蒸鍋裏麵,蒸半小時即可(我是直接放在一個四麵透氣的蒸格,就是下麵蒸蛋卷的那種。蒸格上鋪了一層parchment paper),所以蒸起來很快。放涼以後拿出來,
即吃即切即煎,愛廚介紹了一個醬,不過我和LD覺得不沾醬更好吃,所以就直接這麽吃的。外麵油香脆硬,裏麵軟軟粘粘的、很濃鬱的香菇味道,挺好吃的。
海苔蛋卷
這個是看人做過,當時很想嚐試,過後就忘了。最近買了一個做玉子燒的方形不沾鍋,想來應該是做這個蛋卷的利器,所以又蠢蠢欲動了。
蛋皮用
薯條媽的方子(雞蛋3隻,澱粉1-2小勺,水2-3小勺)調的,注意澱粉要先跟水一起調成澱粉水再加到雞蛋裏麵,我還加了一點鹽和一些切碎的歐芹。用方形不沾鍋煎的,很簡單,一點都不會破。一共煎了有四張。
肉餡基本跟我平時做餃子、餛飩的餡差不多,調味按個人口味,我喜歡薑,就多加了點(用壓蒜器壓碎),我還加了一個雞蛋。唯一注意的是要多加蔥薑水打上勁 (基本按肉餡重量的1/2弱來加,別怕,隻要使勁攪和,這些水全部都會被肉纖維吸收,不會水唧唧的),出來的蛋卷裏麵的肉才潤澤好吃。要不就容易僵硬幹 柴。
蛋皮上抹點生粉,再塗上一層薄薄的肉餡,兩頭都要留空,特別是要卷的那個方向的,開頭大約留一指,最後大約留一指半,在肉餡上麵放海苔片,再在海苔片上鋪肉餡,卷起來。
用錫箔紙固定(我怕不用錫箔紙,蒸的時候會容易塌成扁平的,嫌麻煩的話,當然也可以不用),放進上了汽的蒸籠蒸12分鍾即可。出籠就可以切片。
這個菜製作簡單。也非常好吃,可以一次多做點(我這次做了4根,照片裏麵是一根的分量),既可以做冷盤,很方便帶到便當裏麵,還可以放在湯煲裏麵吃。吃不完的可以凍起來。
清炒銀杏蝦仁
基本做法跟水晶蝦仁差不多,但是我加了點抹茶粉,因為茶味和蝦仁不是蠻配的麽?結果抹茶粉放少了,茶味非常淡,顏色也不怎麽好看,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不過拋開茶味不說,這個菜還是很好吃的。
我用的是新鮮的泰國蝦(大約10多隻),這蝦特幹淨,連腸線都不用挑(我試了兩隻,挑不出任何東西)。蝦仁洗幹淨以後在餐巾布上擦幹水,
加入一點點胡椒粉和蛋清攪勻。一小勺抹茶粉和1/2小勺糖、1/4 小勺鹽混合用手指搓勻,然後再和蝦仁混合。
銀杏用微波爐弄熟剝殼以後,放在鹽水裏麵煮兩分鍾,泡在裏麵就可以了。把歐芹切碎。
炒之前往蝦仁裏麵加半小勺澱粉,混合均勻以後,不沾鍋燒熱,放一點油,把蝦仁放進去兩麵煎至透明色消失,略有一點金黃(千萬不要炒過頭,蝦仁老了就不好吃了)。
把鹽水裏的銀杏瀝水撈起來,和蝦仁混合,加入歐芹碎,兜勻就可以出鍋。
本來加銀杏主要為了調色(想象粉色配黃色應該很好看,結果加了個抹茶粉,顏色就不怎麽好看啦 ),可是意外發現這兩個東西還挺般配的,都是有點彈性的口感,蝦仁鮮美略帶一絲絲抹茶的青澀,銀杏也是清香微苦,口感彈糯,灰常好吃。
開飯啦!
對了遠處那個菜是上一頓沒吃完的山寨版的“築前煮”;,雞腿肉和魔芋、藕、胡羅卜一起先炒後燒,這是上一頓的照片。
飯後甜點是朋友昨天從京都帶回來的和果子:二條若狹屋的福栗。做得很精致,看著好像是栗子形狀的巧克力。
切開才知道,別看這小小的一顆,日本人在螺螄殼裏麵做道場的本事可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最中間是一整粒糖煮板栗,板栗外麵是一層薄薄的芸豆餡、芸豆餡外麵是 一層紅豆餡。為了重現栗子皮的光澤,紅豆餡的外麵還包覆了極薄一層羊羹。底部是白罌粟籽,炒得恰到好處,吃起來有點炒芝麻一樣的香氣。
這幾個菜是我第一次做,自己覺得有點小心得,就來分享一下。但我知道其實這些菜很多人都做過多次,大家有什麽建議和絕招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