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兒的收藏小屋

收藏我喜歡的 留著慢慢地欣賞
個人資料
小胖墩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八種方式最適宜“養腰”

(2015-01-11 19:58:47) 下一個
“從來沒想過,這麽年輕就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疼起來走路都難受!”在湖北省襄陽市中醫醫院脊柱骨科,說起自己的腰傷,25歲的蘭蘭一臉懊惱。筆者了解到,“腰傷”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如今已“纏上”了青壯年,而這多是因久坐不起、坐姿站姿不正確、蹺二郎腿、伏案、睡軟床等不良習慣造成的。

久坐不起、蹺二郎腿易得腰病
 
已從事文案工作6年多的蘭蘭,經常麵對電腦,一旦進入狀態,常常幾個小時都不動一動,就連上廁所也是能忍就忍。
 
經常加班的她開始覺得,自己後背酸痛難忍,常壓著的右腿開始有麻麻感覺。最近右腿開始特別疼,整個腿都不能上抬走路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第四、五腰椎間盤突出。
 
“長期伏案的年輕人,有了臀部或腰部突然的疼痛,腿部麻脹感,就可能是早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該科主任何繼文說,因久坐不起,再加上長時間不正確的坐姿、站姿和缺乏運動,出現坐骨神經痛,在司機、年輕白領中較為普遍。
 
何繼文分析,如今腰椎間盤突出症年輕化,與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有很大關係,“現在學習、工作都需要長時間坐著。即使下班休閑,很多年輕人也選擇坐在電腦前上網、打遊戲解壓。而習慣蹺二郎腿的毛病,會導致骨盆、腰椎和脊椎受到的壓力分布不均,容易引起脊柱變形,還可能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形成慢性腰背疼痛。”
 
“除了蹺二郎腿、不良站姿、坐姿對腰部有損傷外,年輕人睡前喜歡靠在床上玩手機、ipad,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這種半躺狀也十分傷腰椎。”何繼文說,對腰椎間盤來說,坐著比站著時受到的壓力更大。“站著的時候,頭、軀幹、上肢的重量通過腰椎向下傳導,最終傳到腳弓。坐著的時候,頭、軀幹和上肢的重量傳導到腰部再到臀部。脊椎在腰椎這裏有個向前的弧度,如果坐姿不正確,腰部沒有足夠的支持,那上身的重量會全部集中在腰椎間盤,腰椎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腰椎的健康曲度將被改變,導致腰椎變直,甚至反弓。”
 

八種方式最適宜“養腰”
 
“腰椎間盤突出,是在退行性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因此預防的重點在於減少積累傷。”何繼文建議,青少年和上班族應坐有坐相,保持雙腳平放地麵的坐姿,改變蹺二郎腿的習慣,注意保持正確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勞動的合理性。“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時,應盡量將腰背緊貼椅背,以減少腰骶部肌肉的疲勞感,最好每工作1小時就起來走動一下,放鬆一下頸椎和腰椎。”


1

遊泳
 
對於久坐的人和一些特殊職業者,應該堅持規律的體育運動,最理想的運動是遊泳。“遊泳狀態下脊柱處於零重力狀態。”何繼文介紹,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遊泳運動較為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但應注意運用正確的遊泳姿勢,並且遊泳池水溫不宜過低,在遊泳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遊泳的時間不宜過長,運動中要有一定的時間間歇,以避免腰部過度疲勞。


2

燕飛式

可俯臥在床上,將上肢放置背後,然後用力將頭胸部和雙腿挺起離開床麵,使身體呈反弓型,堅持至稍感疲勞為止。依此法每次鍛煉20~5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逐漸加量。
 

3

退步走

每天退步走40~60分鍾。走的時候盡可能往後倒,以走完後微感疲勞,但不加重症狀為度。
 

4

五點支撐

仰臥床上,用雙肘、雙足及頭支撐身體,用力向上挺腹,堅持片刻,然後放下,重複數遍,以堅持至稍感疲勞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
 

5

仰臥蹬車

仰臥床上,雙腿向上似蹬自行車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鍾。
 

6

屈滾法

仰臥床上,屈膝屈髖,雙手抱膝。鍛煉時腰骶部向上屈滾使脊柱過屈。反複操作5~6次,可使後縱韌帶得到牽拉鬆解,提高韌帶張力,增強椎間盤後位的製約與穩定,同時使椎間隙得到調整,關節得以鬆解,恢複腰部前屈活動功能。


7

仰臥起坐
 
因此運動常見不多介紹。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10~20個。
 

8

引體向上

身體素質好的人可以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身體素質差點的人也可以雙手握著單扛兩腳懸空吊一會兒,手累了休息一會兒再做,一天反複多次。
 
此外,何繼文提醒,腰突症也需要加強腹部肌肉的訓練。以上康複鍛煉方法,每天可選擇幾種交替進行。鍛煉以自我感覺稍疲勞為標準,不可過度鍛煉。(微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