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爸爸的指點與幫助的,那做為佛子的我們,可曾問過我們這位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佛陀,我們去哪兒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曾經的佛陀與他的兒子的對話:《雜阿20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麵,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麵,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複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廣說六入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麵,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廣說六入處。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已為人說尼陀那法未?”羅睺羅白佛言:“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麵,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複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敕,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
爾時,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麵,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
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讀完了經文,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經文,大家可曾讀出其中的深意?針對此篇經文,我們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一、佛陀的兒子羅睺羅是做了哪些事才得到最終的解脫?也就是說,佛陀帶他的兒子去哪兒了?這條路是怎麽走下來的?
二、從佛陀對兒子羅睺羅的教育中我們得到的什麽樣的啟示:
三、從羅睺羅學習的態度中我們又得到的了什麽啟發:
那麽,接下來,請隨我來,讓我們依次來還原經文的原意吧!你準備好了嗎?
一、佛陀的兒子羅睺羅是做了哪些事才得到最終的解脫?
第一步:羅睺羅顯然已經熟悉法要(即是四預流支中的第二支:多聞熏習的結果),能尊重並隨順於法,但還沒能結合自己的身心進一步去落實而已。
第二步:主動請法,希望世尊能傳授他能了生死的法,願意聽聞法後,獨一靜處,不放逸,思維法義直至自知不受後有,換言之,他有對出離的向往。
第三步:此時的世尊要求他為人講說五取蘊,當羅睺羅已經為他人演說五取蘊後,第二次來請佛講法的時候,世尊觀察他的心智還沒有成熟。
第四步:要他繼續進一步為他人講解六入處,其目的是教他在對法清楚明了之後,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身心上去體會,徹底了解六處的整個造作過程,建立起思所成慧,不僅能依文取義,還要能深入的思維法義,透過語言文義的表相而明其真實的意趣,通達佛法的真意。羅睺羅為他人演說五蘊、六處後,世尊觀察他的心智還沒有成熟,需進一步對緣起法的學習與體會。
第五步:世尊讓羅睺羅為人演說緣起法。但如需為他人演說緣起法,自己必須對緣起法有深刻的體會,隻有通過自己身心的因緣變化,去了解、了知緣起法,明白緣起的內涵後,才能為他人演說。其後世尊又觀察羅睺羅其解脫智仍沒有成熟。
第六步:世尊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對於上麵所說的諸法,獨自一人,遠離嘈雜,在於靜處,專心思維,觀察其義。最後羅睺羅就依照上麵所說之法,去思維稱量,觀察其義。最終有這樣的念頭:這些諸法,一切都是隨順於涅槃、流向、流入於涅槃,最後安住於涅槃之法。
第七步:到這裏為止,世尊知羅睺羅尊者的解脫智已熟,最後世尊才對他講法,要他觀察自己的六根是無常,六塵是無常,六識是無常。當眼根觸色塵的刹那生起的眼識,由此而產生的感覺,要體會受、想、行、識也是無常的,包括耳鼻舌身意及所生起的受想行識,都是無常,苦空,非我。由於對身心內外的觀察,最終認定此身心非我非我所,而不再執著,解脫世間的生老病死苦。
二、從佛陀對兒子羅睺羅的教育中得到的啟示:
佛陀的教育很有藝術。他不會因為你是我兒子我就心急。雖然當時佛陀很多聲聞弟子都已經證入聖流,獲得解脫了,可作為兒子的羅睺羅還僅是稍懂五蘊、六處、緣起法。這一路下來作為父親的佛陀沒有急。而且佛陀在講法的時候,更沒有主動把法送給他的兒子羅睺羅。什麽叫法情?什麽叫人情?大家要自己去體會。身為佛陀的兒子羅睺羅,沒有享受到作為佛陀兒子應有的優待。要學佛法,必須要恭恭敬敬地請法。即使來請法了,也不一定跟你講法,還要給你磨性,先讓你出去弘法。就在這人情、法情之間,我們要去對比,以此來了解自己,我們為何解脫不了?都說根性差,到底差在哪裏?都說業障重,到底都在哪裏產生的深重?
羅睺羅反複地請法,佛陀卻始終沒告知法要。為何?佛陀在幫助他成長、幫助他自立,幫助他對法進行深入的體會。世尊在引領、指引他對法的體會,使他導向自覺自悟、自知不受後有的境地。
世尊的教育方法是與眾不同的。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佛法中的善知識起到的作用就是協助、幫助大家成長,輔助大家建立完善的法住智而導向解脫,這是善知識能做的,也是佛陀做了的。真正的解脫仍需要自己拿起法結合身心去體會與思維。而這種體會與思維,隻有通過說法、傳法、弘法、講法才有效。因為在講、在說的時候,已經進行了依法思維的活動(即四預流支的第三支:如理思維),已然把自己扔到了法海的蒸籠裏蒸了。把輪回堅固的僵硬身心蒸得柔軟悅意,充滿著法的喜慶。
三、從羅睺羅學習的態度中得到的啟示:
從經文中,我們看到羅睺羅的修行過程是不容易的。羅睺羅從請法到最後,從來沒有發過脾氣!如果他內心有一絲絲的糾結,有一絲絲地鬱悶,他能說: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能體會到這深義嗎?如果羅睺羅的心中還有一絲絲地人情在那裏,認為:我是你的兒子,你為何不直接了當得傳法給我?”隻要他有一絲絲地人情世故在,就會產生糾結與鬱悶,他就體會不到佛陀的慈悲,理解不了佛陀的接引,更契如不了殊勝的法味。
大家看羅睺羅,雖貴為佛陀的兒子,可他並不以此自居。沒有以為佛陀是自己的父親就應該對自己如何。一次一次地請法,又一次一次地被拒,如果羅睺羅內心裏麵對這個佛陀、對這個父親有點不滿,有稍微地不滿,他都不會體會到這些法原來都是: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不管碰到什麽樣的問題,他的心都在法上,因為住在法上,他沒有人間的父子關係親情成分摻雜在裏麵。所以才能領會世尊的心意,能契入到世尊的本懷。隨著世尊一步一步的指引,在世尊的提攜下,慢慢地成長,逐漸地成長,不斷地成長,直到最後,他明白了原來這些法都是流注涅槃。 所以在這裏,大家一定要去觀察去體會,人情、法情,我執、我見,所知障,然後問一問,自己學佛到底是為了什麽?問清楚,問明白,才知道在生活當中、在學法的過程中應該存什麽樣的心!
更多精彩請關注清泉穀公眾微信號:qingquan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